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汉
- 作品数:36 被引量:262H指数:12
- 供职机构:贵港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广西科技计划项目贵港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机械工程更多>>
- CTA三维重建技术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中的应用被引量:16
- 2016年
- [目的]探讨CTA三维重建技术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2年4月~2015年2月,对27例四肢不同程度皮肤缺损患者实施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创面,术前将供区进行CT扫描,通过CT血管造影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获得供区动脉血供三维图像,明确股前外侧皮瓣血供的起源、走向、分型、血管蒂长度、管径以及穿支点位置。根据三维图像参数指导皮瓣设计和修复,切取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的面积16cm×10 cm^27 cm×18 cm。[结果]27例皮瓣全部成活,均无血管危象发生,术后经过6~17个月(平均10个月)的随访,成活皮瓣质地柔软、血运良好,修复缺损外形不臃肿,色泽与正常皮肤基本一致,肢体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术前利用CTA三维重建技术选择定位合适的穿支动脉进行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是可靠、实用的方法,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莫勇军谭海涛杨克勤江建中韦平欧罗翔林汉梁旭权
- 关键词:股前外侧皮瓣数字化技术显微外科手术
- 背阔肌肌皮瓣移植重建上肢功能的研究
- 韦平欧谭海涛江建中陆俭军杨克勤罗翔覃天金韦宏文陈国平林汉
- 课题来源:《背阔肌肌皮瓣移植重建上肢功能的研究》为贵港市科技局贵港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科技攻关项目,合同编号(1004023)。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采用背阔肌肌皮瓣移植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上肢功能严重障碍,重建患肢形态...
- 关键词:
- 关键词:背阔肌肌皮瓣移植上肢功能重建
- 游离足趾组织移植修复拇、手指部分缺损的临床应用研究
- 江建中罗翔陆俭军谭海涛杨克勤韦平欧覃天金韦宏文陈国平林汉
- 课题来源:《游离足趾组织移植修复拇、手指部分缺损的临床应用研究》为贵港市科技局贵港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科技攻关项目,合同编号(贵科攻1007026)。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游离足趾组织移植修复拇、手指部分缺损的临床应用...
- 关键词:
- 数字医学技术辅助创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研究
- 谭海涛罗翔杨克强韦平欧江建中陆俭军谢兆林林汉莫勇军梁妮潘愈嘉
- 课题来源与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该区的创伤病患逐年增多。其中创伤导致肢体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骨、肌腱、神经、血管外露的病例也日益增多,临床上解决该类损伤的创面修复仍以皮瓣修复为主。皮瓣的研究与学习仅存在于解剖图谱或数字资...
- 关键词:
- 关键词:创伤软组织缺损修复手术方法
- 医院多部门联合开展医保基金监管的成效分析——以广西某三甲医院为例被引量:5
- 2022年
- 基于《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颁布实施的大背景,我国医疗保险改革不断深入的当下,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医保基金监管问题,严重威胁医保基金安全。因此需要做好医保基金监管工作,及时更新监管信息,解决其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有效管理医疗费用,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确保医保基金用到实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所以,本文以广西某三甲医院为例分析医保基金监管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医保基金监管的优化策略。
- 林汉曾莎莉陈柏尧陆丽芳凌龙
- 关键词:医保基金基金监管
- 第二足趾胫侧趾腹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指腹组织缺损被引量:12
- 2010年
- 目的探讨应用第二足趾腹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拇、手指指腹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拇、手指指腹软组织缺损的大小、范围和形状,于同侧第二足趾胫侧趾腹设计趾腹皮瓣,皮瓣的轴线为第二足趾胫侧趾底固有动脉、神经的投影。切取皮瓣面积2.0cm×2.3cm~2.0cm×3.5cm,临床应用修复10例。结果术后有2例皮瓣边缘少部分坏死,经换药后创面愈合外,另8例皮瓣均成活良好。术后随访4~16个月,皮瓣血运、质地、弹性良好,指腹饱满。外形满意。手指功能恢复良好。皮瓣两点分辨觉为5.0—9.0mm。第二趾供区创面均I期愈合,不影响穿鞋及行走。结论游离第二足趾胫侧趾腹皮瓣手术简便,血供可靠,可重建感觉功能,是修复拇、手指指腹软组织缺损的良好方法。
