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静

作品数:28 被引量:163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兵器科学与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9篇动脉
  • 7篇血栓
  • 7篇补阳还五
  • 7篇补阳还五汤
  • 5篇动脉血
  • 5篇动脉血栓
  • 5篇动脉血栓形成
  • 5篇血栓素
  • 5篇血栓素A2
  • 5篇血栓形成
  • 4篇药理
  • 4篇药理学
  • 4篇生物碱
  • 4篇中药
  • 4篇中医
  • 4篇网络药理学
  • 3篇血浆
  • 3篇血浆TXA2
  • 3篇细胞
  • 3篇灌肠

机构

  • 16篇中国中医科学...
  • 13篇湖南中医药大...
  • 11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河南中医药大...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亚宝药业集团...

作者

  • 28篇杨静
  • 15篇高蕊
  • 8篇张淑萍
  • 8篇梁燕
  • 8篇邓常青
  • 6篇杨巧宁
  • 4篇唐映红
  • 2篇李庆娜
  • 2篇赵阳
  • 2篇陈丽
  • 2篇邓冰湘
  • 2篇陈燕
  • 1篇陆芳
  • 1篇李花
  • 1篇江劲波
  • 1篇李艳玲
  • 1篇李睿
  • 1篇欧明娥
  • 1篇陈怀敏
  • 1篇邓常清

