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成松

作品数:17 被引量:146H指数:8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科技中青年创新基金石油科技中青年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金属学及工艺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化学工程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7篇稠油
  • 4篇乳状液
  • 4篇稳定性
  • 3篇陶瓷
  • 3篇纳米
  • 3篇降粘
  • 3篇采油
  • 3篇稠油乳状液
  • 3篇TR
  • 2篇性能评价
  • 2篇影响因素
  • 2篇制备及性能
  • 2篇乳化降粘
  • 2篇乳化降粘剂
  • 2篇纳米复合陶瓷
  • 2篇缓蚀
  • 2篇缓蚀剂
  • 2篇降粘剂
  • 2篇复合陶瓷
  • 2篇O/W型乳状...

机构

  • 17篇西南石油大学
  • 4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江苏油田
  • 1篇川庆钻探工程...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17篇潘成松
  • 11篇王霞
  • 9篇陈玉祥
  • 5篇刘多容
  • 5篇李刚
  • 4篇范舟
  • 4篇陈军
  • 3篇肖喜庆
  • 1篇郭清
  • 1篇孙勇
  • 1篇胡刚
  • 1篇景步宏
  • 1篇张宝龙
  • 1篇钟水清
  • 1篇孙燕
  • 1篇魏长晶
  • 1篇黄贵存
  • 1篇文翔宇
  • 1篇刘多荣
  • 1篇廖长永

传媒

  • 2篇内蒙古石油化...
  • 2篇油气田环境保...
  • 1篇腐蚀与防护
  • 1篇陶瓷学报
  • 1篇应用化工
  • 1篇世界橡胶工业
  • 1篇机械
  • 1篇钻采工艺
  • 1篇材料开发与应...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海洋石油
  • 1篇精细石油化工...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石油地质与工...
  • 1篇中国(传统)...

