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洪英

作品数:22 被引量:113H指数:7
供职机构:四川省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补助地方烟草控制项目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健康
  • 6篇健康教育
  • 6篇干预
  • 5篇吸烟
  • 4篇影响因素
  • 4篇流感
  • 4篇儿童
  • 3篇吸烟行为
  • 3篇流感大流行
  • 3篇大流行
  • 2篇医生
  • 2篇幼儿
  • 2篇认知及行为
  • 2篇手足
  • 2篇手足口
  • 2篇手足口病
  • 2篇农民
  • 2篇男性医生
  • 2篇教育效果评价
  • 2篇家庭

机构

  • 20篇成都市疾病预...
  • 3篇四川省疾病预...
  • 1篇四川省成都市...

作者

  • 21篇洪英
  • 19篇田红梅
  • 18篇刘熹
  • 12篇李小虎
  • 11篇张晓燕
  • 11篇邱孟
  • 8篇熊茂德
  • 7篇杨莉
  • 2篇刘兆炜
  • 2篇曾伟
  • 2篇岳勇
  • 2篇李志新
  • 1篇张文静
  • 1篇王艳梅
  • 1篇何维福
  • 1篇夏劲节

传媒

  • 6篇预防医学情报...
  • 3篇中国健康教育
  • 3篇中国初级卫生...
  • 3篇中国卫生事业...
  • 3篇职业卫生与病...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2008中国...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7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成都市医务人员吸烟调查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了解成都市医务人员吸烟状况及控烟能力。方法 2009-04/05在指定的成都市15家医疗卫生机构中采用卫生部统一编制的"医疗卫生机构人员调查表"调查医生吸烟情况,与吸烟相关的知识和态度,以及帮助吸烟者戒烟能力调查。结果本次共调查1 176名医务人员,医生吸烟率13.4%(其中男性医生吸烟率40.0%,女性0.5%),调查发现医务人员对吸烟危害掌握不全面,但多数人员积极支持室内全面禁烟。结论 在对医务人员进行控烟健康教育的时候必须强调戒烟知识和传授戒烟方法,以便在工作和生活中运用。
李小虎张晓燕刘熹洪英杨莉田红梅熊茂德
关键词:医务人员吸烟戒烟
成都市三类重点人群流感大流行认知、态度及行为干预效果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对成都市禽类工人、建筑工人和门诊病人应对流感大流行的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进行干预和效果评估,以增强重点人群对流感大流行的应对能力。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干预前后的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三类重点人群的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有所提高,建筑工人的知识知晓率由66.0%提高到78.9%;禽类工人疫苗接种率从77.0%增至85.0%;门诊病人主动参与预防流感流行活动由干预前59.0%增加到干预后71.0%;但人群对政府应对流感行动的信心不足,相关行动配合积极性不高,对流感大流行相关社会或家庭预防、控制措施准备不充分。结论政府部门应积极制订相关政策,并继续选择电视、报纸和网络等大众媒介大力宣传流感相关知识,以增强群众应对流感大流行的信心及责任心,形成良好的预防控制流感大流行的心理和相关行为,最终提升我市应对流感大流行的能力。
洪英张晓燕邱孟李小虎田红梅熊茂德
关键词:流感知信行
成都市某企业职工健康知识行为调查及健康教育需求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了解成都市某电子技术企业职工健康知识掌握与健康行为形成情况,为企业提高职工健康水平、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对策。方法 2011-02/03,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该企业生产流水线上一线生产工人中随机抽取10%的工人进行横断面调查,发放统一设计的《企业职工基本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调查问卷》,被调查者采用匿名闭卷的方法进行健康知识与行为现状调查。结果本次共调查224名名职工,总的知识知晓率为76.3%,总的健康行为形成率为88.9%,传染病预防的知识还处于较低水平,知道《职业病防治法》的仅占67.9%。多因素分析的结果提示:工人中文化程度高的,健康知识得分高。结论企业必须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使职工把知识转化为健康行为,增强其自我防护能力。
李小虎刘熹洪英杨莉田红梅熊茂德刘兆炜
关键词:健康教育
成都市建筑工地农民工艾滋病干预效果研究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评价对成都市建筑工地农民工进行艾滋病知识、态度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成都市6家建筑工地的1 256名农民工调查和健康教育干预。结果建筑工地农民工对艾滋病防治的了解从干预前的25.16%上升到88.40%,认为艾滋病患者不该被隔离的比例从19.67%上升到77.04%,能正确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从25.16%上升到66.09%。通过干预,被调查人群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及对待艾滋病的态度有了明显的提高,采取的相关行为也趋于理性。结论健康教育是艾滋病预防的重要、高效手段之一,应不断探索多种方式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刘熹洪英田红梅邱孟