传媒

  • 3篇世界中医药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中国药理学通...
  • 2篇湖南中医学院...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中药新药与临...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循证医学...
  • 1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中南药学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世界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循证心血...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5篇2022
  • 6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2
  • 1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6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补阳还五汤及有效组分生物碱和苷对大鼠血小板聚集及血小板环核苷酸的影响被引量:18
2008年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及其有效组分生物碱和苷抗血小板聚集机制。方法大鼠分别给予补阳还五汤原方、生物碱、苷和噻氯匹定,进行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实验。取聚集前、后的血小板提取cAMP、cGMP,采用放免法检测血小板cAMP、cGMP。结果各组血小板聚集比较,生物碱组、苷组和噻氯匹定组血小板聚集强度与空白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原方组血小板聚集强度与空白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血小板聚集后cAMP含量降低(P<0.01),而原方、生物碱、苷和噻氯匹定均可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cAMP下降(P<0.05,P<0.01)。血小板聚集后cGMP含量降低(P<0.01),原方、生物碱、苷和噻氯匹定也可抑制聚集后血小板cGMP下降(P<0.05,P<0.01)。结论生物碱、苷、原方和噻氯匹定可抑制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各药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后血小板内cAMP、cGMP的下降,提示其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是通过抑制聚集后血小板内环核苷酸降低而实现的。
江劲波杨静邓常青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磷酸腺苷
药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邪犯肺卫证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探讨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金银花⁃连翘药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邪犯肺卫证的主要通路和可能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GeneCards数据库、Uniprot数据库以及Cytoscape软件构建金银花⁃连翘药对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和金银花⁃连翘药对活性成分⁃COVID⁃19疾病的相互作用网络,并运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生物学进程及KEGG代谢通路分析。结果:共获得26个金银花⁃连翘药对治疗COVID⁃19的靶点,主要通过癌症通路、肺结核、甲型流感、乙型肝炎、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及缺氧诱导因子信号通路等多个通路参与COVID⁃19的治疗。结论:金银花⁃连翘药对治疗COVID⁃19的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调控细胞凋亡和基因表达、抑制病毒复制、抑菌退热、免疫调节等方面,为COVID⁃19的临床治疗提供了相关理论依据。
任星杨静张菀桐高蕊
关键词:网络药理学金银花连翘
灌肠用的床垫以及医疗床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灌肠用的床垫以及医疗床,包括:床单,所述床单的中部形成有排泄开口;紧急袋,所述紧急袋设置在所述床单的一侧,所述紧急袋的袋口边缘与所述排泄开口的边缘连接为一体;以及遮挡片,所述遮挡片设置在所述床单背离所述...
朱海利陈燕时春红陈丽阮婷婷郭芝华熊琼杨静
中国穴位贴敷实践指南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2024年
目的系统评价中国穴位贴敷指南的方法学质量。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WanFang Data、VIP和医脉通数据库,以及中华中医药学会的网站,搜集中国国内发表的穴位贴敷的相关指南,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2年5月。由3名研究者独立采用AGREEⅡ工具对纳入的指南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10部指南,6个领域的平均得分依次为:范围和目的(66.30%),参与人员(46.67%),制订的严谨性(32.92%),清晰性(64.07%),应用性(27.50%),编辑独立性(9.72%)。结论我国现有穴位贴敷指南数量较少,且方法学质量不高,今后在指南制订中应按照国际公认的指南制订规范和流程,进一步提高我国穴位贴敷指南质量。
王一名代欣玥杨静栗蕊张颢龄李庆娜赵阳高蕊
关键词:穴位贴敷
补阳还五汤主要有效组分心脑血管作用的研究
邓常清唐映红吴露欧明娥张伟李花梁燕贺福元陈北阳张淑萍杨静
成果主要内容:该研究以血管病理为中心,探讨补阳还五汤心脑血管效应的主要有效组分抗脑缺血、抗血栓、抗血管内膜增生的作用,揭示其作用的药效物质和多靶点作用及机制,为进一步开发出成分清楚、机制明确、质量可控的新型中药有效组分奠...
关键词: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生物碱脑缺血中药
补阳还五汤及其有效部位生物碱、苷对大鼠动脉血栓形成纤溶相关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3
2006年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及其生物碱、苷两类有效部位对大鼠颈总动脉血栓形成纤溶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84只随机分为补阳还五汤原方组、生物碱组等7组。先给大鼠喂药后以FeCl3诱导左侧颈总动脉血栓形成,以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和纤溶酶原(PLG)活性,并测定血栓质量。结果①FeCl3可致颈总动脉血栓形成。补阳还五汤、生物碱、苷、抵克利得和低分子肝素均可使血栓质量减轻(P<0.05)。②模型组tPA和PLG活性均降低(P<0.05),PAI活性无显著变化(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阳还五汤原方可使血浆tPA、PLG活性升高(P<0.05),而生物碱和苷对tPA和PLG活性无影响。结论低分子肝素(LMWH)和抵克利得可抑制由FeCl3诱导的大鼠血栓形成,表明该模型与凝血功能亢进和血小板活化有关。补阳还五汤及其有效部位生物碱和苷也可抑制该模型血栓形成,原方可使血浆tPA活性和PLG活性升高,提示其作用与促进纤溶功能有关;而生物碱和苷对tPA、PAI和PLG无明显影响,表明其抗血栓作用不是通过促进纤溶而实现的,其作用可能与其它环节有关。
梁燕张淑萍杨静邓冰湘邓常青张秋雁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苷类动脉血栓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13
2021年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及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中医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的用药规律和作用机制。方法收集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关于中医药治疗CAS的相关文献,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挖掘用药规律,获得核心药物配伍及新组方。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genecards数据库获得核心药物配伍组治疗CAS的主要靶点,再运用Cytoscape软件中的Cluego插件对主要靶点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揭示核心药物配伍治疗CAS的潜在作用通路。结果在CNKI中共筛选出47首处方,挖掘出14个核心药物配伍及7首新处方,赤芍、川芎、当归和红花作为核心药物配伍组,在治疗CAS中主要通过IL-17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炎症通路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等通路起作用。结论中药治疗CAS以行气活血化瘀为主,核心药物配伍组治疗CAS的作用机制可能通过干预IL-17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炎症通路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等通路实现。
任星杨静张菀桐李睿李睿
关键词: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颈动脉粥样硬化
补阳还五汤及有效部位生物碱和苷对大鼠动脉血栓形成血浆TXA2、PGI2的影响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及其有效部位生物碱和苷抗动脉血栓作用及机理。方法:采用大鼠FeCl3颈总动脉血栓形成模型,分别给予补阳还五汤原方、生物碱、苷、低分子肝素和抵克利得,比较各组动脉血栓重量,并以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TXB2...
邓常青杨静梁燕张淑萍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动脉血栓形成血栓素A2前列环素
“三结合”证据体系下中医理论古籍检索策略及报告体系构想初探
2024年
“中医理论、人用经验和临床证据”三结合证据体系的提出,是构建体现中药特色评价体系思维方法的重要进步。其中,中医古籍经典中的“中医理论”部分是中医临床证据体系的基石,是提出科学假设的起点和选择疗效指标的依据。文章对中医理论古籍检索策略及报告体系进行初步探索,提出中医理论古籍检索的三要素:全面、准确、清晰,即古籍检索数据库的选择要全面,相关检索术语要规范准确,理论脉络总结要完整清晰。进一步明确了中医理论检索的核心要素及检索后的报告规范,并以“糖尿病足”为例进行检索示范,以期为中药新药“三结合”证据体系中医理论部分提供标准示范。
吕行刘文娜杨静高蕊
关键词:中药新药研发古籍
补阳还五汤及有效部位生物碱和苷对大鼠动脉血栓形成血浆TXA2、PGI2的影响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及其有效部位生物碱和苷抗动脉血栓作用及机理。 方法:采用大鼠FeCl3颈总动脉血栓形成模型,分别给予补阳还五汤原方、生物碱、苷、低分子肝素和抵克利得,比较各组动脉血栓重量,并以放射免疫法测定...
邓常青杨静梁燕张淑萍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生物碱动脉血栓形成血栓素A2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