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谦

作品数:243 被引量:1,732H指数:23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98篇期刊文章
  • 35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3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2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1篇心肌
  • 52篇中医
  • 42篇心病
  • 42篇冠心病
  • 40篇慢性
  • 39篇衰竭
  • 38篇益气
  • 36篇心力衰竭
  • 32篇细胞
  • 27篇气虚
  • 26篇证候
  • 24篇心衰
  • 22篇心肌梗死
  • 22篇血压
  • 22篇高血压
  • 22篇梗死
  • 21篇中药
  • 21篇活血
  • 20篇疗效
  • 20篇急性心肌梗死

机构

  • 176篇北京中医药大...
  • 82篇北京中医药大...
  • 71篇北京中医药大...
  • 30篇中国中医科学...
  • 15篇中国中医科学...
  • 13篇首都医科大学...
  • 13篇首都医科大学...
  • 10篇中国中医科学...
  • 7篇河南中医学院...
  • 7篇北京中医药大...
  • 7篇北京市宣武区...
  • 6篇江汉大学
  • 6篇中国中医研究...
  • 4篇北京大学
  • 3篇广西中医学院...
  • 3篇北京积水潭医...
  • 3篇天津中医药大...
  • 3篇青海省中医院
  • 2篇解放军白求恩...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242篇林谦
  • 72篇农一兵
  • 39篇李岩
  • 36篇崔晓云
  • 31篇逯金金
  • 31篇万洁
  • 23篇周鹍
  • 13篇武乾
  • 13篇刘静
  • 12篇李昊娲
  • 12篇董巧稚
  • 12篇孙娅楠
  • 11篇宋麦芬
  • 11篇温志浩
  • 10篇吴旸
  • 9篇王旭升
  • 9篇王硕仁
  • 8篇段文慧
  • 8篇何庆勇
  • 8篇廖家桢

传媒

  • 35篇中西医结合心...
  • 28篇中国中医基础...
  • 18篇中华中医药杂...
  • 10篇中国中西医结...
  • 10篇世界中医药
  • 9篇中医杂志
  • 9篇北京中医药
  • 8篇北京中医药大...
  • 6篇中国医药导报
  • 5篇世界中西医结...
  • 5篇环球中医药
  • 4篇北京中医
  • 4篇北京中医药大...
  • 3篇中国中医药信...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现代中西医结...
  • 3篇中医药管理杂...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中国医药学报
  • 2篇实用心脑肺血...

