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郁
- 作品数:22 被引量:147H指数:7
- 供职机构:四川省地质调查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水利工程更多>>
- 西南岩溶石山地区地下水资源
- 中国西南地区碳酸盐岩大面积连片分布,地下水资源总量丰富,但分布极不均一,存在大片干旱缺水区和石漠化地带。目前开展的可有效利用的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将该区划分为隆起带裸露岩溶分布区、沉降带边缘褶皱构造控制岩溶分布区和断陷盆地...
- 袁丙华毛郁
- 关键词:西南岩溶石山地区新构造运动
- 文献传递
- 颛顼龙洞地下河系统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
- 颛顼龙洞地下河位于四川省西南部的攀枝花市米易县宁华乡龙潭村4组,原名为龙潭溶洞.通过对颛顼龙洞的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包括补径排特征,岩溶洞穴发育特征及区域地质条件等,得出颛顼龙洞地下河系统的成因及发育特征;通过两期的调查...
- 朱占雄刘兆鑫毛郁
- 关键词:地下水污染调查水文地质
- 文献传递
- 成都平原地下水质量与污染评价
- 本文以'成都平原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项目为依托,根据在成都平原区内采集、测试265组的地下水分析数据,对该区域的地下水进行地下水质量与污染评价,为该地区地下水保护、保障用水安全以及含水层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提供决策支撑...
- 刘兆鑫崔英山毛郁朱占雄
- 关键词:地下水污染评价水文地质
- 文献传递
- 四川泸州红层区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0
- 2013年
- 为进一步掌握地下水水质变化趋势、认识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变化规律、确定主要化学反应类型,对红层区浅层地下水控制性水样化学指标进行描述性分析、统计分析及离子比例系数分析,总结区内主要浅层地下水类型及水化学特征;结合Piper三线图及饱和指数分析,初步揭示该区地下水循环规律及形成作用主要受地下水浅表循环特征及近水平岩层中的矿物成分影响。分析表明:研究区地下水化学作用类型主要有溶滤作用、蒸发浓缩作用、阳离子交换吸附作用。
- 陈倩毛郁李成
- 关键词:水化学特征化学过程旱区
- 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的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以乌蒙山重点贫困地区喜德县、昭觉县交界区域为例被引量:6
- 2016年
- 以四川喜德县与昭觉县交界区域为研究区,以1:5万水文地质调查成果为基础,建立起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遥感、水文钻、地球物理、水文地球化学等手段,量化分级评价体系指标,确定体系中不同层次指标权重,用GIS软件对研究区地质环境质量分区及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92.38%的区域地质环境质量较好,而区内两河口镇、沙马拉达乡、巴久乡等人类工程活动强烈区域,地质环境质量较差,这与研究区实际现状相符。研究成果可为乌蒙山重点贫困地区推进区域精准扶贫,实现区域人口、环境和资源协调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 章旭李成毛郁崔英山
- 关键词: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层次分析法
- 基于PLEIK模型的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以川东南岩溶区为例被引量:2
- 2016年
- 采用PLEIK评价模型对川东南岩溶区进行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首先分别做出各评价指标的分区图,然后进行叠加计算,得出研究区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分区图。用评价分区图对各分区进行分析,研究其分布特征规律,为区域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及地下水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 李成章旭朱占雄毛郁
- 关键词:防污性能
- 四川省大渡河流域地质灾害分布及其发展趋势浅析被引量:25
- 2007年
- 四川大渡河是长江的主要支流之一。是四川重要的水能资源基地。目前已建电站及拟建电站17个,总装机可达2336万kW,年发电量988.7亿kW.h。大渡河流域受地形、岩性、构造、斜坡结构等影响,地质灾害频繁。据不完全统计大渡河流域共发生地质灾害913处,其中滑坡385处,崩塌105处,泥石流358处,不稳定斜坡65处。随着大渡河梯级水电工程的开发,地质灾害的影响日益显著。文章通过统计分析,从地貌、岩土体结构、构造等方面对大渡河流域地质灾害的控制因素和分布规律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对流域内地质灾害的发展趋势作了科学合理的预测,为今后流域的经济发展和防灾减灾提供了科学依据,以便将地质灾害的危害降到最低。
- 丁俊鄢毅岳昌桐王德伟毛郁魏伦武常晓军王军
- 关键词:大渡河流域地貌类型地质灾害分布
- 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纪岩相古地理与地下水相关性探讨被引量:16
- 2003年
- 岩石是地下水储存运移的重要介质,不同的岩石为地下水形成、储存与循环提供了不同的空间条件。岩相古地理反映了沉积环境中的古地理条件和沉积物特征中的岩性特征。沉积相对储层物性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不同沉积相内水动力条件不同,因而形成的砂体类型也不同,其岩性、粒度、分选、填隙物特征以及砂体的岩相组合、时空展布特征均有差异,结果导致不同相带内储集体物性特征各不相同。通过岩相古地理研究,能客观反映形成岩石的环境特征、岩石的纵横向展布及其物性特征,从而对区域地下水的水质、水量分布进行宏观预测和评价。本文即是基于此种思路对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系岩相古地理与地下水相关性的研究。研究表明,沙漠相沙丘砂岩、辫状河道砂体、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曲流河边滩砂体、滨岸带砂体是较好的储水体;沙漠相沉积的洛河组和盆地北部以冲积扇、辫状河沉积为主的环河组是其主要的含水层。
- 李明辉王剑谢渊毛郁
- 关键词:白垩系岩相古地理地下水鄂尔多斯盆地沉积相
- 西南岩溶石山地区地下水资源被引量:22
- 2001年
- 中国西南地区碳酸盐岩大面积连片分布 ,地下水资源总量丰富 ,但分布极不均一 ,存在大片干旱缺水区和石漠化地带。目前开展的可有效利用的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将该区划分为隆起带裸露岩溶分布区、沉降带边缘褶皱构造控制岩溶分布区和断陷盆地隐伏岩溶分布区。区内岩溶发育和地下水赋存除受岩性、地质构造的控制外 ,还受新构造运动和古溶蚀的影响。岩溶地下水赋存于地表以下浅部岩溶带、构造控制的中部岩溶带和深部古溶蚀带。特殊岩性和古溶蚀形成的似层状岩溶含水层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
- 袁丙华毛郁
- 关键词:西南岩溶石山地区新构造运动岩溶地下水地下水资源
- 成都平原浅层地下水天然防污性能评价被引量:6
- 2016年
- 在分析成都平原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采用DRASTIC评价方法对成都平原浅层地下水天然防污性能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地下水天然防污性能较差和差区主要位于山前冲洪积扇和河流一级阶地、漫滩,占研究区面积的35.1%;地下水天然防污性能中等区面积占36.6%;地下水天然防污性能好和较好区面积占28.3%。评价结果可为地方政府制度土地利用规划、地下水资源保护和制定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 刘兆鑫崔英山毛郁朱占雄钟金先章旭
- 关键词:地下水DRASTIC成都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