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燕林
- 作品数:31 被引量:45H指数:4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科研计划项目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电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日本南海海槽发生巨大地震情况下我国华东沿海的海啸危险性评估
- 本文首先在日本南海海槽地震海啸目录和历史海啸事件记录资料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地震烈度评估类似的方法,从我国有记录的1498年、1707年、1854年3次日本南海海槽地震海啸事件分析认为,若日本南海海槽将来发生8-8.5级的...
- 温燕林
- 文献传递
- 日本南海海槽发生罕遇地震情况下我国华东沿海的海啸危险性研究
- 2011 年发生在日本海沟的MW9.0 地震启示日本地震学界对其南海海槽的地震危险性重新进行评价,其可能引发的海啸危险也引起了我国民众的关注.西南日本太平洋海域存在着所谓的"南海海槽"俯冲构造带,历史上8 级左右地震反复...
- 温燕林赵文舟李伟薛艳于海英
- 地震海啸在东海大陆架上传播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在东海潜在震源区冲绳海槽假定了五个震源点,根据Steven地震海啸地震参数经验值作为初始条件,分别考虑6.5、7.0、7.5、8.0、8.5、9.0级地震条件下的30个震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海啸在东海传播过程进行情境分析,特别是对上海沿岸地区可能会遭受的海啸灾害做了较为精细的研究。结果发现:小于8.0级的震例对上海地区几乎不会造成影响;8.0级震例只有最北端震源点震例会对上海地区有明显影响;8.5级以及9.0级震级基本上均会对上海沿岸地区造成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冲绳海槽北段9.0级震例可能会对上海沿岸局部地区造成危害,最大波高可达3.9m。
- 董非非温燕林邓辉朱元清李正
- 关键词:地震海啸数值模拟东海大陆架
- 挤压膨胀与水位下降初析
- 以往对地震前后井水位变化的基本认识是:压性区水位上升,张性区水位下降。从近年油气工业压裂工艺以及颗粒物质的研究带给我们一些启示:由于挤压膨胀作用,也能够造成压性区水位下降。1.颗粒物质的挤压膨胀颗粒物质是指未固结的固体颗...
- 方国庆温燕林李伟龚耀
- 上海地区地下流体观测井水位上升原因初步研究
- <正>上海的地震地下水观测主要为第四纪松散岩类中的孔隙水。地下水分布在5个含水层中,浅层水为埋深150米以上的第二、第三承压含水层;深层的第四、五承压含水层埋深为150-350米左右,第四承压含水层在全市广泛分布,局部缺...
- 温燕林朱佳苗赵文舟
- 文献传递
- 东昆仑断裂带玛曲—玛沁段大震危险性分析和探讨被引量:6
- 2015年
- 在巴彦喀拉块体边界地震活动和构造分析的基础上,从地震活动空间图像、时间序列演化两方面对巴彦喀拉块体北边界东昆仑断裂带玛曲—玛沁空区的大震危险性进行探讨。与以前震例进行对比发现当前甘青川交界区域已形成与共和大震前相似的平静区,活动性参数计算表明东昆仑断裂带玛曲—玛沁段有逼近的大震危险性。
- 温燕林宋治平赵文舟朱佳苗马钦忠
- 关键词:东昆仑断裂带
- 面波反演苏北—南黄海盆地地壳三维S波速度结构被引量:1
- 2023年
- 区域地壳速度结构对于地震定位和地球动力学特征认识十分重要,一直是地震反演研究的主要内容。利用收集到的基于背景噪声面波成像方法的瑞利面波相速度数据,我们对苏北—南黄海地区地下三维S波速度结构开展了深度反演,进而探讨苏北—南黄海盆地地质结构与地震构造的关系。面波层析成像结果表明区域速度结构模型与地质特征基本一致,速度结构清晰刻画出了苏北—南黄海沉积盆地的主要沉积构造范围和基底起伏。反演结果还揭示了南黄海盆地中地壳内存在一显著的低速层,与历史强震集中分布区高度一致,表明浅源强震活动与壳内的低速层密切相关。
- 温燕林温燕林陈飞方国庆刘芳
- 关键词:VS面波反演
- 华东地区地电场变化特征与地震关系研究
- 马钦忠方国庆李伟龚耀赵文舟张继红温燕林周江南
- 在地震短临预报中国际上不少学者认为地震电磁学方法是有希望的方法,但其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一方面,是在地震电磁信号的产生过程方面还须做出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另一方面,地电流在地下传播路径的变化特征与区域地质条件的密...
- 关键词:
- 关键词:地震短临预报电法勘探
- 2021年11月17日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海域M_(S)5.0地震快速测定与应急产品产出被引量:1
- 2022年
- 2021年11月17日13时54分(北京时间)江苏盐城市大丰区海域发生M_(S)5.0地震。江苏盐城、南通等地区震感强烈,上海普遍有感,山东和浙江等部分地区亦有震感。上海地震台在震后7 min发布人工速报结果,并启动地震应急产品产出工作,产品包括地震基本参数、历史地震、地震构造、震源机制、仪器烈度和余震精定位等数据。本次地震发生在黄海南部坳陷地区,震源机制解表明该地震为一次走滑型事件,断层呈NE走向,余震主要沿主震NE方向拓展约20 km,深度集中在15 km以内范围。
- 于海英魏薇魏薇刘芳王鹏王俊菲刘芳邵永谦毕波
- 关键词:地震速报震源机制地震烈度数据产品
- 2016年AGU秋季年会参会有感
- 2017年
- 2016年12月11日作者赴美国旧金山参加AGU秋季年会(2016年12月11日—2016年12月15日),主要目的是要展示近年来对上海及邻近地区地下速度的研究成果,同时感受和了解国际地震研究现状和动态,以借鉴参考,开阔眼界。很遗憾,由于因公出访时间的限制,参加会议时间太短,不过收获颇多。1会议盛况这次在旧金山举行的是美国地球物理学联合会第49届秋季年会,
- 于海英温燕林胡景
- 关键词:地震研究震源谱面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