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沉浮
- 作品数:34 被引量:61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医药卫生科研计划课题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翼点入路和经额底纵裂入路治疗儿童颅咽管瘤的临床对照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对照经翼点入路和经额底纵裂入路治疗儿童颅咽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湖南省儿童医院神经外科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55例儿童颅咽管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手术入路分为两组,其中23例患儿经翼点入路手术作为经翼点组,32例患儿经额底纵裂入路手术作为经额底纵裂组。统计两组患儿肿瘤切除情况以及术后症状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术后肿瘤复发率。结果两组患儿术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全切除率、术后并发症以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额底纵裂组垂体柄保留率(75.0%)高于经翼点组(52.17%),额纹变浅或颞肌萎缩率(0)低于经翼点组(26.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翼点入路和经额底纵裂入路治疗儿童颅咽管瘤均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因此术前综合分析肿瘤影像学图像,根据颅咽管瘤的部位以及生长方式,选择更为准确、损伤小的手术入路。
- 吴水华陈朝晖范双石文海韬张津维李浩刘一君伍添沈沉浮
- 关键词:颅咽管瘤显微外科手术儿童
- 介入栓塞结合显微开颅手术在儿童颅内巨大富血管肿瘤中的应用
- 2023年
-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endovascular surgery)结合显微开颅手术(microsurgery)的复合手术(hybrid surgery)在儿童颅内巨大富血管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湖南省儿童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例儿童颅内巨大富血管肿瘤并接受复合手术的患儿临床资料,收集并分析患儿围手术期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本研究共纳入5例患儿,其中后颅窝非典型畸胎瘤/横纹肌样瘤(atypical teratoid/rhabdoid tumor,AT/RT)2例(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Ⅳ级);后颅窝毛细胞型星型细胞瘤(WHOⅠ级)、颞叶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型细胞瘤(WHOⅠ级)、多型性黄色星型胶质细胞瘤(WHOⅡ级)各1例。患儿均接受复合手术。5例术后均神志清楚,其中4例四肢活动可,术后复查CT均未见颅内出血。出院后3个月随访,MRI复查提示肿瘤未见复发或进展。结论术前介入栓塞治疗可阻断肿瘤主要供血血管,显著减少显微手术切除病变时出血,保持术野清晰,栓塞材料在术中有定位与导航功能,为完整切除颅内巨大富血管肿瘤并尽可能保留正常脑组织、保护脑功能提供了保障。介入栓塞治疗结合显微开颅手术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吴水华陈朝晖范双石张津维伍添邹欣沈沉浮
- 关键词:神经外科手术血管肿瘤儿童
- 脑干肿瘤的手术切除及入路选择
- 2008年
- 目的对脑干不同部位肿瘤采取不同手术入路实施切除,以期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方法本组病例对脑干不同部位肿瘤分别采用枕下后正中入路、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扩大颞下经天幕入路,切除延髓、脑桥及中脑肿瘤。结果20例脑干肿瘤,全切除肿瘤11例,次全切除肿瘤6例,部分切除3例;部分面瘫3例,瘫痪加重2例,走路不稳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根据肿瘤在脑干的不同位置以及肿瘤距脑干表面的距离,选择最佳入路,有利于减少脑干损伤,从而达到最佳疗效。
- 刘景平刘运生沈沉浮李学军兰松
- 关键词:手术切除入路选择
- 210例脑积水的诊治体会
- 刘景平兰松沈沉浮赵杰李学军