年份

  • 1篇2011
  • 7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表面活性剂在稠油降粘中的应用被引量:19
2009年
介绍了各种表面活性剂在稠油降粘中的应用情况,并对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前景及稠油降粘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陈玉祥王霞潘成松刘多荣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稠油降粘
稠油水热裂解采油技术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本文对水热裂解开采稠油技术的影响因素进行详细的综述。水热裂解降粘开采稠油技术,是在注入蒸汽的条件下,借助于稠油与蒸汽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降低稠油的粘度,从而达到井下降粘开采稠油的目的。水热裂解开采稠油技术具有很高的潜在价值,是未来经济高效开采稠油的新途径。
王霞潘成松郭清景步宏
关键词:水热裂解稠油影响因素
O/W型稠油乳状液的静态稳定性评价被引量:9
2009年
针对河南油田某井稠油,采用自制的TN-01乳化剂,根据稠油乳化降黏原理及O/W型乳状液的形成机制,研究了乳化剂的类型和含量、乳化方式、搅拌方式和搅拌速度、相体积分数等对O/W型稠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特别是初步探讨了在TN-01中加入纳米助剂TN-23,对O/W型稠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为纳米材料在稠油乳化降黏中的应用提供一个可参考的基础数据。
王霞潘成松陈军刘多容文浩钟水清
关键词:稠油O/W型乳状液稳定性
沥青质/胶质影响稠油乳状液稳定性的研究被引量:23
2009年
对稠油乳状液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沥青质和胶质作为天然的乳化剂,对稠油乳状液的稳定性有较大的影响,沥青质的分散性是影响乳状液油水界面膜强度的重要因素,胶质是沥青质的良溶剂,和沥青质具有强的协同作用,同时发现在稠油中添加溶解剂对沥青质的分散性有较大的改善,从而增强了稠油乳状液的稳定性。研究认为,胶质含量为4%,沥青质含量为0.5%的情况下,乳状液稳定性较好,并且随着两者的大量增加或者减少,都不利于稠油乳状液的稳定性。
陈玉祥陈军潘成松李刚肖喜庆
关键词:乳状液沥青质胶质溶剂稳定性
Si69和Si264在有效硫化体系中补强效果之比较被引量:3
2009年
白炭黑是浅色制品主要的补强填料之一。与炭黑相比,其橡胶-填料间的相互作用较弱,这个问题可通过在胶料中添加硅烷偶联剂来克服。因而选择适宜的偶联剂非常重要。该文的研究对比了双(3-三乙氧基硅烷丙基)四硫化物(Si69)和3-氰硫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Si264)在有效硫化体系(EV)中的补强效果。结果表明,在胶料中添加硅烷偶联剂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胶料的加工性能,Si264的补强效果优于Si69,且相应地提高了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这是由于添加硅烷偶联剂能提高橡胶-填料间的相互作用和填料在橡胶基体中的分散性。当Si264和Si69的用量分别为3.0份和1.5份时,其效果最好。若大于此用量,硫化胶的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等物理机械性能相应减弱,这是因为Si264对胶料的塑化作用和Si69中硫原子作用的结果。与Si264相比,Si69能赋予硫化胶更好的的动态力学性能,但会降低其耐老化性,其原因同样是因为存在硫的作用。
孙燕朱臣昌潘成松
关键词:硅烷偶联剂补强物理机械性能
可膨胀管关键技术的现状及展望被引量:10
2007年
可膨胀管技术是21世纪石油钻采行业起着重要作用的技术之一。采用该技术可以改善现有井身结构以及增大完井井眼直径,利于后续的钻井及采油工程作业。本文就对可膨胀管的关键技术进行详细的阐述,并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王霞潘成松陈玉祥范舟
关键词:可膨胀管钻采
O/W型TR-02稠油乳状液的配制及静态稳定性评价被引量:4
2009年
针对河南油田L131井稠油,采用自制的TR-02乳化剂,根据稠油乳化降黏原理及O/W型乳状液的形成机制,研究了乳化剂的类型和含量、乳化方式、搅拌方式和搅拌速度、相体积分数等对O/W型稠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特别是初步探讨了在TR-02中加入纳米助剂TR-23,对O/W型稠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为纳米材料在稠油乳化降黏中的应用提供一个可参考的基础数据。
陈玉祥潘成松王霞廖长永
关键词:稠油O/W型乳状液稳定性
微滤膜技术及应用研究被引量:12
2008年
随着膜制造技术的发展,微滤膜在油田采出水处理中具有越来越大的优势。文章对微滤膜的特点和过滤分离原理进行了阐述,对比分析了有机高分子微滤膜、无机陶瓷微滤膜和复合微滤膜各自的优缺点、制备工艺以及在油田中的应用情况,针对微滤膜在采油污水处理中膜通量下降快,使用周期短等弱点提出了防止膜污染和膜清洗的措施,并对微滤膜的发展及今后在油田中的应用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刘多容陈玉祥王霞潘成松
关键词:微滤膜采油污水膜污染
CO_2气液两相缓蚀剂SM-12B及其性能评价被引量:6
2011年
针对CO_2气液两相腐蚀的特点,通过合成双咪唑啉季铵盐和多单元吗啉环己胺缓蚀剂,再与含硫有机物及炔醇类缓蚀剂进行复配,得到抑制CO_2腐蚀的气液两相缓蚀剂SM-12B。通过失重法研究了SM-12B缓蚀剂在模拟气田采出液中的缓蚀率,用极化曲线及X射线衍射(XRD)等方法研究了SM-12B缓蚀剂的缓蚀机理。结果表明,使用400 mg/L的SM-12B缓蚀剂,在温度为90~110℃之间,其气相缓蚀率达到71.57%以上,液相缓蚀率达到80.82%以上;适用于CO_2分压低于1.0 MPa的CO_2腐蚀环境。SM-12B缓蚀剂浓度为300~1000 mg/L时,其缓蚀作用类型为以阳极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腐蚀产物为FeCO_3。
刘多容孙勇潘成松黄贵存
关键词:CO2腐蚀缓蚀剂气相液相
油气田酸化用缓蚀剂双咪唑啉季铵盐的合成及评价被引量:13
2008年
采用癸二酸、三乙烯四胺、氯化苄为原料合成一种双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用红外光谱表征。模拟油气田压裂酸化液,用失重法研究缓蚀剂浓度、介质温度、酸化液含量对缓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缓蚀剂最佳使用量为300 mg/L;随着温度升高和酸化液含量增加,缓蚀效率逐渐降低,在土酸介质中的缓蚀性能优于盐酸介质;极化曲线表明,该缓蚀剂是吸附型、以阳极型为主的缓蚀剂;扫描电镜观察表明,加入缓蚀剂的试样表面腐蚀形貌比未加入缓蚀剂的试样表面腐蚀形貌光滑。
潘成松王霞李刚刘多容
关键词:缓蚀性能失重法极化曲线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