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凯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市普陀区精神卫生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普陀区卫生系统自主创新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篇西酞普兰
  • 3篇艾司西酞普兰
  • 2篇阴性
  • 2篇阴性症状
  • 2篇症状
  • 2篇利培酮
  • 2篇精神分裂症
  • 2篇分裂症
  • 1篇调适
  • 1篇心理
  • 1篇心理素质
  • 1篇心理问题
  • 1篇心理问题调适
  • 1篇心理压力
  • 1篇盐酸
  • 1篇盐酸帕罗西汀
  • 1篇盐酸帕罗西汀...
  • 1篇抑郁
  • 1篇抑郁症
  • 1篇抑郁症治疗

机构

  • 4篇上海市普陀区...
  • 2篇上海市嘉定区...
  • 1篇上海市精神卫...

作者

  • 4篇沈凯
  • 3篇李泽兵
  • 2篇班春霞
  • 1篇陆峥
  • 1篇徐筱

传媒

  • 1篇现代医学与健...
  • 1篇中国健康心理...
  • 1篇国际精神病学...
  • 1篇淮海论坛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在抑郁症治疗中对患者认知功能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临床疗效及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2月上海市普陀区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抑郁症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和观察组(40例,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6个月,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Loewenstein认知评定量表(LOTCA)评分、炎症因子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髓鞘碱性蛋白(MBP)、皮质醇(Cor)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定向力、知觉、动作运用、空间知觉、注意力及专注力、视运动组织、思维操作评分均呈升高趋势,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均降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NSE、MBP、Cor水平降低,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低;血清BDNF水平呈升高趋势,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相比于采用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抑郁症患者应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后其认知功能可得到显著改善,且有利于减轻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程度,减轻机体炎症反应,临床效果显著。
徐筱李泽兵方传华陈思顾烨沈凯黄昱淳
关键词:抑郁症盐酸帕罗西汀片神经功能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及对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19年6月在普陀区精神卫生中心门诊或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44例患者采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利培酮治疗;对照组35例患者采用单一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治疗。观察12周,两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0天、4周、8周、12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阴性症状评估量表(SANS)评定疗效;于治疗12周前后,采用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定社会功能。结果:两组PANSS、SANS、PSP评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比较,PANSS、SANS评分在治疗前及治疗10天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4周、治疗8周及治疗12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6,-2.209,-2.384,-2.121,-2.603,-3.368;P<0.05)。两组比较,PSP评分在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58,P<0.01)。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利培酮治疗与利培酮单一治疗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及社会功能均有改善,但联合治疗疗效更优。
裘建萍班春霞沈凯李泽兵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艾司西酞普兰利培酮
略论领导干部心理问题调适
2010年
一位称职的领导干部除了要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以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否则在各种矛盾和压力面前就会缺乏勇气和毅力,难以担当时代赋予的重任。但在现实中,领导干部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
沈凯
关键词:领导干部心理问题政治业务素质心理压力心理素质
利培酮联合不同剂量艾司西酞普兰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 探讨利培酮联合不同剂量艾司西酞普兰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10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34例)、B组(23例)、C组(22例)、D组(22例)。A组单用利培酮治疗,B、C、D组分别为利培酮联合5mg、10mg、15mg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12周。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四组在治疗前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阴性症状评估量表(Scale for Assessment of Negative Symptoms,SANS)、个人社会功能量表(Personal and Social Performance Scale,PSP)评分;比较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评分。结果 PANSS、SANS、PSP评分的组别与时间交互作用无统计学意义(F=0.602,F=1.750,F=3.610,P=0.700,P=0.132,P=0.211);PANSS,SANS评分在时间主效应上具有统计学意义(F=445.619,F=228.348,P=0.001,P=0.001),且四组在不同时间点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随时间增加,PANSS、SANS评分降低。SANS评分在组别主效应上具有统计学意义(F=4.108,P=0.009),在第4周末四组剂量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LSD法两两比较发现,B组SANS评分低于A、C、D组(P=0.001,P=0.016,P=0.002);PSP评分在组别主效应上具有统计学意义(F=3.589,P=0.003),在第4周末四组剂量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发现,B组PSP评分高于C、D组(P=0.001,P=0.001)。四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66,P<0.05)。结论 利培酮联合5mg艾司西酞普兰总体疗效更优,不良反应相对较低,对患者社会功能恢复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裘建萍陆峥班春霞黄昱淳沈凯李泽兵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社会功能艾司西酞普兰利培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