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云
- 作品数:15 被引量:39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氯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胰岛素抵抗性的影响被引量:2
- 2000年
- 目的 探索氯沙坦对高血压病的疗效及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32例 ,用氯沙坦 5 0mg·d-1,疗程 6周。对照组为 31例 ,用福辛普利 10mg·d-1,疗程 6周。 结果 氯沙坦组治疗后收缩压下降 (18± 6 )mmHg(P <0 0 1) ,舒张压下降 (12± 7)mmHg(P <0 0 1) ,福辛普利组治疗后收缩压下降 (15± 8)mmHg(P <0 0 1) ,舒张压下降 (14± 6 8)mmHg(P <0 0 1) ,氯沙坦组治疗后糖负荷后 12 0min胰岛素下降 (13± 11)mU·L-1(P <0 0 5 ) ,胰岛素敏感指数下降 (3 1± 2 ) (P <0 0 5 ) ,福辛普利组治疗后 12 0min时胰岛素下降(17± 15 )mU·L-1(P <0 0 1) ,胰岛素敏感指数下降 (3 8± 3) (P <0 0 1) ,氯沙坦组治疗后血清尿酸水平降低 (0 0 4±0 0 1)mmol·L-1(P <0 0 5 ) ,福辛普利组治疗后血清尿酸水平无明显变化。 结论 氯沙坦治疗高血压病人有改善胰岛素抵抗和降低血尿酸水平的作用。
- 林云沈戈金翠燕
- 关键词:氯沙坦高血压胰岛素抵抗福辛普利
- 老年男性雄激素受体基因CAG重复序列长度多态性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分析中国汉族人群雄激素受体(AR)基因CAG长度多态性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选取400名年龄60~90岁的老年男性,测定其血脂、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测量身高、体重、腰围(WC)、血压,并采用PCR法测定外周血AR基因CAGSTR重复序列长度,根据其AR基因CAG重复次数(>22或≤22)分为长AR基因组及短AR基因组,比较两组间各指标的差异。结果:CAGSTR重复次数介于16~38间,平均23.1。短AR基因组(SAR)的体重指数(BMI)、WC、FBG均显著高于长AR基因组(LAR)(P<0.05),而HDL显著低于LAR(P<0.01)。而SAR与LAR间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无显著差异(χ2=2.955,P=0.086)。相关分析显示,CAGSTR重复次数与HDL-C正相关(r=0.304,P<0.0001),相关关系独立于年龄、血压、腰臀比、WC、血脂、FBG、FINS、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性激素水平等因素外(偏相关系数r=0.3056,P<0.0001)。结论:CAG重复次数与HDL-C水平呈正相关,但低CAG重复次数与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无关。
- 沈琳辉崔斌赵咏桔颜美珠林云巩云霞吴方
- 关键词:雄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代谢综合征
- 老年男性雄激素受体基因CAG重复序列长度多态性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 目的:男性血清雄激素水平与代谢综合征及心血管危险因子之间存在相关性,雄激素通过雄激素受体(AR)产生生物学效应。本研究通过分析老年男性 AR 基因 CAG 长度多态性与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的关系,以探索 AR 多态性在代谢...
- 沈琳辉林云颜美珠赵雅洁赵咏桔
- 文献传递
- 补充多种维生素制剂对动脉硬化性疾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被引量:6
- 2002年
- 目的通过本院干部体检资料的分析,探讨补充多种维生素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及动脉硬化性疾病患病率的影响。方法1999年度本院干部体检1220人和1999年4月~2000年10月部分住院患者358人,共1578人,其中男1403人,女175人;年龄39~99岁,平均(70.32±10.04)岁。空腹抽血并分离血浆,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Hcy浓度,同时调查其是否服用多种维生素和服用年数,以及是否患有动脉硬化性疾病(包括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高血压)和糖尿病。结果(1)正常组610人,男536人,女74人(无心、脑、肾疾病史、高血压、糖尿病及血栓性疾病史者);Hcy的血浆水平为(11.71±4.80)μmol/L,男性血浆Hcy水平高于女性,为(11.93±4.91)μmol/Lvs(10.14±3.57)μmol/L,P<0.01。(2)动脉硬化性疾病组968人,Hcy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为(13.68±7.60)μmol/Lvs(11.71±4.80)μmol/L,P<0.01。(3)服用多种维生素者的血浆Hcy水平明显低于未曾服用者,为(11.59±4.84)μmol/Lvs(13.57±7.37)μmol/L,P<0.01。且服用年限越长,Hcy浓度越低,r=-0.139,P<0.01。(4)服用多种维生素者动脉硬化性疾病的患病率低于未服用者,30.4%vs69.6%,P=0.051,差异接近显著。结论Hcy是动脉硬化性疾病和糖尿病的一种新的危险因素,其浓度随年龄、性别有所不同。
- 杜萱史奎雄孙建琴吴畅巩云霞林云王巍梁伟沈倍倍顾智东
-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动脉硬化性疾病多种维生素疾病预防
