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静
- 作品数:12 被引量:45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肘关节内侧副韧带前束断裂的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通过测量肘关节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ligament,MCL)前束完整及断裂后的生物力学指标,探讨前束的生物力学作用及产生实验误差的影响因素,研究肘关节内侧不稳定的发生机制。方法对人体肘关节尸体标本采用生物力学及采用压敏胶片(Press-ure Sensitive Film)测量的方法 ,分别测量MCL前束完整及断裂后肘关节在不同屈曲角度下的关节松弛度、肱尺关节内压强大小和关节接触面积,并按照前束是否完整将标本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12例,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组间关节松弛度、平均压强及接触面积上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0°时与其他角度关节松弛度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平均压强及接触面积在不同角度两两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0°时与其他角度平均压强及接触面积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关节松弛度在不同角度两两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CL前束对肘外翻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当其断裂后关节的内侧稳定即遭到破坏,关节松弛度增大、关节内压强增大、关节接触面积减小。肘关节在伸直位时,关节接触面积较大,比屈曲时可承受更大轴向及外翻负荷。
- 张军威高石军杨新明杨静
- 关键词:肘关节内侧副韧带前束生物力学
- 肘关节内侧副韧带前束的生物力学研究
- 2012年
- 尺侧副韧带(MCL)复合体为关节囊的增厚部分,由前束、后束及斜束构成。前束是肘关节内侧稳定的主要结构,临床上MCL损伤时应重点修复或重建MCL前束以稳定肘关节。我们采用压敏胶片对肘关节进行应力及受力面积的分析。
- 张军成高石军杨新明杨静
- 关键词:内侧副韧带肘关节尺侧副韧带关节囊
- 神经内镜辅助下超早期顶枕入路治疗丘脑出血脑室铸型合并脑疝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下超早期经顶枕入路治疗丘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超早期经神经内镜辅助治疗的丘脑出血合并脑室铸型且术前出现脑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用3D-Slicer软件评估血肿的体积,分析脑...
- 杜秀玉翟晓东刘志杨晓洪杨静孙志强
- 关键词:丘脑出血脑疝神经内镜
- 文献传递
- 大脑脚非对称性比例对卒中后失语患者非优势半球语言代偿能力的评估价值分析
- 2021年
- 目的分析大脑脚非对称性比例(ARCP)对卒中后失语(PSA)患者非优势半球语言代偿能力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伴有PSA的二次卒中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二次卒中半球与首次卒中半球是否同侧分为对侧卒中组(17例)与同侧卒中组(16例)。收集患者首次卒中后1周内失语商(AQ_(postFS))、首次卒中1年后至二次卒中前失语商(AQ_(preRS))、二次卒中后1周内失语商(AQ_(postRS)),计算二次卒中前失语商变化∆AQ1(AQ_(preRS)-AQ_(postFS))、二次卒中后失语商变化∆AQ2(AQ_(preRS)-AQ_(postRS));根据二次卒中后1周内最早的磁共振影像测量并计算ARCP。比较两组ARCP、AQ_(postFS)、AQ_(preRS)、AQ_(postRS)、∆AQ1、∆AQ2;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ARCP与∆AQ1、∆AQ2、AQ_(preRS)、AQ_(postRS)的相关性;将ARCP=1.5作为定量标准,比较两组中ARCP≥1.5的患者及<1.5患者的∆AQ2。结果对侧卒中组AQ_(postRS)低于同侧卒中组,∆AQ2高于同侧卒中组(P均<0.05);两组ARCP、AQ_(postFS)、AQ_(preRS)、∆AQ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侧卒中组∆AQ1、∆AQ2与ARCP呈正相关,AQ_(postRS)与ARCP呈负相关(P均<0.01),AQ_(preRS)与ARCP无相关性。同侧卒中组∆AQ1、AQ_(postRS)与ARCP呈正相关,∆AQ2与ARCP呈负相关(P均<0.01)。对侧卒中组ARCP≥1.5患者∆AQ2高于ARCP<1.5患者,同侧卒中组ARCP≥1.5患者∆AQ2低于ARCP<1.5患者(P均<0.05)。结论ARCP越高的PSA患者非优势半球代偿作用越大,ARCP对评估优势半球卒中后非优势半球的语言代偿能力具有一定价值。
- 杜秀玉翟晓东刘志杨静任惠敏陈静胡鸿鹏薛茜王正田
- 关键词:卒中后失语
- 枕大神经减压联合选择性颞浅动脉结扎术治疗药物难治性偏头痛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观察枕大神经减压联合选择性颞浅动脉结扎术治疗药物难治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施行枕大神经减压联合选择性颞浅动脉结扎术治疗的19例药物难治性偏头痛患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偏头痛残疾程度评价问卷(MIDAS)评价手术效果。结果平均住院时间(3.00±0.67)d,术后恶心、呕吐、畏声、畏光症状消失,手术满意率100%。术后VAS评分达优者17例、良2例,MIDAS分级均为Ⅰ级,手术前后疼痛程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VAS评分:Z=⁃5.559,P=0.000;MIDAS分级:Z=⁃5.808,P=0.000)。随访期间无手术切口感染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枕大神经减压联合选择性颞浅动脉结扎术治疗药物难治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良好,创伤小、安全可靠。
- 杜秀玉翟晓东刘志杨静
- 关键词:偏头痛结扎术脊神经颞动脉
