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静
- 作品数:36 被引量:82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卫生部科技专项基金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科研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 第14例:临床表现高血压、胸痛、腹痛
- 2011年
- 患者男性,29岁,行政工作人员。因血压升高5年,进餐后腹痛2个月,心前区疼痛1个月余于2010年10月9口入院。患者5年前出现血压升高,时伴头晕、头痛,测血压通常在160/130mmHg左右,最高可达230/140mmHg,行卧立位醛固酮试验未见明显异常,甲状腺功能正常,双肾核素显像提示左肾肾小球滤过率减低,右肾正常。
- 杨静严晓伟方理刚方全
- 关键词:高血压甲状腺功能正常胸痛肾小球滤过率血压升高心前区疼痛
- 肥厚型心肌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五例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我院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诊断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296例,其中肥厚型心肌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患者共5例,分析其临床资料和随访情况。结果5例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占全部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例的1.69%(5/296)。其中4例为左心室流出道梗阻,流出道压力阶差36~140mmHg(1rnmHg=0.133kPa),左心房增大44~68mm;1例右心室流出道心肌非对称性肥厚梗阻,右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164mmHg,右心房增大56mm×53mm。5例患者血培养均为链球菌感染,其中1例术后瓣膜赘生物培养出屎肠球菌。5例患者分别进行了2~4次超声心动图或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才发现赘生物。赘生物部位为单纯二尖瓣2例,主动脉瓣合并二尖瓣1例,二尖瓣合并三尖瓣1例,右心室流出道1例。4例左心室流出道梗阻的患者二尖瓣均存在收缩期前向运动(SAM征阳性),发生轻至重度关闭不全并发现赘生物。5例患者经敏感抗生素治疗后感染得到控制,1例反复发生周围动脉栓塞早期手术,1例择期手术治疗。除1例失访外,其余4例患者随访1~6年,感染性心内膜炎无复发。结论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是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危险因素,对流出道严重梗阻且伴有瓣膜损伤的患者,应采取必要措施预防心内膜炎的发生。
- 张丽华方理刚杨静刘永太苗齐张超纪朱文玲张抒扬
-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及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阐述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冠状动脉表现。方法1999年1月至2009年10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的年龄≥18岁的SLE患者共2877例,其中男性363例,女性2514例。对在SLE发病之后并发冠状动脉疾病的3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中20例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SLE患者出现冠状动脉疾病年龄23~74岁,平均(50.7±12.8)岁,SLE和冠状动脉疾病发病间隔平均(8.0±7.1)年。男性SLE患者冠状动脉疾病发生率有高于女性的趋势[2.48%(9/363)比0.95%(24/2514),P=0.022]。继发抗磷脂综合征(APS)患者冠状动脉疾病发生率明显增加[5.76%(8/139)比0.91%(25/2738),P〈0.001]。24例患者冠状动脉疾病的临床表现为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造影可见血管闭塞、狭窄、瘤样扩张和急性血栓形成,75.0%(15/20)的病例为多支病变。结论男性和继发抗磷脂综合征SLE患者冠状动脉疾病发生率高;SLE合并冠状动脉疾病者冠状动脉病变广泛,常常发生心肌梗死。
- 杨静徐东沈珠军王崇慧张抒扬范中杰金晓峰曾勇刘震宇谢洪智方全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冠状动脉造影术抗磷脂综合征
- 心绞痛三组症状对不同性别冠心病患者的诊断意义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分析女性冠心病患者心绞痛的临床特点,评估使用心绞痛三组症状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研究对象为1998年7月1日至2005年6月30日在北京协和医院东院住院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4503例,女性1557例,男性2946例。心绞痛三组症状包括①胸骨后的不适感,其性质和持续时间均有特征性,即心绞痛时间性质部位符合;②劳力或情绪激动可诱发心绞痛症状;③休息或硝酸甘油可缓解心绞痛症状。冠心病的诊断以冠状动脉造影一支或一支以上的冠状动脉直径狭窄≥50%为标准。结果:女性患者中,可以进行心绞痛症状分析的病例1283例,平均年龄为(63.0±9.1)岁,仅表现为一组心绞痛症状者195例,同时表现为二组或三组症状者分别为461例和570例,无心绞痛症状者57例。755例女性冠心病患者,休息或硝酸甘油可缓解708例,劳力或情绪激动可诱发534例,心绞痛时间性质部位符合544例,738例符合心绞痛三组症状的任何一组表现,使用心绞痛一组症状对于女性患者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93.77%、70.73%、72.05%和97.75%,特异性分别为12.48%、41.78%、47.45%和7.56%。755例女性冠心病患者中,520例同时符合心绞痛劳力或情绪激动可诱发和休息或硝酸甘油可缓解,402例心绞痛时间性质部位符合和劳力或情绪激动可诱发,515例心绞痛时间性质部位符合和休息或硝酸甘油可缓解,658例符合心绞痛三组症状的任何二组表现,同时具备心绞痛二组症状的组合,对于女性患者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68.87%、53.25%、68.21%和87.15%,特异性分别为46.12%、64.46%、50.85%和29.49%。755例女性冠心病患者中有390例同时表现出心绞痛的三组症状,其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1.66%和65.91%。结论:女性患者的心绞痛症状有一定的特点,三组症状的不同组合对于冠心病诊断有不同的临床意义。
- 范中杰袁晋青陈红艳李全严健华张抒扬沈珠军闫建玲张丽华李玲陈未田庄白桦杨静徐瑞燚
-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女性患者
-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瓣膜病变的超声表现
- 目的:分析行手术治疗的SLE瓣膜病变的超声表现。方法:结合术中所见和术后病理结果对行瓣膜手术的6例SLE患者超声心动图表现进行分析。6例患者女性5例,男性1例,临床明确诊断SLE,其中3例合并抗磷脂抗体综合征。仪器采用G...