- 简化肾脏病膳食改良试验公式在血清肌酐值正常的老年男性群体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血清肌酐(SCr)正常的老年男性人群SCr值与经肾脏病膳食改良试验(MDRD)公式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关系。方法:应用简化MDRD公式估算818名门诊体检、SCr正常的老年男性的GFR,将其按估算GFR值[GFR<60mL/(min·1.73m2)、60~89mL/(min·1.73m2)、≥90mL/(min·1.73m2)]进行分组,比较各组间年龄、体重、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等,结果发现年龄、伴随疾病在不同GFR估算值组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再将体检者按年龄、伴随疾病分组,并应用线性回归及ROC曲线分析SCr值与GFR估算值的关系。结果:应用简化MDRD公式估算GFR发现,818名体检者中有53人(6.5%)GFR呈中度下降,均值为(57±2)mL/(min·1.73m2),他们平均年龄较大,为(79±6)岁,SCr值较高,为(112±6)μmol/L。按年龄分组中,SCr水平在60~69岁组与70岁以上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伴随疾病及年龄分组,≥70岁的人群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达39.2%,而60~69岁的人群则为15.0%。在无高血压、糖尿病高危因素的人群中,SCr值为109.5μmol/L时,经ROC曲线计算,诊断GFR异常的灵敏度为100%,误诊率为3.1%;合并高危因素人群(年龄≥70岁同时合并2型糖尿病、高血压),SCr值为108.5μmol/L时,诊断GFR异常的灵敏度为100%,误诊率为3.2%。结论:年龄≥70岁合并慢性肾脏疾病(CKD)高危因素(如高血压、2型糖尿病)的老年男性人群,当SCr值为正常高值时(108.5μmol/L),采用MDRD公式估算的GFR可能有异常,本研究方法可用于早期筛查CKD患者。
- 赵雅洁沈琳辉赵咏桔王巍林云
- 关键词:SCR肾小球滤过率慢性肾脏疾病
- 老年睡眠呼吸暂停患者血液流变学和C-反应蛋白的变化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方法选取经多导睡眠图确诊且未经治疗的老年OSAS患者59例为OSAS组,30例多导睡眠图(PSG)检查正常者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患者hsCRP水平及纤维蛋白原和血浆黏度的水平。结果OSAS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浆hsCRP水平(P<0.01)、纤维蛋白原(P<0.01)和血浆黏度(P<0.01)的水平增高。纤维蛋白原(r=0.776,P=0.01)、血浆黏度(r=0.702,P=0.01)、hsCRP(r=0.256,P=0.01)与呼吸紊乱指数(AHI)之间有相关性。结论OSAS患者hsCRP、纤维蛋白原和血浆黏度的水平升高,且与OSAS严重程度有关。这些改变是心脑血管的危险因子之一。
- 何清胡家安吴畅林云曹倍
- 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
- 脉压及指数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在高血压患者中应用的探讨
- 背景及目的:脉压(PP)及脉压指数(PPI)现已被作为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子的预测指标,尤其是 PPI 能更好地反映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化的特点及血管硬化的程度。本研究旨在探讨高血压患者 PP 与 PPI 在预测肾功能受损...
- 赵咏桔赵雅洁林云沈琳辉王巍
- 文献传递
-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与冠状动脉病变及累及病变支数的关系。方法 :对121名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进行血浆Hcy、叶酸、维生素B12 的检测。其中冠心病组83人 ,非冠心病组38人 ,冠心病组又根据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 (25例 )、双支病变组 (35例 )、三支病变组 (23例 )。结果 :冠心病组的血浆Hcy水平为 (16 06±6 98) μmol/L ,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11 11±4 27) μmol/L ,P<0 001。冠心病组的单支、双支、三支病变组其血浆Hcy 均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 ,但三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血浆Hcy 增高是冠状动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血浆Hcy 水平可能与累及冠状动脉支数无关。
- 吴畅林云孙璟杜萱
-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
- 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的分子机制被引量:5
- 2005年
- 随着世界范围内 2型糖尿病的流行与人口老龄化 ,以胰岛素分泌不足和伴胰岛素抵抗为主要致病机制的 2型糖尿病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但是许多现有的 2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开展及对 2型糖尿病发病关键机制的认识加深 :葡萄糖依赖的胰岛素分泌功能受损、脂毒性。
- 林云宋怀东
- 关键词: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分子机制脂毒性胰岛素分泌不足肌肉组织
- 中老年健康人及糖尿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调查被引量:8
- 2002年
- 目的 了解中老年健康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水平及糖尿病患者血浆Hcy水平的变化。 方法 用酶免疫法对 6 35名中老年健康人及 30 3例中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血浆Hcy测定。 结果 6 35名中老年健康人除≥ 90岁组 (10人 )外 ,血浆Hcy平均水平随年龄略有增高 ,所有结果的 95 %上限为 2 0 .2 μmol/L ,99%上限为2 8.6 μmol/L ;与国外报道相似。在糖尿病患者的 6 0~ 75岁组中 ,与同年龄健康人组相比 ,单纯糖尿病患者超出95 %上限 2 0 μmol/L水平的比例与健康人相似 ,而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组中 ,超出 2 0 μmol/L水平的比例近 2 0 %。结论 对中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血浆Hcy的检测对患者预后估计有好处 ,也反映了Hcy水平与冠心病有一定关系。
- 杜萱林云吴畅巩云霞王巍梁伟沈倍倍冯仁丰
- 关键词:中老年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