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政兴

作品数:14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福州市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手术
  • 4篇切除
  • 4篇切除术
  • 3篇腹腔
  • 3篇腹腔镜
  • 2篇肾癌
  • 2篇碎石
  • 2篇碎石术
  • 2篇体外冲击波
  • 2篇体外冲击波碎...
  • 2篇体外冲击波碎...
  • 2篇尿道
  • 2篇前列腺
  • 2篇细胞
  • 2篇结石
  • 2篇根治性
  • 2篇冲击波碎石
  • 2篇冲击波碎石术
  • 1篇胆囊
  • 1篇胆囊后三角

机构

  • 9篇福州市第二医...
  • 5篇潍坊医学院
  • 4篇潍坊市人民医...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厦门市第二医...
  • 1篇潍坊市益都中...

作者

  • 14篇杨政兴
  • 6篇陈忠铭
  • 5篇李炤
  • 5篇卢洪凯
  • 4篇张梁
  • 4篇严伟
  • 3篇王沈阳
  • 2篇臧运江
  • 2篇张明荣
  • 2篇冯丽华
  • 2篇刘鲁东
  • 2篇刘美宝
  • 1篇田立平
  • 1篇余良渊
  • 1篇陈剑明
  • 1篇王金平
  • 1篇邵孔健
  • 1篇郑硕
  • 1篇崔为发
  • 1篇宋鲁杰

