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静
- 作品数:31 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石家庄市第五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石家庄市科技局“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药材质量对中成药疗效的影响及防范措施分析
- 2023年
- 探讨中医药水平对中成药效果的作用,从而保证中成药在诊断病情中作用的科学性、均衡性。对各种现代中成药生产厂所制备的同名、同种药品进行研究,以此来确定中药材质量对效果的重要作用。结果 通过药材质量防范措施的落实,可以显著改善现代中成药的品质与效果,从而减少并消除了由各个工厂所制造的的同名或同种中成药存在的疗效差异现象,为患者在应用后所应达到的疗效提供了保障。总结 唯有注重并改善现代中成药的品质,才能保证了由各个厂商所制造中成药疗效,进而减少由于制造厂商药品质量的不同对药物的疗效产生的影响。
- 杨静杨淑岭董宇贾利伟洪得通
- 关键词:中药材疗效预防措施
- 一种用于治疗脂肪肝和酒精肝的中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脂肪肝和酒精肝的中药胶囊,其特征在于:原料按质量份数由以下物质组成:山楂60~68、决明子40~46、陈皮18~24、法半夏20~24、茯苓30~34、泽泻40~47、丹参40~47、大黄20~2...
- 戴二黑张照琪吴宗耀杨莉王玉泽郑欢伟杨静胡玮佳
- 芝莲化癥方药不同组方对移植肝癌小鼠益气化癥作用的影响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观察芝莲化癥不同组方对移植肝癌小鼠瘤体质量、抑瘤率、巨噬细胞吞噬率、吞噬指数、半数溶血值、淋巴细胞转化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8~10周龄健康清洁级C57小鼠5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芝莲化癥药效组分组、芝莲化癥配方颗粒组、芝莲化癥膏方组、健康对照组各10只。除健康组外,各组小鼠腋下皮下接种肝癌Hepa 1-6瘤株。接种1周后给予芝莲化癥灌胃,连续治疗10 d。观察各项指标水平。结果:中药治疗各组较模型组瘤体质量明显下降,其中芝莲化癥配方颗粒组、芝莲化癥膏方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芝莲化癥膏方组抑瘤率(45.22±2.70)%较芝莲化癥药效组分组(35.22±2.46)%、芝莲化癥配方颗粒组(42.68±2.13)%升高,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治疗各组吞噬率、吞噬指数(0.60±0.03、0.63±0.04)较模型组明显提高,中药治疗各组与模型组(0.51±0.01)吞噬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治疗各组半数溶血值较模型组均有升高,芝莲化癥膏方组与模型组(19.68±1.93 vs15.20±2.4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治疗各组淋巴细胞转化率均有升高,芝莲化癥配方颗粒组(40.61±3.50)%、芝莲化癥膏方组(41.22±3.61)%与模型组(25.06±1.6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芝莲化癥方药不同组方能调节巨噬细胞吞噬率、淋巴细胞转化率,抑瘤效果明显,尤其是芝莲化癥膏方具有显著的调节免疫功能抗肿瘤功效。
- 吴宗耀蒋士卿张巍王蕊张娟杨静杜婧胡玮佳
- 关键词:肝癌小鼠
- 清热抗毒口服液稳定性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研究考察清热抗毒口服液的稳定性。方法:依据《药物制剂稳定性实验指导原则》,观察清热抗毒口服液的性状、pH值、相对密度、鉴别、盐酸小檗碱含量的变化。结果:在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稳定性试验中,清热抗毒口服液的性状、pH、相对密度、薄层鉴别均未发生明显变化。制剂中的药效成分盐酸小檗碱的含量随存放时间的延长有所降低。结论:高温和强光对本制剂的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故采用深棕色玻璃瓶存放口服液,置于阴凉干燥处保存。本品在室温下是稳定的。
- 杨静冯莉张娟冯彩霞杜婧
- 关键词:稳定性影响因素高温强光深棕色
- 中药膏方制备工艺及改进分析
- 2023年
- 中药膏方具有浓度高,作用相对稳定、持久、缓和,适用性广,易保存,体积小,服用方便等诸多优点,对于慢性、虚损性疾病,具有药效持久的优势。在常压浓缩时,某些膏方因含有大量黏性成分,随着药液逐渐变浓,溶液传热变慢,加热面的热量不能及时转移,导致底部焦化,故浓缩过程需要经常搅拌,极其耗费人力。低温负压浓缩通过强化蒸发作用促进溶液传热,避免局部过热,使劳动力得以解放,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操作安全性。本文就其制备工艺展开了相关探究。
- 杨静李娜冯莉王敏杜叶
- 关键词:中药膏方
- 一种用于治疗肺阴虚夹湿型咳嗽的中药组合物、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用于治疗肺阴虚夹湿型咳嗽的中药组合物、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川贝母50~90份;桔梗80~120份;橘红230~270份;陈皮180~220份;桑叶...
