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霞
- 作品数:13 被引量:55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阳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两种治疗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比较两种治疗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临床疗效。方法:138例慢性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患者分为甲硝唑治疗组和阿莫西林对照组,分别服用上述两组药物,bid,连服1周。结果:两组治愈率分别为95.6%和88.9%,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周常规剂量根除幽门螺杆菌,甲硝唑组优于阿莫西林组。
- 杨海霞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临床疗效
- 癫痫患者丙戊酸血药浓度监测与临床合理用药
- 丙戊酸由于其广谱抗癫痫作用已被越来越多临床医生所选用,但由于该药治疗窗窄,个体差异大,中毒症状与癫痫发作症状难以判断,为此对服用该药的患者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实施个体化给药就显得非常必要.
- 杨海霞
- 关键词:癫痫患者丙戊酸血药浓度监测临床合理用药
- 文献传递
- 两种治疗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04年
- 杨海霞
- 关键词:临床疗效观察根除幽门螺杆菌溃疡愈合根除率复发率
- 肾移植受者血药浓度监测与最佳浓度选择
- 2005年
- 目的:寻找环孢素A(CsA)在肾移植受者三联免疫抑制用药方案中的最佳浓度。方法:用特异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82例患者全血环孢素A的浓度,比较不同剂量组(各41例)患者肾移植术后CsA浓度高低、急性排斥反应和毒性反应发生率以及移植患者的人蛐肾生存率。结果:高浓度组在1年内总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为16.8%,低浓度组为18.2%,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高低浓度组患者1年内毒性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2.1%和16.4%(P<0.01),人蛐肾生存率分别为85.2%蛐82.8%和92.1%蛐90.9%(P<0.05)。结论:实验结果表明,低浓度组并不增加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但明显降低毒性反应发生率以及移植患者的人蛐肾死亡率。
- 杨海霞
- 关键词:肾移植血药浓度监测
- 急性脑梗死3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评价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对同种疾病所产生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急性脑梗死患者128例随机分成3组,给予不同治疗方案,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丁咯地尔组疗效较好,奥扎格雷组和低分子肝素钙组次之。结论:丁咯地尔组为最佳治疗方案。
- 杨海霞
- 关键词:脑梗死
- 我院16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4年收集到的162例ADR报告分别从临床具体表现、患者年龄、药物剂型、给药途径以及涉及药物种类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62例ADR,主要存在给药剂型集中、患者年龄偏大、用药剂量过大、疗程较长以及过敏反应所占比例较大等特点。结论:医疗工作者应协同做好ADR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杨海霞
-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合理用药
-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分析被引量:22
- 2005年
- 杨海霞
- 关键词:抗菌药物手术部位感染术后切口感染外科围手术期全身性感染创伤程度
- 丁酸钠注射液的制备与质量控制
- 2004年
- 目的 :研究丁酸钠注射液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运用稀配法制备丁酸钠注射液 ,建立性状、鉴别、含量测定等质量标准 ,并进行稳定性试验。结果 :以酸碱滴定法测定丁酸钠注射液中丁酸钠的含量 ,平均回收率为1 0 0 .0 % ,RSD为 0 .35 %。结论 :该制剂作为医院制剂具有制备工艺简单 ,质量稳定可靠 ,质控方法简单准确 ,疗效确切等优点。
- 杨海霞翟保同
- 关键词:丁酸钠注射液
- 帕罗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焦虑效果及对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影响被引量:15
- 2019年
- 目的分析帕罗西汀对脑卒中后焦虑抑郁患者负性情绪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111例脑卒中后焦虑抑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55例给予盐酸舍曲林治疗,观察组56例使用帕罗西汀治疗,对比治疗后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焦虑抑郁情绪、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及5-HT水平高于对照组,NIHSS、HAMD、HAMA评分及Hcy、IL-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8.93%低于对照组12.73%(P>0.05)。结论帕罗西汀较之舍曲林能更有效改善卒中后抑郁患者炎性因子失衡状态,改变神经生物学特性,促进神经递质传递及神经功能恢复,消除焦虑抑郁负性情绪,安全性高,效果确切。
- 夏海清潘燕杨海霞米婷婷
- 关键词:帕罗西汀卒中抑郁焦虑血清细胞因子
- 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治疗难治性癫痫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05年
- 杨海霞
- 关键词:托吡酯丙戊酸钠难治性癫痫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