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先进
- 作品数:46 被引量:267H指数:11
- 供职机构:云南省地震局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云南省地震局青年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理学更多>>
- 水平电偶极子在三层媒质中激发的电磁场特征的数值研究
- 2003年
- 将空气及地面以下两层视为三层有耗散的线性媒质 ,求出第三层中的水平偶极子激发的电磁场在地表处的积分形式解 ,进行数值计算 ,分析其频谱特征。结果表明电磁辐射异常的优势频率为 0~ 2Hz,与实际观测资料相吻合 ,在超低频或甚低频 ,有比较明显的电磁场异常。并讨论其对地震电磁辐射监测的指导意义。
- 毛燕毛先进陈顺云王彬周光全
- 关键词:地震电磁辐射监测
- 一种适于电阻率成像的正演新方法被引量:13
- 1998年
- 利用格林函数导出了2.5维问题中研究区域网格化条件下空间任意一点电位所满足的边界积分方程,基于该方程可以灵活地建立电阻率层析成像方法.用边界单元法求解该方程可得到地表和地下的电位分布,从而可以进行视电阻率模拟.
- 毛先进鲍光淑
- 关键词:电阻率层析成像正演方法
- 激光实时干涉计量技术和雷达差分干涉技术测量形变的对比研究及其意义被引量:1
- 2006年
- 分别叙述了激光干涉技术和雷达差分干涉技术的原理及应用.采用激光实时干涉计量技术实验室观测试样在加压过程中的形变,研究不同破裂孕育区所表现的不同应变异常场特征.采用雷达差分干涉技术可以测量地形及地表形变,并且有西藏玛尼、张北—尚义等地震前后的形变测量结果.指出激光实时干涉计量技术与雷达差分干涉技术相似,都是以条纹变化图研究形变异常场特征.因此,对雷达差分干涉技术测量的孕震过程中的形变场,特别是临近大震发生前的形变场特征进行观测和以激光干涉技术进行实验及对比研究均将很有意义.
- 毛先进许昭永钱家栋胡毅力杨润海王彬
- 地电阻率多极距观测及研究进展被引量:16
- 2008年
- 回顾了国内外地震地电阻率多极距观测与研究的发展历程,阐述了多极距观测在机理方面的优势,对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分析指出:随着地震预测从经验预报向物理预报的发展,多极距观测系统的建立和反演技术的应用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 毛先进钱家栋杨玲英
- 关键词:地电阻率多极距观测
- 基于边界积分方程的“准三极”法阻率层析成像
- 2000年
- 基于边界积分方程 ,提出了依据二极采样数据、但利用电位差的某种线性组合的“准三极”电阻率层析成像方法 .研究表明 ,该方法不仅较好地解决了对高阻异常体的成像问题 ,而且使低阻异常体的成像质量获得了明显改善和提高 ,因此增强了电阻率层析成像技术的实用性 .
- 毛先进鲍光淑
- 关键词:边界积分方程电阻率层析成像电法勘探
- 云南地震前兆监测发展
- 2019年
- 本文分析了40多年来云南省地震前兆监测在5个不同阶段的观测方法技术进展历程,总结了各阶段一些好的测项与管理措施以及经验教训,并对未来前兆监测提出一些建议。
- 杨玲英毛先进
- 关键词:前兆监测
- 三维电磁响应积分方程法数值模拟被引量:23
- 1999年
- 从电磁基本理论出发,深入研究了均匀导电半空间频域三维电磁散射问题,由张量格林函数求解Fredholm方程,将异常体划分为一系列立方单元,并将该积分方程转化为矩阵方程,从而计算出空间任意点的电场和磁场;此外,还给出了计算实例,并与国外结果进行分析对比,证明作者运用的计算方法结果正确,算法快速.
- 鲍光淑张碧星敬荣中毛先进
- 关键词:数值模拟
- 地震CT技术在复杂岩溶坝基渗漏探测工程中的应用被引量:11
- 2008年
- 地震CT获得的结果是地下介质弹性波速度的空间分布,与电磁波CT相比,弹性波速度与介质力学性质的关系要密切得多,更有利于确定异常性质。以云南文山某水电站大坝为例,介绍了地震跨孔CT技术在复杂岩溶坝基渗漏探测工程中的应用及应注意的问题。
- 毛先进陈绍青杨玲英陈刚
- 关键词:岩溶坝基渗漏探测
- 边界积分方程法二维电阻率层析成像被引量:5
- 1998年
- 本文基于作者在文献[1]中提出的边界积分方程,建立了一种新的二维电阻率层析成像方案。与目前国内外用有限元法和α中心法的成像方法相比,该方法无需计算雅可比矩阵,也不必做线性化近似。这不仅节省了计算时间,而且使成像迭代过程稳定,可以对实际上广泛存在的大电性对比度介质获得满意的成像效果,从而大大提高了电阻率层析成像技术的实用性。文中给出的数值模拟结果显示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 毛先进鲍光淑
- 关键词:边界积分方程电阻率层析成像
- 井下地电阻率观测中布极参数的确定方法被引量:4
- 2019年
- 为压制地电阻率浅层干扰、突出深部以地震预报为目的的有用信息,选取了小江断裂中段一个场点作为实例,研究了井下地电阻率前兆观测中确定电极埋深、电极间距等布极参数的方法。结果表明:选择井下电阻率观测布极参数时要考虑影响系数和探测深度2个主要因素,即地下潜水位面以上各地层的影响系数应远小于深部各层,探测深度范围内最底层(受孕震影响最大的层)的影响系数应远大于其它各层,观测系统的探测深度最好不小于已有震例指示的地电阻率观测系统的探测深度。按照该方法选择了所给场点的井下电阻率观测布极参数,即电极埋深200 m、供电极距1 050 m、测量极距350 m,按对称四极布置,可获得最佳观测效果。
- 毛先进段炜庄儒新杨玲英赵晋民
- 关键词:地电阻率观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