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中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2014年全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0~4岁、4~15岁、15~29岁人群HBV感染率分别为0.32%、0.94%和4.38%,较2006年的调查结果明显下降,但育龄女性HBV感染率仍然在6%~8%[1]。另一方面,随着国家二胎生育政策的放开,如何正确处理HBV感染的育龄女性以及如何进一步减少HBV母婴垂直传播的问题仍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目的比较在肝癌高危人群中采用钆塞酸二钠增强MRI(EMRI)与超声行肝癌筛查的成本效益比。方法应用Tree Age Pro 2011软件建立决策树模型,采用数学模型模拟肝硬化患者每6个月行EMRI或超声筛查的成本与收益,计算不同筛查模式下的成本效益比。结果 EMRI组和超声组平均每人每次用于肝癌筛查的成本分别为2050.2元和262.6元,获得效益分别为0.11生命年(YLG)和0.02 YLG。当肝癌发病率为17.8%时,EMRI组与超声组的成本效益比大致相同,每1个YLG的成本大致均为11445元,肝癌发病率越高,EMRI检查成本越低,筛查效果越好。EMRI价格越低,其成本效益比逐渐下降,筛查效果越明显。结论肝癌筛查的成本效益与肝癌发病率及检查价格密切相关。当肝癌风险高于17.8%时,采用EMRI筛查可获得较好的成本效益比。
目的探讨弓形虫感染对代谢综合征的影响.方法收集2009至2014年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调查(the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 ,NHANES)中20 577名接受弓形虫抗体IgG检测者的数据,分析弓形虫抗体IgG阳性者的临床特点,比较抗体IgG阳性组和阴性组各代谢相关指标.统计学处理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结果弓形虫抗体IgG阳性2 746例(13.34%),男性高于女性(14.44%比12.27%,χ^2 =15.99, P<0.01),且抗体阳性率随着年龄和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增加而增加(χ^2 值分别为979.98和50.85,均P<0.01). 2 191例代谢综合征患者中,弓形虫阳性449例(20.49%),18 386例非代谢综合征患者中,弓形虫阳性2 297例(12.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78.504,P<0.01).弓形虫抗体阳性者的年龄(t=-37.37)、BMI(t=-4.28)、糖化血红蛋白(t=-11.81)、空腹血糖(t=-9.38)、三酰甘油(t=-6.32)、胆固醇(t=-7.16)、血尿酸(t=-5.25)和血肌酐(t=-7.69)均较阴性者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校正年龄、性别因素后,弓形虫抗体阳性为代谢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47,P=0.023).结论弓形虫感染者BMI、血脂、血尿酸、血糖等代谢相关指标均明显增高,弓形虫感染是代谢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