年份

  • 14篇2023
  • 18篇2022
  • 13篇2021
  • 9篇2020
  • 9篇2019
  • 14篇2018
  • 12篇2017
  • 8篇2016
  • 11篇2015
  • 2篇2014
  • 12篇2013
  • 11篇2012
  • 25篇2011
  • 12篇2010
  • 9篇2009
  • 8篇2008
  • 11篇2007
  • 8篇2006
  • 9篇2005
  • 8篇2004
2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益气活血利水方治疗心衰病气虚血瘀水停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3
2020年
目的研究益气活血利水方治疗心衰病气虚血瘀水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心内科门诊和住院的80例心力衰竭病人,使用WPS表格生成随机数字表,按3∶1分成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20例)。对照组参照慢性心力衰竭指南规范用药,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口服中药益气活血利水方,治疗4周后观测两组中医证候、主要症状积分、左室射血分数(LVEF)、N末端B型钠尿肽(NT-proBNP)、中西医结合生存质量量表评分等指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其中乏力、心悸、胸闷(痛)等主要症状积分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治疗后,治疗组心功能分级、NT-proBNP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治疗组LVEF、中西医结合生存质量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提高明显(P<0.05)。安全性方面,两组肝肾功能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利水方可提升心衰病临床疗效,改善中医证候及症状评分,改善心功能,提升LVEF,降低NT-proBNP,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张国权李岩林谦
关键词:心衰病益气活血利水方心功能
益气复脉合剂治疗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心律失常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评价益气复脉合剂对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选择40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中药组,每组20例。对照组灌胃蒸懈水3.48 mL·kg^-1·d^-1,中药组灌胃益气复脉合剂(组成:党参、黄连、半夏、鬼箭羽、川茸、丹参、赤芍、白芍、炙甘草、酸枣仁、远志)3.48 mL-kg-1-^1,两组均连续给药7 d。于末次给药1 h后颈部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100 mg/kg诱发心律失常。心电遥测2 h,记录两组单发室性期前收缩(单发室早,SP)、成对室早(PP)、室性心动过速(VT)的发生率、出现次数及出现时间。结果心电遥测lh、2h,对照组和中药组SP发生率(SPR)、PP发生率(PPR)、VT发生率(VT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 h SPR 为 90%(18/20)比 80%(16/20 ),PPR 为 65%(13/20)比 65%( 13/20),VTR 为 45%(9/20)比 40%(8/20);2 h SPR 为 100%(20/20)比 100%(20/20),PPR 为 75%(15/20)比 75%(15/20),VTR为65%( 13/20)比60%( 12/20),均P>0.05〕。心电遥测1 h,中药组SP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次:10.00(4.00,11.00)比16.00(8.50,42.50),P<0.05〕;心电遥测2 h,中药组出现SP、PP及VT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SP(次):27.00(15.50, 38.00)比 37.50(24.00,74.50), PP(次):5.00(3.00,8.00)比 7.00(5.00, 11.00), VT(次):2.50(1.25,4.00)比7.00(4.50, 11.00),均P<0.05〕。心电图遥测lh、2h后,中药组与对照组SP、PP、VT出现时间稍长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 h:SP(min)为 4.35(3.65,9.90)比 3.66(1.12,9.52),PP(min)为 35.56(26.78,46.42)比 23.39(11.74,43.42), VT(min)为 22.31 (6.25,30.02)比 14.27(8.79,31.38);2 h:SP(min)为 7.06(3.65,12.29)比 4.09(1.38, 14.11), PP(min)为 46.40(33.88, 71.39)比 33.81 (14.54, 46.20), VT(min)为 75.49(59.37,96.63)比60.55(24.65, 86.48),均P>0.05 L结论中药益气复脉合剂具有拮抗异丙肾上腺素诱发心律失常的作用,且随时间延长作用更显著。
李昊娲武乾石晓路林谦
关键词:室性期前收缩异丙肾上腺素
黄芪及丹参对肥大心肌细胞肌浆网钙转运干预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黄苠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对体外培养肥大心肌细胞钙瞬变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对象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黄芪组、丹参组、联合用药组,给予相应药物后于24、48、72H,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钙瞬变波荧光强度...
孙娅楠农一兵林谦
关键词:丹参肥大心肌细胞钙瞬变钙调控蛋白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舒张性功能不全病理机制及中医药干预靶点探讨被引量:1
2017年
舒张性功能不全是心力衰竭的重要类型,其发病率、死亡率约占心衰病人的50%,但其病理机制仍不明确,尚缺乏有效的干预手段。临床上,中药治疗舒张性功能不全有效。查阅文献从心肌松弛性和顺应性、运动应激与代偿机制、房室藕联、心肌纤维化与心肌重塑、心肌细胞钙稳态、氧化应激等方面对舒张性功能不全病理机制进行梳理,并对中医药干预靶点进行探讨。
刘静林谦
关键词:中医药病理学机制
林谦教授应用气血理论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经验总结被引量:9
2019年
气血是组成人体、完成各种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血理论是描述气血关系,并由此指导临床的理论,是中医核心理论之一,可用于治疗诸多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症。室性期前收缩属于临床常见心脏病,目前现代医学针对心律失常病因的治疗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虽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但仍存在副作用较多、增加病人死亡率等局限性[1],而中医对此有一定的优势。
高群董菲曲文白邹思畅蔡芸林谦
关键词:室性期前收缩气血理论中医治疗心律失常
