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增
- 作品数:15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聋校劳动、劳动技术与职业教育大纲》可行性研究报告被引量:3
- 1999年
- 本文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九五”期间重点项目“三类残疾儿童的劳动技术与职业教育问题”课题的“聋校劳动技术与职业教育大纲”子课题。通过使用特尔菲法进行专家函询,证明课题组所拟订的劳动、劳动技术与职业教育教学目标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 赵树铎杨春增
-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学目标
- 国外中小学学业成绩评定办法被引量:3
- 2001年
- 杨春增
- 关键词:考试形式评分方法
- 论《周易》德育思想体系被引量:1
- 2003年
- 杨春增
- 关键词:《周易》道德修养忧患意识
- 论《周易》教育管理思想被引量:3
- 2006年
- 《周易》是先秦时期重要的教育著作,具有丰富的教育管理思想:以“盛德大业”为其管理目标,“民说无疆”以人为本的管理主体,科层管理体制,变通、与时偕行、协调的管理方法,知人善任的用人原则,管理的最高境界是和谐。
- 杨春增
- 关键词:《周易》教育管理思想
- 《周易》德育思想浅论被引量:1
- 2002年
- 杨春增
- 关键词:道德活动教育思想道德修养道德教育
- 基础教育“转轨”问题的思考
- 1995年
- 李岚清副总理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总结讲话中,以不容置疑的态度说:“基础教育必须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全面贯彻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这就把基础教育“转轨”问题明白无误地摆到了各级政府和全国教育工作者的面前,每一个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人都必须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作出明确的回答。 一、“转轨”
- 邢真钱忠源杨春增
- 关键词:实施素质教育考试分数英才教育教育体制改革
- 论教育促进文化融合
- 1994年
- 论教育促进文化融合杨春增一种文化与他种文化相接触、相交流,彼此互相吸收、相互融合,这是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文化融合往往通过教育而实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战略任务,为了实现这一任务,应该认真研究教育与文化...
- 杨春增
- 关键词:文化融合教育促进社会主义新文化外来文化文化传递
- 中学薄弱校改变面貌加速发展的途径探索
- 1996年
- 中学薄弱较的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的客观现实。这些学校一般是办学条件差、办学水平低、教学质量低、社会声誉差,在教育工作全面评估中,处于全区最低档次。中学薄弱校的存在,将直接影响到我市在通过国家教委“普九”达标验收之后,基础教育再上一个新台阶,总体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这一任务的实现。因此,改变中学薄弱校面貌,加速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 杨春增白燕
- 关键词:薄弱校思想政治工作办学水平教育科研教师队伍校企联合办学
- 试论《周易》教育思想
- 2000年
- 《周易》是中华文化的源头之一.“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四库全书总目》)它不仅是大、地、人三界的哲学著作,而且有同哲学思想、政治思想、伦理思想以及宗教思想浑然一体的非常丰富的教育思想.《周易》包括两部分:一是经文部分,被称为《易经》,一是传文部分,被称为《易传》,传文部分有彖(tuàn)、象、系辞。
- 杨春增
- 关键词:教育思想《周易》学校教育伦理思想
- 略论《周易》中的民族精神被引量:1
- 2005年
- 中华文化源头之一的《周易》提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保合太和”、“与时偕行”、革故鼎新的重要思想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起到了奠基作用。社会主义新时期应当进一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 杨春增
- 关键词:《周易》民族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