- 陆俭军谭海涛江建中罗翔韦平欧林汉邓贵全
- 关键词:第二足趾皮瓣显微外科
- 数字化技术辅助设计组织组合移植修复手严重损伤11例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探讨数字化技术辅助设计组织组合移植修复手严重损伤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2月至2014年12月,对11例手严重损伤患者,术前使用64排螺旋CT进行双足及双手增强扫描血管造影并三维重建,明确供受区动、静脉血管走向、分型及受区缺损面积,形状等参数,设计方案。实施同侧躅甲瓣联合第2足趾趾骨及足背皮瓣、
- 韦平欧谭海涛杨克勤罗翔林汉莫勇军林鑫欣梁旭权许林
- 关键词:数字化64排螺旋CT临床疗效
- 增强现实技术联合数字化设计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的应用被引量:19
- 2019年
- 目的探讨增强现实(AR)技术联合数字化设计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足部软组织缺损的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3月至2018年1月,收治手、足部软组织缺损13例,其中手部4例,足部9例,缺损面积为13.0cm×6.5cm^24.0cm×13.0cm,术前运用AR技术联合数字化设计,实施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进行修复。切取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皮瓣面积15.0cm×8.0cm^26.5cm×16.5cm。供区创面直接缝合10例,植皮处理3例。术后定期随访,观察和分析皮瓣成活情况及修复肢体的功能恢复情况,评价临床效果。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无血管危象等并发症发生,随访8~16个月,成活皮瓣质地柔软、血运良好,修复部位外形不臃肿、色泽与正常皮肤基本一致。修复手部4例,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功能:优3例,良1例;修复足部9例,按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OFAS)评分标准评定功能:优6例,良2例,可1例。供区均I期愈合,对下肢负重和行走无影响。结论AR技术联合数字化设计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中的应用,临床效果良好,具有实用价值。
- 莫勇军许林程志琳韦平欧罗翔林汉梁旭权植宁喜谭海涛
- 关键词:增强现实技术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显微外科手术
- 3D-CTA技术在多指脱套伤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探讨3D-CTA技术在多指脱套伤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5月至2015年3月,对拇、手指不同程度脱套伤7例患者实施足趾甲瓣游离移植修复,术前将供、受区进行CT扫描,通过CT血管造影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获得供区动脉、静脉血供三维图像,明确供区动、静脉血管的分型、走行、毗邻定位、趾蹼间血管交通情况等资料。采用计算机辅助解剖建模,分析供区血供三维图像以及受区缺损参数。根据拇、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情况,设计同侧甲瓣、对侧第2趾甲瓣联合腓侧皮瓣移植修复拇、示指脱套伤1例;双侧带足背皮瓣第2趾瓣联合腓侧皮瓣移植分别修复示、中指脱套伤2例以及环、小指脱套伤1例;同侧甲瓣联合足背皮瓣、对侧甲瓣联合第2趾甲瓣的带足背皮瓣移植分别修复拇、示、中指3指脱套伤1例以及示、中、环指3指脱套伤1例;同侧第3足趾胫侧皮瓣、双侧甲瓣联合第2趾甲瓣的带足背皮瓣移植分别修复拇指指腹皮肤缺损,示、中指及环、小指皮肤脱套伤5指1例。结果7例移植的组织瓣全部成活,均未发生血管危象,术后经7~14个月(平均9个月)的随访,修复手指外观接近正常,保护性感觉、针刺痛觉及实体感觉恢复良好,皮瓣两点分辨觉为6~10 mm,手指对捏、对掌功能恢复良好,握力达健侧的75%~90%,患者感觉较为满意。结论数字化3D-CTA技术能客观、真实的反映供区血管情况,对术前设计多指脱套伤修复手术方案及处理术中血管变异情况提供可靠依据,有利于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活率,具有临床实用意义。
- 莫勇军谭海涛杨克勤韦平欧罗翔林汉梁旭权许林林鑫欣
- 关键词:脱套伤趾甲瓣数字化技术显微外科手术
- 数字化技术在手指部分缺损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13
- 2012年
- 目的探讨数字化技术在手指部分缺损修复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7例8指拇、手指部分缺损患者术前经肘正中静脉注射造影剂,使用双源64排螺旋CT同时对供足及双手进行扫描并三维重建,观察足背动脉的分型.测量出患指缺损的大小、形态及位置。然后根据患指不同的缺损类型选择不同的修复方式,使用Mimies10.01软件进行手术方案设计,根据术前数字化设计方案进行游离足趾组织移植修复拇、手指部分缺损的手术治疗。结果7例8指移植的游离组织全部成活,经3个月~1年随访,按手外科学会手指再造功能评定标准,结果属优7指,良1指。修复后的拇、手指外观接近正常,手指恢复较好的抓、捏、弹功能。讨论数字化技术可以为游离足趾组织移植修复拇、手指部分缺损的临床应用提供直观、可靠、精确、个体化的数字化解剖依据,使修复后的手指外形更完美、功能更满意。
- 罗翔谭海涛杨克勤韦平欧江建中陆俭军潘愈嘉林汉莫勇军
- 关键词:拇指计算机辅助设计显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