- 优势半球卒中失语症患者二次卒中后失语商与大脑脚形态学变化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优势半球卒中失语症患者二次卒中(RS)后失语商(AQ)与大脑脚形态学变化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优势半球首次卒中(FS)后合并失语症的RS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RS与FS的侧别关系将患者分为同侧卒中组19例与对侧卒中组21例,分析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RS前后AQ变化及其与大脑脚非对称比例(CPAR)的关系。结果: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心脏病,不良习惯,卒中类型,语言康复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性RS患者的AQ高于出血性患者(P<0.05)。对侧卒中组RS后AQ值明显低于RS前(P<0.01)及同侧卒中组(P<0.01);对侧卒中组RS前后AQ变化值显著高于同侧卒中组(P<0.01)。同侧卒中组和对侧卒中组的CPA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PAR与对侧卒中组RS后AQ显著相关(P<0.01),与2组患者RS前AQ及同侧卒中组RS后的AQ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优势半球FS后失语症患者在对侧RS后的AQ变化与CPAR密切相关。
- 杜秀玉翟晓东刘志杨静任惠敏陈静胡鸿鹏戈蕾杨金水
- 关键词:脑卒中大脑脚失语
- 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镇痛镇静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改良经皮气管切开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 评估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镇痛镇静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行改良经皮气管切开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8年6月~2019年9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71例实施改良经皮气管切开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使用的镇痛镇静药物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n=36)给予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对照组(n=35)给予地西泮或冬眠合剂.比较两组操作时间、术中血氧饱和度、气道刺激反应、术中出血量、术后渗血量.结果 两组操作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渗血及术后渗血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道刺激反应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操作期间血氧饱和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无手术相关死亡及气胸病例.结论 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镇痛镇静可显著减轻经皮气管切开术中的气道刺激反应,维持操作期间血氧饱和度的稳定,可提高手术安全性.
- 杜秀玉翟晓东刘志李媛莉杨静孙志强杨晓洪高飞
- 关键词:镇静镇痛经皮气管切开血氧饱和度
- 肘关节内侧副韧带前束损伤的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研究肘关节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ligament,MCL)前束的生物力学作用,探讨肘关节内侧不稳定的发生机制。[方法]将人体肘关节尸体标本按照前束的完整程度分为3组:完整组、部分切断组、完全切断组,测量肘关节在不同屈曲角度下及不同程度前束损伤后关节松弛度(关节在极限以内的力或扭矩作用下的活动量或旋转[1])、肱尺关节平均压强和关节接触面积。[结果](1)前束完整组内外翻松弛度及全部切断组内平均压强和关节接触面积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部分切断组及完全切断组外翻松弛度组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前束完整组及前束部分切断组平均压强及接触面积组内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3)三组在关节松弛度、肱尺关节平均压强和关节接触面积的组间比较均存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前束是肘关节内侧稳定的主要结构;(2)关节松弛度与关节内压强呈正相关关系,与关节接触面积呈负相关关系;(3)肘外翻应力试验应在屈肘>30°时进行,如外翻松弛度接近10°考虑MCL前束不完全断裂;如外翻松弛度达15°左右考虑MCL前束完全断裂;(4)前束部分损伤时是治疗肘内侧不稳的关键时期。
- 张军威高石军杨新明杨静
- 关键词:肘关节内侧副韧带前束生物力学
- 肘关节内侧副韧带前束重建的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通过测量肘关节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MCL)前束生物力学指标,探讨前束完整及重建后对肘关节外翻稳定性的影响,评价采用人工肌腱、界面螺钉重建MCL前束疗效。方法成人完整上肢标本12具,男8具,女4具;左、右侧各6具;制成肘关节"骨-韧带"标本。采用生物力学及压敏胶片测量方法,分别测量MCL前束完整(对照组)及使用人工肌腱、界面螺钉重建后(实验组)肘关节屈曲0、30、60、90°时关节外翻松弛度、肱尺关节受力面积及肘关节内压强。结果两组在肘关节不同屈曲角度下,组内及组间关节松弛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肘关节屈曲0°时两组肘关节压强小于其余屈曲角度(P<0.05),及对照组小于实验组(P<0.05)外,两组其余各角度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对照组内肘关节屈曲0°时肱尺关节受力面积大于其余屈曲角度(P<0.05)外,两组其余各角度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CL前束对维持肘关节外翻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金属界面螺钉加人工肌腱重建后可即刻恢复内侧稳定。
- 张军威高石军杨新明杨静
- 关键词:内侧副韧带前束生物力学
- 下肢长骨骨折旋转畸形的C形臂测量
- 王军贾海武王君琛蔡念光杨静
- 该成果主要应用于闭合复位绞锁髓内针内固定术,治疗股骨干及胫骨干骨折手术中采用C形臂影像技术预防骨折远端旋转畸形的发生。国内外对闭合复位绞锁髓内针内固定术治疗股骨干及胫骨干骨折旋转畸形的研究均为术后通过CT测量比较健侧与伤...
- 关键词:
- 关键词:骨折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