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倩
-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艺术更多>>
- 从《不要流血》看复仇文学的现代性品性
- 2012年
- 在现代主义文学中,以复仇为主题的文学依然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并呈现出与时代特征相辉映的思想及文化背景。文章认为,小说《不要流血》批驳了传统复仇主义中对人生命的漠视以及复仇者自身的毁灭性等特质,揭露出复仇的负价值,展现出宽容的现代性品性,从而加深了现代人对人性与道德这一主题的理解,并使现代复仇文学具有了新的道德特性和宽容的高贵精神。
- 王晓瑢殷倩
- 关键词:复仇文学
- 从“报纸学”到“传媒学”——以莱比锡大学为例看德国新闻学教育被引量:1
- 2012年
- 新闻学研究起源于德国。1916年,德国著名国民经济学家卡尔·毕歇尔在德国萨克森州莱比锡大学创建了德国第一个报学研究所,①探索新闻学研究的理论体系与方法。1926年,莱比锡大学设立了新闻学专业(当时被称为报学Zeitungskunde),成就了德国第一个正式的新闻学(报学)教授——埃维尔特。②本文以莱比锡大学为例,从专业设置的角度探讨德国新闻学教育的发展和特点。
- 殷倩
- 关键词:德国高等教育个性化教学模式
- 以德国影片《浪潮》为例解读银幕“教育小说”
- 2012年
- 教育小说是启蒙运动时期产生于德国的小说形式,它发源于德国,是教育理想在文学领域中小说的表达形式。[1]德国教育小说被学术界誉为经典;随着教育小说在英语文学作品中的普及,它被传到英美国家并得到继承与发展。教育小说的题材近年不断被搬上银幕,很多脍炙人口的影片都改编自教育小说。《生死朗读》这部奥斯卡获奖影片就是改编自德国当代最受认可的教育小说《朗读者》;本文将以德国影片《浪潮》为例探索教育小说在电影中的运用。
- 殷倩刘宇
- 关键词:教育小说德国电影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