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建林

作品数:56 被引量:159H指数:8
供职机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19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建筑科学
  • 14篇一般工业技术
  • 12篇金属学及工艺
  • 5篇矿业工程
  • 3篇电气工程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天文地球
  • 2篇水利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粉末冶金
  • 8篇复合材料
  • 8篇复合材
  • 7篇泥岩
  • 7篇耐磨
  • 7篇耐磨性
  • 5篇改性
  • 5篇SIC
  • 4篇电化学
  • 4篇电化学沉积
  • 4篇石灰
  • 4篇脲酶
  • 4篇孔隙
  • 4篇AL-CU
  • 4篇MG基复合材...
  • 4篇P
  • 3篇玄武岩纤维
  • 3篇渗流
  • 3篇数字散斑
  • 3篇数字散斑相关...

机构

  • 52篇辽宁工程技术...
  • 2篇中国科学院过...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建一局集团...

作者

  • 52篇杨建林
  • 24篇王来贵
  • 13篇李喜林
  • 13篇李永靖
  • 10篇张岩
  • 7篇王俊杰
  • 4篇潘纪伟
  • 4篇林雪松
  • 4篇宋文伟
  • 4篇张鹏
  • 3篇张凯
  • 3篇李闯
  • 2篇孙闯
  • 2篇张莹莹
  • 2篇张清
  • 2篇王晓辉
  • 2篇聂颖
  • 2篇王皓
  • 2篇马淑花
  • 2篇宋月波

传媒

  • 7篇硅酸盐通报
  • 5篇辽宁工程技术...
  • 4篇金属热处理
  • 2篇岩石力学与工...
  • 2篇过程工程学报
  • 2篇兵器材料科学...
  • 1篇工程地质学报
  • 1篇地质论评
  • 1篇非金属矿
  • 1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特种铸造及有...
  • 1篇煤炭学报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 1篇防灾减灾工程...
  • 1篇水资源与水工...

