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玲

作品数:5 被引量:56H指数:3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球菌
  • 5篇耐药
  • 4篇耐药性
  • 3篇阳性球菌
  • 3篇耐药性监测
  • 3篇革兰
  • 3篇革兰阳性
  • 3篇革兰阳性球菌
  • 3篇肠球菌
  • 2篇药物
  • 2篇抗生素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源
  • 1篇动物源性
  • 1篇阳性
  • 1篇药物监测
  • 1篇源性
  • 1篇溶血性
  • 1篇溶血性链球菌
  • 1篇链球菌

机构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复旦大学
  • 4篇广州市儿童医...
  • 4篇重庆医科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儿童医...

作者

  • 5篇沈叙庄
  • 5篇汪玲
  • 5篇杨永弘
  • 3篇甄景慧
  • 3篇邓秋莲
  • 3篇张泓
  • 3篇王传清
  • 3篇陆权
  • 3篇刘岚
  • 3篇陈沅
  • 3篇王艺
  • 2篇马耀玲
  • 2篇徐樨巍
  • 1篇吕萍
  • 1篇黄勇
  • 1篇王咏红
  • 1篇邓力
  • 1篇曾其毅

传媒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循证儿科...
  • 1篇第六届全国抗...

年份

  • 3篇2008
  • 2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动物源性和人源性的肠球菌对抗生素耐药性及ermB基因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了解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在人源和动物源性肠球菌之间水平转移的可能性。方法采用KB法和琼脂稀释法检测52株动物源性和55株儿科临床分离肠球菌对8种抗生素的敏感性;PCR检测肠球菌的ermB、mefA、terM、aac(6′)/aph(2″)基因以及Tn1545的整合酶沈基因;PCR扩增联合测序对比人源性和动物源性ermB等位基因的同源性;接合实验研究ermB基因在不同种属、不同来源的肠球菌之间水平转移。结果两种来源肠球菌对红霉素的耐药率高达80%以上;ermB是肠球菌对红霉素耐药的主要基因,在人源性和动物源性肠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61,82%(34/55)和53.85%(28/52);已测序菌株中53.0%的北京临床分离株与69.5%的动物分离株携带同一ermB等位基因EF525477;通过接合实验,ermB基因可以在不同来源、不同种属分离株之间进行传递。结论动物源性和人源性肠球菌对红霉素和四环素都有高耐药率;滤膜实验证实ermB基因在体外条件下可以在动物源性肠球菌和人源性肠球菌之间传递,但传递频率比较低。动物源性和人源性肠球菌及不同种属的肠球菌有相同ermB等位基因,提示其ermB耐药基因在动物源性和人源性肠球菌水平传递存在的可能性。
汪玲马耀玲王咏红吕萍徐樨巍甄景慧杨永弘沈叙庄
关键词:肠球菌抗生素耐药
四地儿科临床分离革兰氏阳性球菌00-05年耐药性监测
目的:探讨我国不同地区儿科主要革兰阳性球菌耐药的情况. 方法:对5所儿童专科医院从2000年1月1日-2005年12月31日内检验科送检标本分离出的4种革兰阳性球菌(共计12063株)进行Kirby-Bauer...
汪玲甄景慧张泓杨永弘沈叙庄陆权王艺曾其毅陈沅王传清邓秋莲刘岚
关键词:革兰阳性球菌耐药性监测抗生素抗菌药物
文献传递
儿科临床分离肠球菌的耐药性监测及大环内酯类耐药机制研究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研究儿科临床分离肠球菌的流行情况及红霉素耐药株基因ermB、mefA、tetM与转座子整合酶基因int-Tn分布特点。方法采用KB纸片法对北京、上海、广州和重庆5家儿科专科医院2000-2006年临床分离粪、屎肠球菌进行8种抗菌药敏感性试验,并用琼脂稀释法测定225株红霉素耐药粪、屎肠球菌对大环内酯类及四环素最小抑菌浓度。PCR检测红霉素耐药基因ermB和mefA,四环素耐药基因tetM,以及转座子Tn1545的整合酶基因int-Tn。结果4地5家儿童医院分离所得肠球菌对红霉素耐药率最高,平均耐药率86.5%;对氨苄西林、高浓度链霉素、高浓度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及利福平的耐药率分别为48.0%、47.6%、60.5%、45.4%、63.6%;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肠球菌。225株红霉素耐药粪、屎肠球菌ermB基因阳性率为70.7%,仅发现1株对mefA阳性的菌株。tetM基因阳性率为75.1%。Tnl545基因阳性株组ermB和tetM的携带率分别为84.8%和83.7%,高于阴性组60,9%和70.0%,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我国儿科临床分离粪、屎肠球菌对多种抗菌药均有较高耐药率,对糖肽类抗菌药均保持较好敏感性,分离株对红霉素和四环素耐药主要机制分别是ermB编码的靶位改变和tetM编码的核糖体保护作用;接合性转座子Tnl545与tetM和ermB存在关系密切,可能是肠球菌多重耐药的重要机制之一。