丹参注射液联合抗血栓药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出血风险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联合抗血栓药物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出血风险。方法:两组均采用“阿司匹林+氢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抗血栓治疗,治疗组联合注射用丹参(冻干)0.4g静点;对照组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160mg静点,qd,7...
农一兵李昊娲武乾李岩林谦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丹参注射液抗血栓药风险评估
基于TGF-β1/Smad2/3信号通路研究芪参六味方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
2023年
目的:采用芪参六味方干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纤维化(MF)模型,观察其对大鼠MF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SHR大鼠15只,分为模型组、中药组和氯沙坦钾组,每组5只。另魏-凯二氏大鼠(WKY)5只作为对照组。干预12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超声心动图,处死后取左室心肌组织进行相关检测。采用Masson染色及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观察心肌组织胶原含量与分布;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Ⅰ型胶原(CollagenⅠ)、Ⅲ型胶原(CollagenⅢ)、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1、转化生长因子(TGF)-β1、Smad2、Smad3蛋白的表达;采用RT-PCR法检测TGF-β1、Smad2、Smad3 mRNA的表达。结果:干预12周后,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镜下胶原纤维明显减少,排列较均匀,E/E’、心肌组织胶原纤维面积百分比、CollagenⅠ/CollagenⅢ明显降低(P<0.05),CollagenⅠ、CollagenⅢ、MMP-9、TGF-β1、Smad2、Smad3蛋白表达量均降低(P<0.05),TGF-β1、Smad2 mRNA表达量下降(P<0.05)。结论:芪参六味方可通过调控TGF-β1/Smad2/3信号通路,减轻细胞外基质的沉积,改善SHR大鼠心肌纤维化。
惠嫣然董菲贾文浩肖华丽余林波黄丽君毛天诗林谦周鹍
关键词:自发性高血压心肌纤维化
心脑并治、脉络双通——脉络通胶囊/颗粒中医组方理论分析
2023年
心脑血管病变如冠心病心绞痛、脑卒中等的发生率逐年升高且有年轻化趋势,对人类生命健康产生重要影响。其发病因素主要包括气虚、气滞、痰浊、阴虚、血瘀等。本文以“气血理论、经络学说、心脑相通、异病同治”等理论为指导,阐释了气血-脉络-心脑的关系网络,并进一步从药物组成的功效及其现代药理作用两个层面分析了脉络通胶囊/颗粒的组方原理,以期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作出有益探索。
陈绍红陈可冀林谦高平静张德芹高学敏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心脑血管病变
丹蒌片治疗稳定型冠心病药物经济学研究:一项基于队列研究的结果分析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观察评价丹蒌片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经济性,为指导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2月期间,全国47家临床医院接受治疗的2243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其中暴露组1493例,非暴露组750例,非暴露组选择单纯西医常规治疗,暴露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成药丹蒌片。采用成本-效果和成本-效用分析方法,对暴露组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成药丹蒌片和非暴露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经济性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稳定性心绞痛48周的治疗成本:暴露组为(4554.84±4585.24)元,非暴露组为(4531.06±5648.93)元,两队列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暴露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成药丹蒌片改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生命质量的单位效用成本小于非暴露组西医常规治疗,且丹蒌片治疗多获得一个单位的质量调整生命年需比西医常规治疗多花费33165.74元,低于当前全国人均GDP的3倍。暴露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蒌片治疗稳定性心绞痛,48周内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小于非暴露组西医常规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雅图心绞痛量表改善方面,暴露组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成药丹蒌片治疗稳定性心绞痛在改善活动能力、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增强治疗满意度、提高疾病认识程度方面优于西医常规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改善方面,暴露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非暴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暴露组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蒌片治疗的效用权重系数在1年观察期内由0.8094增加至0.8709,增加0.0615,高于非暴露组西医常规治疗的0.0480(观察期内由0.8064增加至0.8544)。结论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丹蒌片相对于西医常规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效果占优,经济优势相对明显。
张学斌周建国吴宗贵王欣林谦鲁卫星鞠建庆
关键词:稳定性心绞痛药物经济学
51例房颤射频消融患者证候分析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观察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期间于我科行房颤射频消融治疗的51例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科连续行房颤射频消融治疗的51例患者,分析其房颤类型、症状特点以及此类房颤患者中医诊断及证候类型。结果:诊断方面,以心悸为第一诊断的35例(68.6%),以胸痹为第一诊断的10例(19.6%),以心衰病为第一诊断的6例(11.8%);证型分布方面,气虚血瘀证29例(56.9%),心脾两虚证9例(17.6%),气阴两虚证9例(17.6%)。另外单纯气滞血瘀证1例(2.0%),单纯痰火扰心证1例(2.0%),单纯痰湿中阻证1例(2.0%),单纯痰瘀互结证1例(2.0%)。结论:房颤射频消融患者以心悸为第一诊断就诊为主,以气虚血瘀为最常见证候,气虚为最主要病机,合并血瘀、痰浊者多见。
李岩胡继强林谦逯金金
关键词:房颤射频消融证候
共2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