- 戴二黑胡玮佳裴丰张娟娟王瑜玲冯彩霞杨静刘洪德郑浩杰
- 清热除湿汤治疗湿疹湿热证的疗效评价及药学分析
- 2023年
- 分析湿疹湿热证应用清热除湿汤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间收治湿疹湿热证120例患者为对象,随机双盲法分组,每组60例,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联合清热除湿汤,对疗效差异分析。结果 治疗前比较指标数据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小(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治疗后观察组皮疹区严重度指数、瘙痒程度更低,皮疹消失时间更短,CD4+、CD4+/CD8+计数更高,数据比较差异大(P<0.05)。结论 湿疹湿热证选择清热除湿汤治疗的效果显著,及时控制不良症状,加快湿疹的恢复速度,而且安全度高,可推广。
- 杨静冯莉杜叶李成燕
- 关键词:清热除湿汤T细胞亚群
- 伏立康唑磺丁基醚-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优化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优化伏立康唑磺丁基醚-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振荡法制备伏立康唑磺丁基醚-β-环糊精包合物,将伏立康唑包合率作为指标,采用星点设计法,设定三因素五水平考察包合温度、包合时间、磺丁基醚-β-环糊精与伏立康唑投料比对包合工艺的影响,并分别进行多元线性、二项式方程和三项式方程拟合,建立模型,效应面法选取最优工艺。结果:伏立康唑磺丁基醚-β-环糊精包合工艺为:包合温度32℃、时间1.9 h、磺丁基醚-β-环糊精与伏立康唑投料比2.1∶1,伏立康唑的包合率预测值与实际值的偏差为2.6%。结论:以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建立的数学模型预测效果良好,该方法适用于伏立康唑磺丁基醚-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优化。
- 冯彩霞修宪田伟张兰唐英杨静胡玮佳
- 关键词:伏立康唑磺丁基醚-Β-环糊精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 戟叶马鞭草苷大鼠在体肠吸收动力学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肠循环液中戟叶马鞭草苷与酚红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探讨戟叶马鞭草苷在大鼠各肠段的吸收动力学特征与不同药物浓度对肠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在体肠灌流吸收实验,以HPLC法对肠循环液中的戟叶马鞭草苷与酚红进行分析。色谱柱为DiamonsilTM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38nm(戟叶马鞭草苷)和430nm(酚红),柱温为30℃。结果:戟叶马鞭草苷浓度在50~200μg·mL-1范围内,其在肠道内的吸收量与浓度成正比例关系。不同药物浓度(50、100、200μg·mL-1)条件下的吸收速率常数(Kα)分别为(69.2±4.3)、(70.9±4.1)、(69.3±3.2)h-1,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的Kα分别为(0.0405±0.0039)、(0.0365±0.0032)、(0.0379±0.0045)、(0.0349±0.0037)h-1,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戟叶马鞭草苷在大鼠肠道的吸收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戟叶马鞭草苷在整个肠道均有吸收,故可以将其研制成缓、控释制剂。
- 任非段坤峰吴宗耀杨静陈学军王华
- 关键词:肠吸收动力学高效液相色谱法酚红
- 清热抗毒口服液质量标准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建立清热抗毒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IC)对清热抗毒口服液中白茅根、钩藤、黄连进行定性鉴别.以高相液相色谱法对本制剂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TLC斑点清晰、分离度好、专属性强,HPIC准确可靠。盐酸小檗碱在0.05-5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5,平均回收率为100.92%,RSD为1.86%。结论该方法准确、专属性强,可作为清热抗毒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标准。
- 杨静白洁胡玮佳金鹏吴宗耀
- 关键词: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