汪玲杨永弘陆权王艺陈沅邓力邓秋莲张泓王传清刘岚徐樨巍马耀玲沈叙庄
关键词:肠球菌属大环内酯类药物监测
2000~2004年京沪穗渝5家儿童医院革兰阳性球菌耐药情况分析被引量:37
2006年
目的分析2000~2004年北京、上海、广州和重庆儿科主要革兰阳性球菌耐药的情况。方法对北京、上海、广州和重庆地区的5家儿童专科医院检验科送检标本分离出的4种革兰阳性球菌(共计8215株)进行Kirby-Bauer琼脂扩散法抗生素敏感实验,按照2000~2004年每年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标准进行判读,并计算出所测细菌抗生素的耐药率(R%+I%)和敏感率(S%)。结果从感染患儿中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共4004株,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NRSA)检出率为7.15%,对红霉素总耐药率为61.96%,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VRSA)或万古毒素中度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VISA);肺炎链球菌共2402株,对青霉素不敏感肺炎链球菌(PNSP)的检出率为63.42%.对红霉素总耐药率为86.22%;β溶血性链球菌共432株,均对青霉素敏感,对红霉素的耐药率为68.47%,且耐药率呈上升趋势。肠球菌共1377株,对氨苄西林的总耐药率为51.91%,对红霉素的总耐药率高达88.10%。结论除β溶血性链球菌之外的革兰阳性球菌对广谱青霉素的耐药率都偏高;对红霉素的耐药率居高不下,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和环丙沙星的敏感率较高。MRSA仍在较低水平,在本研究中未发现VRSA和VISA,但是出现了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肠球菌,耐药形势不容乐观,因此仍需加强各地对革兰阳性球菌耐药性和抗生素使用情况的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
汪玲陆权王传清邓秋莲刘岚甄景慧张泓王艺黄勇陈沅杨永弘沈叙庄
关键词:革兰阳性球菌肺炎链球菌Β溶血性链球菌肠球菌耐药
4地儿科临床分离革兰阳性球菌2000-2006年耐药性监测被引量:12
2008年
目的探讨我国不同地区医院儿科主要革兰阳性球菌耐药的情况。方法对2000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5所儿童专科医院检验科报送检标本分离出的4种革兰阳性球菌用Kirby-Bauer琼脂扩散法进行抗生素敏感实验。结果5所医院临床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共7825株,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的检出率为6.87%,红霉素总耐药率为66.39%,并且有逐年上升趋势,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或中度敏感菌株。分离出肺炎链球菌4781株,其中青霉素不敏感肺炎链球菌(PNSP)的平均检出率为68.64%,红霉素耐药率为90.80%,两者耐药率均逐年上升。分离出1301株β溶血性链球菌,对青霉素全部敏感,对红霉素的耐药率为80.94%,且耐药率在逐年增加。分离出肠球菌共2216株,对万古霉素的中度敏感率为3.11%,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48.03%,红霉素的耐药率高达86.47%。结论除β溶血性链球菌外,多数革兰阳性菌对广谱青霉素的耐药率都偏高;对红霉素的耐药率居高不下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和环丙沙星的敏感率较高。MRSA仍在较低水平,本研究未发现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VRSA),但出现对万古霉素中度敏感耐药的肠球菌。因此要加强对革兰阳性球菌耐药性和抗生素使用情况的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
汪玲沈叙庄陆权王艺曾其毅陈沅王传清邓秋莲刘岚甄景慧张泓杨永弘
关键词:革兰阳性球菌儿科耐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