杨尊
- 作品数:11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医学科研计划项目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不同年龄段Ⅲ类骨性畸形垂直向发育性差异的Delaire头影测量初步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采用Delaire头影测量分析法比较重庆地区不同年龄段Ⅲ类骨性畸形患者的垂直向发育性差异。方法:重庆地区不同垂直骨面型Ⅲ类骨性畸形患者儿童(9~11岁)30例、成人(19~21岁)44例,采用计算机辅助Delaire头影测量方法对其颅颌面硬组织进行标记测量,SAS9.0行假设检验分析,当方差齐性时取t检验值,方差不齐时取Satterthwaitet检验值。结果:获取了各样本的Delaire头影测量值。发现高角组内(∠2、∠4、(Pts-M)/C2、(M-Cp)/C3(%)、Np-F1)成人与儿童之间角度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角组内(∠1、(Pts-Cp)/C2)成人与儿童之间角度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尚未见明显差异。结论:随个体生长发育,不同垂直骨面型以及不同年龄阶段的Ⅲ类骨性畸形在颅、面、颌、颈三维方向均具有一定的发育性差异,这种差异可指导临床矫治对于不同情况的Ⅲ类骨性畸形进行针对性的矫治设计,为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提出更为精确的治疗方案,以利于治疗的长期效果。
- 杨尊杨霁周洁邓锋宋锦璘
- 关键词:不同年龄段
- 低强度脉冲超声刺激人牙周膜细胞成骨机制的初步探讨
- 目的:初步探讨P38在低强度脉冲超声刺激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成骨分化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牙周膜细胞,向培养基内加入P38 MAPK阻断剂,然后将其置于低强度脉冲超声下进行处理,检测碱性磷酸酶、骨钙素、钙化结节的含量变...
- 任蕾西来锦璘杨尊赵纯亮王智彪
- 数字化可视三维教材在医学研究生教育创新中的应用探索被引量:1
- 2016年
-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医学教育资源也愈加丰富。及时准确地将世界新技术、医学研究以及医学新学科发展反映在医学研究生教学中极为重要。医学数字化可视三维教材借助计算机技术进步所带来的新兴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其特有的优势将更好地满足新时代研究生对相关医学知识的更高要求,在教学中发挥极大作用。
- 曹礼杨尊孙吉成郑雷蕾李闻颖
- 关键词:医学研究生教育
- 低强度脉冲超声刺激对人类牙周膜细胞BMP-2表达效应的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一定强度的LIPUS对H-PDLCs进行辐照后,细胞内BMP-2的表达变化,对LIPUS诱导牙周成骨效应进行初步评估。方法:体外培养H-PDLCs,LIPUS(90mW/cm2,20min/天)连续处理1周,分别于处理1、3、5、7天后收集标本,同期培养的未接受任何处理的H-PDLCs为对照组。实时定量PCR检测各时间点细胞内BMP-2基因表达变化,2^(-△△CT)法分析基因相对表达变化量,对△CT值组间差异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实时定量PCR显示LIPUS处理后H-PDLCs内BMP-2表达逐渐增强,于第3天达高峰,第5天逐渐减弱,但表达仍高于同期未处理组,到第7天下降到接近同期未处理组水平。尤其是,LIPUS处理3天后较同期对照组BMP-2基因表达增加6.07倍;5天后较同期对照组BMP-2基因表达增加2.30倍,△CT值组间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LIPUS处理可有效诱导H-PDLCs的BMP-2表达增强,随时间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性。这表明LIPUS具有潜在的促进H-PDLCs成骨分化效应。
- 杨尊任蕾西宋锦璘周洁李发琪赵纯亮王智彪
- 关键词:牙周组织缺损牙周膜细胞低强度脉冲超声BMP-2成骨效应
- 永生化SD大鼠牙囊细胞株的构建及克隆形成和致瘤性实验研究
- 杨尊
- 关键词:永生化克隆形成致瘤性
- lipus刺激HPDLC smad蛋白通路的信号分子转导
- 李晓倩杨尊宋锦璘王智彪李发琪
- 低强度脉冲超声活化BMP-Smad蛋白通路促进人类牙周膜干细胞成骨分化的机制研究
- <正>目的:通过激活与追踪BMP-Smad蛋白信号通路,探讨低强度脉冲超声促进人类牙周膜细胞成骨分化效应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类牙周膜干细胞,设置工作频率1.5MHz,输出强度90m W/cm2,辐照时间20min...
- 杨尊李杰周洁胡波宋锦璘
- 关键词:低强度脉冲超声牙周膜细胞细胞分化
- 文献传递
- 低强度脉冲超声刺激对人类牙周膜细胞BMP-2表达的效应研究
- 目的:探讨一定强度的LIPUS对h-PDLCs处理后胞内BMP-2的表达变化,对LIPUS诱导牙周成骨效应进行初步评估.方法:体外培养h-PDLCs,LIPUS (90mW/cm2,20min/d)连续处理一周,分别于处...
- 杨尊周洁宋锦璘王智彪李发琪
- 低强度脉冲超声波对人类牙周膜细胞骨形成蛋白BMP成骨调控机制的初步研究
- 目的:探讨低强度脉冲超声波LIPUS对于人类牙周膜成纤维细胞BMP成骨分化路径的调控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类牙周膜成纤维细胞,以LIPUS (90mW/cm2,20min/d)连续辐照2周,分别于辐照1、3、5、7、9、...
- 杨尊宋锦璘
- SV40Tag基因片段转染SD大鼠牙囊细胞后相关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转染猿肾病毒SV40Tag基因片段至SD大鼠牙囊细胞,获取具有无限增殖能力和稳定生物学性状的牙囊细胞用于牙周组织工程的研究。方法利用293细胞包装病毒构建含SV40Tag的逆转录病毒载体,制备重组逆转录病毒并转染至SD大鼠牙囊细胞。以正常牙囊细胞为对照,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及活力,分析细胞端粒酶活性,并检测其成骨分化及增殖特性。结果转染SV40Tag基因后,SD大鼠牙囊细胞传代至60代,生长依然旺盛,存在较强活力;牙囊细胞端粒酶活性显著增强,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33);牙囊细胞成骨分化相关基因(碱性磷酸酶、骨钙素、骨形态发生蛋白、Runx2基因)、促有丝分裂相关基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电泳条带与对照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SV40Tag基因片段转染SD大鼠牙囊细胞后具有无限传代增殖和抗衰老的潜在能力,其细胞生物学特性相对稳定,可为牙周组织工程提供较理想的种子细胞来源。
- 杨尊刘婷郑鸿邓锋宋锦璘
- 关键词:牙囊细胞基因转染端粒酶成骨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