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昭伟
- 作品数:27 被引量:39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机械工程更多>>
- 3D打印模拟模型合并腹腔镜技术辅助切除巨大复发性骨盆软骨肉瘤
- 目的 对于巨大复发性骨盆软骨肉瘤的治疗,广泛肿瘤边缘切除是最重要的治疗方法.然而,广泛切除易损伤骨盆腔内的脏器、血管及神经、增加并发症甚至出血及死亡的危险.3D打印模拟模型和腹腔镜技术逐渐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据我们所知,...
- 林荔军朱美松苏泽鑫谢小波林昭伟李奇
- 关键词:3D打印腹腔镜技术
- 蜕皮素对大鼠肺血管通透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 2012年
- 目的:探讨蜕皮激素(EDS)是否能够减轻脂多糖(LPS)所致大鼠急性肺损伤(ALI)后血管通透性增高的情况,比较地塞米松(DEX)、EDS对ALI的疗效。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LPS组(尾静脉注射LPS5mg/kg体重),DEX+LPS组(尾静脉同时注射DEX5mg/kg体重和LPS5mg/kg体重),EDS+LPS组(尾静脉同时注射EDS20mg/kg体重和LPS5mg/kg体重),每组16只大鼠,其中每组随机抽出8只大鼠在注射生理盐水或LPS同时尾静脉注射伊文思蓝50mg/kg。注射LPS或生理盐水6h后未注射伊文思蓝的大鼠检测肺水肿及肺血管通透性参数(肺系数、肺水含量、肺通透指数、肺的伊文思蓝含量),光镜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并评分。结果:蜕皮甾酮及地塞米松均可降低肺水肿参数,改善肺组织水肿,降低肺血管通透性。结论:蜕皮甾酮可减轻脂多糖所致急性肺损伤,降低肺血管通透性,机理可能与蜕皮甾酮阻断LPS和受体结合有关。
- 陈江池达智林昭伟黄东平
-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反复住院体验的质性研究
-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反复住院体验,并寻求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有效地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13名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入住甘肃中医院脊柱科并自愿参与研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影像学资料均为膨出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
- 林荔军林昭伟李奇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反复住院护理措施
- 膝关节翻新手术中胫骨延长杆
- 本发明公开了膝关节翻新手术中胫骨延长杆,属于医疗假体技术领域,包括:胫骨平台;垫块,垫块安装于胫骨平台上;连接部,连接部安装于胫骨平台的底部,且连接部上开设有安装槽;连接筒,连接筒固定连接于连接部的底部;延长杆主体,延长...
- 林昭伟张静文
- 早中期胃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与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早中期胃癌患者外周血CEA-mRNA表达情况与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早中期胃癌患者40例,根据外周血CEA-mRNA表达情况分为微转移组与无微转移组,分析两组胃癌患者年龄、性别、发病部位、侵犯深度以及Brrmann分型差异,玫瑰花环实验法检测所有患者红细胞免疫C3b受体(C3bR)花环与红细胞循环免疫复合物(ICR)花环百分率等红细胞免疫功能指标。结果微转移组与无微转移组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发病部位、侵犯深度以及Brrmann分型等临床特征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转移组胃癌患者红细胞免疫C3b受体(C3bR)花环与红细胞循环免疫复合物(ICR)花环百分率均低于无微转移组患者(P<0.05)。结论发生微转移的早中期胃癌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偏低。
- 陈江池达智林昭伟黄东平
- 关键词:胃肿瘤微转移红细胞免疫
- 全膝关节置换翻修术的疗效
- 目的:随着膝关节置换越来越多,各种原因的翻修必然增加,膝关节置换的翻修手术较初次置换更为困难,因此翻修经验的总结尤显重要。方法:共行膝关节翻修12例,其中感染4例,早期感染3例,晚期感染1例,3例采用二期翻修,1例一期翻...
- 李奇林荔军林昭伟谢小波
-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
- 膝关节严重内外翻畸形患者全膝置换中骨缺损的处理及胫骨假体的选择
- 目的 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前的严重膝内外翻畸形多存有骨的缺损和软组织不平衡。因此,正确的假体选择和软组织平衡技术是达到良好效果的关键,通过临床病例探讨如何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胫骨假体类型。方法 本组37例膝内外翻畸形伴...
- 李奇林荔军谢小波林昭伟陆遥
- BMP-2及VEGF双基因骨髓干细胞复合磷酸钙支架生物相容性的体外实验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制备BMP-2及VEGF双基因骨髓干细胞复合磷酸钙支架,探讨所制备支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方法以磷酸钙粉为原料制备多孔磷酸钙支架材料(CPC),对所得支架材料采用双基因转染的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复合共制备成双基因修饰磷酸钙支架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万能测试机对材料的表征及物理性能进行评价;复合共培养2周后计算细胞在支架材料上的黏附率,利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及扫描电镜下观察细胞在材料内的黏附和生长情况,分别采用MTT法、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ALP)及茜素红染色检测MSCs在支架材料上的增殖、分化及矿化情况。结果制备的双基因修饰磷酸钙支架材料具有良好孔隙结构和一定强度;双基因转染的MSCs在支架表面附着良好,细胞增殖测定、细胞ALP及茜素红染色检测显示该材料对MSCs生长和功能表达未见明显抑制作用,生物相容性良好。结论双基因修饰磷酸钙支架材料具有良好孔隙结构和较好力学强度;双基因转染的MSCs可以在其上进行良好的黏附、生长、增殖、分化以及矿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 刘云龙李奇林荔军林昭伟帅明
- 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磷酸钙人工骨
- 负压吸引联合腹股沟皮瓣修复在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合并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负压吸引联合腹股沟皮瓣修复在跟骨粉碎性骨折合并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12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年龄为19~46岁,采用负压吸引联合腹股沟游离皮瓣对缺损部位进行修复,创面面积为4 cm×5 cm~11 cm×7 cm,切取腹股沟皮瓣面积为4.5 cm×5.5 cm~12 cm×7.5 cm,通过观察皮瓣外观、血运、弹性,取皮区疼痛VAS评分及踝关节AOFAS评分评价临床效果。结果12例患者取皮区伤口愈合均一期愈合,无皮肤坏死、局部感染等情况发生,术后1、3、14 d取皮区的伤口疼痛VAS评分分别为2.4±0.6、1.7±0.4、0.3±0.2,术后6个月踝关节AOFAS评分为77~95分,平均为(88.6±7.9)分,优良率为91.7%。结论负压吸引联合腹股沟皮瓣修复跟骨粉碎性骨折合并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效果良好,存活率高,对踝关节功能影响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陈友慈林昭伟陈漫珊钟桂鹏林晓东陈宏达
- 关键词:腹股沟皮瓣跟骨软组织缺损
- CP式教学与PBL结合应用效果的Meta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评价CP式教学与PBL结合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多个中外医学数据库进行检索,收集关于CP式教学与PBL结合在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的随机对照实验,使用NoteExpress、REVMAN 5.3等多个软件进行文献筛选、质量评价与Meta分析。结果纳入RCT研究文献10篇,共纳入研究对象823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传统带教方法相比,CP+PBL模式能提高学生的综合成绩、理论成绩、操作成绩、病例分析成绩、对教学模式的满意率(P<0.05)。结论CP+PBL能整体地提升教学效果,在临床实习生的带教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同时具有较高的受欢迎程度。由于纳入文献具有较大的异质性,未来相关研究需要建立相对统一的干预方案和操作措施,以减少干预时间、科室教学水平的差异对结论可靠性的影响。
- 姚楷葛增政梁嘉华林昭伟
- 关键词:PBL医学教育教学模式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