年份

  • 5篇2023
  • 5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7篇2018
  • 1篇2017
  • 10篇2016
  • 9篇2015
  • 8篇2014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泥改性泥岩受压破坏的变形场演化规律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为了研究硅酸盐水泥改性泥岩的受压破坏过程,利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对重塑泥岩试件进行改性处理,通过变形场测试系统观测了改性前后泥岩在单轴压缩过程中变形场的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后重塑试件,载荷较小时,试件表面发生应力集中;载荷增加,局部变形区的面积增加,并且相邻的局部变形区相互合并形成应变局部化带;加载曲线上载荷接近峰值时,应变局部化带演变成宏观裂纹;随后,宏观裂纹扩展导致试样发生破坏;含水量为30%的泥岩,改性前发生剪胀破坏,以5%硅酸盐水泥改性后发生劈裂破坏。
杨建林王来贵张鹏习彦会任彦锦龙律位
关键词:硅酸盐水泥泥岩变形场
烧结温度对SiC_p增强Al-Si基复合材料耐磨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利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不同烧结温度的Si Cp增强Al-Si基复合材料,用X射线衍射仪、布氏硬度计、ML-10摩擦磨损机、扫描电镜等对样品的物相组成、布氏硬度、磨损性、表面形貌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烧结温度的提高,试样的密度和硬度先增大后减小,烧结温度为590℃时试样的密度和硬度达到最大值,最大硬度为81 HBW。试样的耐磨性随烧结温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烧结温度为590℃的样品具有最好的耐磨性。
杨建林龙律位李永靖田一彤王俊杰张凯
关键词:粉末冶金碳化硅耐磨
采场老顶岩梁破断过程被引量:1
2017年
为研究采场老顶岩梁破断过程,将初始来压前后的采场老顶岩梁简化为固支岩梁与悬臂岩梁.采用花岗岩作为试验材料对采场初始来压和周期来压的老顶岩梁进行了试验模拟,结合自主研发的基于拉张破坏准则的有限元开裂包对岩梁破断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固支岩梁在均布载荷下,破坏过程分为两个阶段:裂纹首先在端部萌生阶段和岩梁中间区域裂纹萌生阶段;固支岩梁端部裂纹的扩展方向与岩梁的高度和长度比值有关,而中部裂纹扩展方向始终垂直于轴线方向;悬臂岩梁的裂纹只产生在端部,裂纹的扩展方向与岩梁的长度和高度的比值有关;随着固支岩梁的裂纹逐渐扩展,岩梁的固支部分减少,不平衡力增加,岩梁的裂纹扩展速度加快.
王来贵潘纪伟赵娜杨建林习彦会
一种无机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涉及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机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无机膜,包括沉积在金属网上的三水磷酸氢锰微纳米结构,所述三水磷酸氢锰微纳米结构为花状,尺寸为50nm~10μm。本发明所制备的无机膜表现出...
王哲存杨建林于添璐张岩
玄武岩纤维增强水泥砂浆的拉破坏试验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为了研究玄武岩纤维(BF)增强水泥砂浆在拉应力作用下的变形破坏过程,利用巴西劈裂试验和数字散斑相关方法,研究了BF增强水泥砂浆在拉破坏过程中变形场的演化。结果表明:(1)BF含量相同时,试件的抗拉强度随养护时间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2)养护时间相同时,抗拉强度随玄武岩含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3)当拉应力较小时,试件内部存在局部小变形区;拉应力增加,局部小变形区面积增加,相邻的局部变形区相互合并,形成更大的局部变形区;局部大变形区相互合并形成应变局部化带;最终应变局部化带发展成宏观裂纹;(4)相同养护时间,BF含量小于0.1%时,BF含量增加,应变局部化带的形成位置逐渐向峰值载荷移动;(5)BF提高了水泥砂浆颗粒间的连接强度,使抗拉强度提高;试件破坏时,硅酸盐化合物先破坏,BF后破坏。
杨建林王来贵潘纪伟习彦会李喜林龙律位
关键词:数字散斑相关方法
Al_2O_(3p)和Gr_p对Al基复合材料磨损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为研究Al2O3和Gr双相颗粒对Al基复合材料耐磨性的影响,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不同Al2O3和Gr质量分数的Al基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布氏硬度计、ML-10摩擦磨损机、扫描电镜等手段对样品的物相组成、硬度、磨损性、表面显微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Al2O3的增加,样品的硬度逐渐增大.试样的耐磨性随Al2O3质量分数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Al2O3的质量分数为9%的样品具有良好耐磨性.在润滑油下,试样的磨损机制主要为磨粒磨损.
宋月波李永靖龙律位杨建林
关键词:粉末冶金铝基复合材料AL2O3磨损
SiC_p预处理对Al-Si基复合材料耐磨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为了研究SiC_p预处理对Al-Si基复合材料耐磨性的影响规律,在1100℃对SiC_p进行不同氧化时间的预处理,通过粉末冶金方法制备了SiC_p增强Al-Si基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布氏硬度计、ML-10型磨损试验机等设备,对样品的表面形貌、相组成、硬度、耐磨性等表征。结果表明:SiC_p表面氧化硅层的厚度随氧化时间的增加而变厚;随SiC_p预处理时间的增加,样品的密度、硬度和耐磨性先增加后降低;SiC_p预处理时间为10 h时样品的耐磨性最好,与SiC_p未预处理的样品相比,磨损率降低了44%。
杨建林龙律位李永靖王俊杰戴长毅张莹莹
关键词:碳化硅颗粒预处理耐磨性粉末冶金
一种无机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涉及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机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无机膜,包括沉积在金属网上的三水磷酸氢锰微纳米结构,所述三水磷酸氢锰微纳米结构为花状,尺寸为50nm~10μm。本发明所制备的无机膜表现出...
王哲存杨建林于添璐张岩
露天矿泥岩路基双重改性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为了对露天矿临时性公路泥岩路基进行改良,提高泥岩路基的力学强度和耐崩解性,提出了双重改性方法。采用XRD、激光共聚焦显微镜、SEM、红外光谱仪、静态水接触角试验、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对改性前后泥岩的成分、微观结构、憎水性、膨胀率和抗剪强度等特征进行表征,分析了不同改性方法对泥岩改性的微观机理。结果表明:改性前泥岩浸水10 min崩解成碎屑,有机改性和双重改性后泥岩浸水2 d表面无明显变化,无机改性后泥岩浸水2 d周围有崩解碎屑产生;有机改性和双重改性后泥岩的润湿角由2.6°分别增加为116.3°和119.4°,而无机改性后润湿角仅为4.5°;经过有机改性、无机改性和双重改性,膨胀率由改性前的16.7%分别减小为11.2%,4.2%和2.4%;改性前泥岩的抗剪强度随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小,改性后抗剪强度随含水率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双重改性对抗剪强度的提高最明显,含水率为25%时泥岩改性效果最好。有机改性时岩粒表面形成一层非极性憎水膜,但泥岩的抗剪强度提高幅度较小;无机改性时泥岩内部孔隙被三维网状凝胶结构填充,力学强度明显提高,但耐崩解性提高幅度较小;双重改性综合了有机改性和无机改性的优点,力学强度和耐崩解性显著提高。
杨建林王来贵李喜林张鹏
关键词:泥岩无机双重改性力学性能
泥岩饱水过程中崩解的微观机制被引量:18
2014年
为研究泥岩崩解的微观机制,利用粉晶X射线衍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泥岩的成分组成、浸水时间对试样表面微观形貌的影响进行测试,揭示了饱水过程中泥岩形貌的变化规律,分析了泥岩崩解的微观机制.研究表明:试样表面的裂隙数目、宽度随饱水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泥岩的崩解主要受饱水过程中产生的次生孔隙和泥岩表面受到的拉应力影响,总次生孔隙主要由水化学作用产生的次生孔隙和水的冲刷、运移物理作用产生的次生孔隙构成,饱水过程中泥岩受到不均匀应力,拉应力大于抗拉强度时孔隙相互扩展形成裂隙,裂隙的相互贯穿引起试样崩解.
杨建林王来贵李喜林李永靖戴长毅
关键词:泥岩次生孔隙饱水崩解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