传媒

  • 3篇福建医药杂志
  • 2篇潍坊医学院学...
  • 2篇腹腔镜外科杂...
  • 1篇福建中医药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中国性科学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肿瘤外科...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2
  • 1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索拉非尼对人肾癌荷瘤裸鼠血清IL-2及TNF-α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sorafenib)对人肾癌荷瘤裸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皮下细胞悬液注射法建立裸鼠人肾癌模型,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sorafenib低剂量组及sorafenib高剂量组,每组10只。分别于给药后7天、14天检测人肾癌荷瘤裸鼠血清中IL-2及TNF-α的含量。结果给药后第7天,sorafenib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人肾癌荷瘤裸鼠血清中IL-2的含量低于对照组(均P<0.05),sorafenib高剂量组人肾癌荷瘤裸鼠血清中TNF-α的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给药后第14天,对照组、sorafenib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人肾癌荷瘤裸鼠血清中IL-2、TNF-α的含量无差异(均P>0.05)。结论 sorafenib对人肾癌荷瘤裸鼠IL-2及TNF-α的表达影响短暂,远期影响不明确。
杨政兴严伟陈忠铭刘美宝李炤
关键词:索拉非尼晚期肾癌白细胞介素-2裸鼠
前列腺癌的基因治疗研究进展
2005年
杨政兴冯丽华卢洪凯
关键词:前列腺基因治疗
39例前列腺增生尿潴留致肾功能损害的治疗体会
2010年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BPH)尿潴留造成肾功能损害临床治疗及手术疗效。方法对于39例BPH尿潴留致不同程度肾功能损害患者,通过留置导尿或耻骨上穿刺膀胱造瘘改善肾功能后行经尿道电切或开放前列腺摘除术。结果组内患者经持续引流尿液后,肾功能回复正常或明显改善。17例行开放性手术,22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TUB-VP),手术安全。术后随访0.5~2年,29例肾功能正常,10例血肌酐(Cr)127~410μmol/L,生活自理。结论该类患者经充分引流尿液,积极的术前准备,尽量改善肾功能,即使血Cr异常,但应稳定在250~300μmol/L以下,都可行前列腺手术治疗,可很好地改善其生活质量。
陈忠铭李炤张梁杨政兴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肾功能损害手术
非手术治疗上消化道穿孔的风险多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非手术治疗上消化道穿孔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157个诊断为上消化道穿孔的病例行经治疗结果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作单因素分析以及用逐步回归法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本组共157例患者获完整治疗,其中12行手术治疗。发生率为7.64%。严重的全身状况、弥漫性腹膜炎、年龄等三因素与非手术治疗的风险有关。相对风险度分别为9.305,5.587,2.973,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重的全身状况、弥漫性腹膜炎、年龄是上消化道穿孔非手术治疗主要风险因素。
陈剑明陈国平余良渊杨政兴
关键词:非手术治疗上消化道穿孔
后尿道断裂早期治疗体会84例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后尿道断裂早期安全、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84例后尿道断裂患者的早期处理进行回顾分析,8例行单纯膀胱造瘘术,56例行尿道会师气囊导尿管牵引术,20例行膀胱颈会阴部牵引固定术。结果尿道会师牵引术,治愈率69.6%;膀胱颈会阴部牵引固定术,治愈率85%;全组尿失禁7.1%,勃起功能障碍13.1%。尿道会师牵引术组与膀胱颈会阴部牵引固定术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尿道会师牵引术简单、安全,能一期恢复尿道的连续性,为早期治疗后尿道断裂较合理、有效的方法;膀胱颈会阴牵引固定术易掌握、损伤小,在恢复尿道连续性的基础上使两断端紧密持久对合减少尿道狭窄产生,临床效果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李炤杨政兴张梁陈忠铭严伟
关键词:后尿道断裂尿道会师牵引术
女性尿道括约肌支配神经的应用解剖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为根治性膀胱切除手术中保护尿道控尿神经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通过对14例成年女性尸体盆腔标本全面的神经解剖学研究,观察女性尿道控尿神经的走向、组成、形态及其毗邻关系。结果:控尿神经是由下腹下丛和阴部神经盆内盆外分支组成,其中盆神经是下腹下丛远端盆内脏神经分支,沿肛提肌表面到达尿道5点和7点位。71.4%的标本中发现阴部神经存在盆内分支,此分支自阴部管内的阴部神经主干穿肛提肌进入盆内,大约在接近尿道括约肌时汇入盆神经共同进入尿道括约肌,其进入尿道的位置距离膀胱颈平面(12.6±1.6)m m。另外在42.9%的标本中阴蒂背神经发出分支到达尿道,此分支进入尿道的位置距离膀胱颈平面(21.6±1.9)m m。结论:女性尿道的控尿神经是由盆神经和阴部神经的盆内盆外分支组成。在根治性膀胱切除手术中,膀胱颈平面以下尿道周围的操作易损伤控尿神经。
卢洪凯袁其华王金平宋鲁杰王沈阳杨政兴
关键词:女性尿道括约肌神经解剖膀胱切除术
ESWL结合中药排石汤治疗输尿管结石525例报告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总结应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结合中药排石汤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了857例输尿管结石患者ESWL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治疗组525例采用ESWL结合中药排石汤治疗,对照组332例仅应用ESWL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4.1%,对照组治愈率85.5%,2组比较,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一次碎石有效率分别为82.6%和77.4%,2组比较,P>0.05。治疗组复震率为19.8%,对照组复震率为28.6%,治疗组的复震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ESWL术后结合中药排石汤能有效提高结石治愈率,减少复震率,缩短疗程。
李炤张梁陈忠铭杨政兴严伟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中药排石汤
螺旋CT-3D重建术和血管造影术在肾脏手术术前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8年
杨政兴李火召陈忠铭严伟张梁卢洪凯乔梁
后腹膜腹腔镜肾癌根治性手术安全性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后腹膜腹腔镜肾癌根治术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行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27例,经腹腹腔镜行肾癌根治术24例,比较两种方法肠管及大血管的损伤、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CO2对机体的影响(血气分析:PaCO2、pH)、肠道恢复时间、肠粘连、术后肩痛、切口种植转移的差别。结果:后腹腔镜手术时问为(180±30)min,出血80—300ml,平均120ml,均未输血,平均住院7d;切口种植转移1例,术后肩痛1例,肠道恢复时间(24±4)h,血气分析pH(7.35±0.11)、PaCO2(42.45±6.15)mmHg;经腹腹腔镜3例穿刺损伤肠管、2例损伤腹部血管,手术时间(200±40)min,出血100~300ml,平均200ml,均未输血,血气分析pH(7.40±0.10)、PaCO2(43.45±6.45)mmHg;平均住院10d,术后肩痛8例,肠道恢复时间(38±6)h,2例发生肠梗阻。结论: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同经腹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相比,出血少,康复快,血管及肠管的损伤、肠道功能恢复、术后肩痛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气分析,切口种植转移无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效果相当.
杨政兴卢洪凯刘鲁东臧运江王沈阳张明荣
关键词:肾肿瘤后腹膜腹腔镜肾切除术腹腔镜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联合丁溴东莨菪碱及坦索罗辛在治疗肾结石中的应用及对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联合丁溴东莨菪碱及坦索罗辛在治疗肾结石中的应用及对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92例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联合丁溴东莨菪碱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坦索罗辛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指标、炎性因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5.71%,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94%,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结石排尽时间和腰腹绞痛消失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VAS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IL-6、PCT、TNF-α和CRP等炎性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IL-6、PCT、TNF-α和CRP均下降,且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肾结石患者应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联合丁溴东莨菪碱及坦索罗辛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极佳,明显降低其炎性因子水平,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刘美宝李炤陈忠铭杨政兴
关键词: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丁溴东莨菪碱坦索罗辛肾结石炎性因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