- 复杂性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探讨复杂性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方法的选择及其效果评价。方法对2005年1月-2007年1月收治的经DSA确诊的复杂性颅内动脉瘤12例进行了经皮穿刺血管内治疗,其中椎动脉瘤1例,基底动脉瘤4例,后交通动脉瘤1例,眼动脉瘤2例,颈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2例,前交通动脉瘤2例,分别采用了球囊,GDC,水解弹簧圈,Neuroform支架辅助水解弹簧圈或GDC栓塞技术。其中1例眼动脉瘤合并颈动脉海绵窦动静脉瘘,1例颈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破裂引起海绵窦动静脉瘘合并大脑中动脉动静脉瘘。结果8例100%弹簧圈致密填塞,2例95%以上填塞,1例获90%填塞,1例行球囊动脉瘤栓塞术。1例眼动脉瘤因发生颈内动脉斑块脱落于大脑中动脉术后出现脑梗塞灶引起肢体偏瘫,经治疗后好转;1例眼动脉瘤行球囊动脉瘤栓塞术3月后复发,因经济困难而行开颅手术治疗,其余病例血管内治疗术后临床症状消失或好转。12例随访3月-24个月,无再出血或症状加重。结论血管内治疗是复杂性颅内动脉瘤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只要选择合适的病例及适当的栓塞技术和栓塞材料,将会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但血管内治疗仍然有与栓塞技术及材料相关的并发症,长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随访。
- 姜维喜袁贤瑞史帅涛沈沉浮李学军彭泽峰蒋星军刘志雄陈风华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
- 3月龄以内婴儿颅内出血并血肿形成手术治疗方案的初步探讨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初步探讨3月龄以内婴儿颅内出血并血肿形成的外科治疗最佳方案。方法以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湖南省儿童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例颅内出血并血肿形成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0例中采用钻孔引流术2例,开颅血肿清除术8例,并随访所有患儿的治疗结局。结果本组病例最长随访时间为4年。综合股脑动脉DSA造影和病理诊断结果,共4例明确诊断为颅内动静脉畸形并出血。随访结果显示发育良好8例,轻度异常并接受康复治疗1例,死亡1例。结论对于3月龄以内婴儿的颅内出血并血肿,早期在已做好必要准备的情况下,合理选用外科手术治疗可有效降低患儿死亡率、致残率,改善预后。
- 吴水华陈朝晖范双石文海韬邹欣沈沉浮
- 儿童颅脑朗格罕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13例手术治疗体会被引量:1
- 2010年
- 沈沉浮袁贤瑞刘景平余小河
- 关键词:朗格罕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HISTIOCYTOSIS儿童颅脑组织学特征侵袭性生长
- 婴幼儿颅内肿瘤的手术治疗
- 总结本治疗小组于2006年7月至2010年7月收治婴幼儿颅内肿瘤23例,采取个性化手术方案,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一般资料男性:14例,女性:9例。年龄5月—3岁1月,平均2岁1月,病程:4天—1年半。
- 刘景平沈沉浮罗端午李学军兰松刘旭
- 大型和巨大型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大型和巨大型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方法的选择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方法】对16例经DSA确诊为大型和巨大型颅内动脉瘤进行了经皮穿刺血管内治疗,其中椎动脉瘤2例,基底动脉瘤4例,后交通动脉瘤1例,眼动脉瘤2例,颈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7例,分别采用了球囊,游离弹簧圈,MDS-N(机械解脱弹簧圈),GDC水解弹簧圈,Neuroform支架辅助水解弹簧圈栓塞技术。【结果】游离弹簧圈致密填塞6例,6例95%以上填塞,2例获90%填塞。2例行球囊载瘤动脉栓塞术。支架结合GDC或水解弹簧圈致密填塞4例,另4例应用水解弹簧圈有2例获致密填塞,2例获95%栓塞。除1例因术中游离弹簧圈脱入大脑中动脉术后出现轻偏瘫,其余病例临床症状消失或好转,8例随访2个月至3年,无再出血或症状加重。【结论】大型和巨大型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能获得满意的临床结果。
- 姜维喜袁贤瑞彭泽峰史帅涛李学军沈沉浮蒋星军刘志雄陈风华
- 巴德(Bird)植入式输液港在婴幼儿急性梗阻性脑积水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巴德(Bird)植入式输液港在婴幼儿急性梗阻性脑积水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2014至2016年行巴德(Bird)植入式输液港侧脑室置入外引流术的32例急性梗阻性脑积水患儿的病历资料,对患儿的病情转归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32例患儿中颅内出血并脑积水15例,颅内感染并脑积水10例,颅内肿瘤并脑积水7例。巴德(Bird)植入式输液港侧脑室置入外引流术后转行脑室腹腔分流术6例,取出巴德输液港22例,继续留置输液港治疗1例,放弃治疗3例,术后无继发颅内感染病例。结论巴德(Bird)植入式输液港置入术治疗婴幼儿急性梗阻性脑积水效果良好,手术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吴水华沈沉浮陈朝晖范双石邹欣
- 关键词:脑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