关键词:艾滋病农民工干预
成都市三类重点人群流感大流行认知、态度及行为干预效果
2013年
目的对成都市禽类工人、建筑工人和门诊病人应对流感大流行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进行干预和效果评估,以增强重点人群对流感大流行的应对能力。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干预前后的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三类重点人群的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有所提高,建筑工人的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的66.0%提升到干预后的78.9%,禽类工人疫苗接种率从77.0%增至85.0%,门诊病人主动参与预防流感流行活动由干预前的59.0%增加到干预后的71.0%。但人群对政府应对流感行动信心不足,相关行动配合积极性不高,对流感大流行相关社会或家庭预防、控制措施准备不充分。结论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关政策,并继续选择电视、报纸和网络等大众媒介大力宣传流感相关知识,增强群众应对流感大流行的信心及责任心,形成良好的预防控制流感大流行的心理和相关行为,最终提升我市应对流感大流行的能力。
洪英张晓燕邱孟李小虎田红梅熊茂德
关键词:流感
成都市男性医生、教师及公务员吸烟行为与影响因素的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了解成都市男性医生、教师和公务员3类人群的吸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抽取的医生、教师和公务员1358人进行调查,描述其中319名男性医生、127名男性教师和166名男性公务员的吸烟现状;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3类重点人群中男性吸烟的影响因素。结果本次调查3类人群总体吸烟率为19.4%,其中男性吸烟率42.3%。对男性吸烟行为有意义的影响因素分别为年龄、工龄、学历、相关知识得分和相关态度得分。结论坚持在3类人群中强化开展烟草控制工作,可利用家庭和社会支持网络,降低3类人群的吸烟率。
刘熹李志新洪英李小虎刘兆炜
关键词:吸烟医生教师公务员影响因素
成都市建筑工人流感认知及行为干预
2012年
目的做好建筑工人群体防治流感、禽流感工作,实施有效干预,避免流感流行。方法进行干预前后的对比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结果进行评价。结果成都市建筑工人流感基本知识总体回答正确率干预前后分别为56.3%和67.0%,能够做到多通风预防流感的建筑工人从69.0%比例增加到86.0%,正确洗手的人数所占比例由干预前的70%提高到干预后的82%。结论干预后建筑工人对流感的基本知识、态度和行为等方面明显改善,干预方式对建筑工人预防流感起到积极作用。
田红梅张晓燕刘熹洪英
关键词:流感干预建筑工人
四川省成都市医疗卫生工作人员吸烟干预效果评价
2011年
目的了解四川省成都市医疗卫生工作人员吸烟状况,评估创建无烟医疗卫生机构项目实施效果。方法 2009年在指定的成都市15家医疗卫生机构中开展无烟单位创建工作,在项目实施前后,采用卫生部统一编制的"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吸烟状况调查表"调查吸烟情况,与吸烟相关的知识和态度,以及帮助吸烟者戒烟能力,实施干预措施并评价干预效果。结果本次共调查干预前医疗卫生工作人员吸烟率13.4%(其中男性吸烟率40.0%,女性0.5%),经干预后,吸烟率虽未显著降低,但医疗卫生工作人员中戒烟的人数由2.7%上升为5.6%,掌握的吸烟危害知识增加,主动关心病人吸烟状况并为病人提供戒烟建议的医生明显增多。结论所实施的系列控烟方法和环境支持有效,创建无烟单位活动取得一定效果。
张晓燕刘熹洪英杨莉田红梅熊茂德李小虎
关键词:吸烟控烟
成都市抗震救灾健康教育策略选择及效果评价
2010年
目的了解评估成都市"5.12"地震灾区抗震救灾中健康教育工作的策略和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和回顾调查的方式,于地震发生1年后,调查600名灾区群众相关卫生知识知晓、健康行为形成及获得卫生知识的渠道等方面的情况,并与地震前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灾区群众相关卫生知识平均知识知晓率为89.80%,比地震前高出20.92%;平均健康行为形成率为82.96%,比地震前高出19.71%;获得卫生知识的途径和顺位构成与震前有较大差异。结论成都市地震灾区健康教育策略是行之有效的。
刘熹王艳梅洪英张文静邱孟
关键词:抗震救灾健康教育
成都市医生吸烟现状及男性医生吸烟行为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了解成都市医生的吸烟状况及男性医生吸烟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抽取的成都市710名医生进行吸烟现状调查,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男性医生吸烟的影响因素。结果本次调查的医生总体吸烟率为17.2%,男性医生吸烟率为37.3%;男性从不吸烟者和曾经吸现在已戒烟者的相关认知均好于吸烟者(F=3.61,P<0.01;F=2.98,P<0.01),从不吸烟者和曾经吸现在已戒烟者的相关态度均好于吸烟者(F=2.31,P<0.01;F=2.29,P<0.01);男性医生吸烟的影响因素为年龄、工龄、相关知识得分、相关态度得分和单位禁烟。结论本次调查的医生吸烟率较低,男性吸烟者吸烟相关认知差于不吸烟者,应该根据调查的相关吸烟影响因素制定医院控烟措施,进一步降低医生的吸烟率。
刘熹田红梅洪英李小虎杨莉李志新
关键词:吸烟医生影响因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