- 杨静方理刚张丽华李玲徐瑞燚
- 文献传递
- 氯吡格雷用药时间对接受急诊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 评价氯吡格雷用药时间对接受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访期预后疗效的影响.方法 214例接受了急诊直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氯吡格雷用药时间分为两组:氯吡格雷用药时间<1年组(n=59)和≥1年组(n=155),收集基线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心肌梗死部位、梗塞相关血管、冠脉病变血管支数、支架类型、术前Killip分级、出院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肌酸肌酶(CK)、肌酸肌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血红蛋白、冠心病危险因素(吸烟、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临床随访平均(41.6±16.3)个月,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28例.结果 两组在性别、心肌梗死部位、血管病变支数、梗死相关血管、Killip分级(Ⅰ级)、阿司匹林使用的比例及吸烟、肥胖、高血压和高血脂所占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氯吡格雷用药时间<1年组,平均LVEF、血红蛋白水平及药物支架比例显著低于氯吡格雷用药时间≥1年组(P<0.0001,P<0.0001,P=0.0065);在氯吡格雷用药时间<1年组中,糖尿病的比例和平均年龄高于氯吡格雷用药时间≥1年组(P=0.0190,P<0.0001);在氯吡格雷用药时间≥1年组中,平均CK、CK-MB、CTnI高于氯吡格雷用药时间<1年组(P均<0.0001).在氯毗格雷用药时间≥1年组中,随访期间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氯吡格雷用药时间<1年组(6.45%vs30.51%,P<0.01).停用氯吡格雷后,氯吡格雷用药时间≥1年组随访期间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氯吡格雷用药时间<1年组(2.58% vs 20.34%,P<0.01).结论 急诊直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氯吡格雷用药时间≥1年以上患者其随访期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氯吡格雷用药时间<1年者,氯吡格雷用药时间影响其随访期预后.
- 王崇慧杨静沈珠军方全张抒扬范中杰金晓峰谢洪智刘震宇
- 关键词:心肌梗死氯吡格雷预后
- 白塞病心腔内血栓3例被引量:1
- 2007年
- 杨静方理刚郭丽琳李玲
- 关键词:白塞病心脏并发症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的单中心真实世界研究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总结真实世界中沙库巴曲缬沙坦的应用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处方沙库巴曲缬沙坦的13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病因分为缺血性和非缺血性心力衰竭两组,比较组间流行病学资料、治疗方案、实验室检查、超声心脏结构和功能;随访3个月后沙库巴曲缬沙坦剂量滴定情况及安全性,观察复合终点事件(包括心力衰竭死亡和心力衰竭再入院)发生情况。结果入选患者平均年龄(55.1±16.4)岁,心力衰竭病程0.3~30年,其中男性82例(60.7%),既往高血压57例(42.2%),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111例(82.2%),平均左室射血分数34.9%±9.4%。非缺血性心力衰竭组89例,发病年龄[(49.8±15.6)岁比(65.2±12.8)岁]、基线收缩压[(111.7±22.6)mmHg比(121.8±20.3)mmHg]和左室射血分数(33.6%±9.3%比37.5%±9.1%)均低于缺血性心力衰竭组(46例),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高于缺血性心力衰竭组[(65.1±9.5)mm比(60.8±7.1)mm](均为P<0.05)。沙库巴曲缬沙坦起始剂量为17、50、100、150和200 mg/d的患者分别为1、32、66、2和34例。中位随访4.0个月,7例失访,10例停药,45.9%的患者沿用起始剂量,40.7%的患者药物加量,仅8例达到400 mg/d的靶剂量。缺血性和非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沙库巴曲缬沙坦的起始剂量、耐受剂量、短期心原性死亡和心力衰竭再入院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在真实世界中,本中心处方沙库巴曲缬沙坦的患者以非缺血性心力衰竭较多见,且与缺血性心力衰竭同样对药物耐受良好;绝大部分用药患者未能达到靶剂量。
- 刘颖娴林雪朱燕林陈未李蓓蓓杨静张丽华李玲郭潇潇徐瑞燚王辉赖晋智方理刚
- 关键词:心力衰竭
- 系统性红斑狼疮重度瓣膜病变患者的超声表现
-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重度瓣膜病变患者的心脏超声表现。方法:分析北京协和医院近10年因SLE瓣膜病变行手术治疗患者的超声变现。结果:在住院的2877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因SLE瓣膜病变行手术治疗。均为女性,年...
- 杨静方理刚李玲张丽华郭巧贝
- 文献传递
- 罗格列酮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肪细胞因子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瘦素、抵抗素、脂联素和视黄醇结合蛋白4四种脂肪细胞因子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探讨血清脂肪细胞因子和胰岛素抵抗的相互关系及其在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中可能的作用。方法选取38例初诊的2型...
- 阴津华杨静黎明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