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1篇胆囊
  • 1篇胆囊切除
  • 1篇胆囊切除术
  • 1篇胆总管
  • 1篇胆总管探查
  • 1篇胆总管探查术
  • 1篇营养不良
  • 1篇营养支持
  • 1篇术后
  • 1篇术后营养
  • 1篇术后营养支持
  • 1篇探查
  • 1篇探查术
  • 1篇逆行
  • 1篇逆行切除
  • 1篇逆行切除法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法

机构

  • 3篇复旦大学

作者

  • 3篇潘洪涛
  • 1篇吴海福
  • 1篇沈盛
  • 1篇吴肇汉
  • 1篇张波
  • 1篇王越琦
  • 1篇吴国豪
  • 1篇刘厚宝
  • 1篇顾大镛
  • 1篇倪晓凌
  • 1篇锁涛
  • 1篇刘中华
  • 1篇刘寒
  • 1篇张延伟
  • 1篇王吉文
  • 1篇薄晓波
  • 1篇王杰

传媒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07
  • 1篇200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营养不良的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营养支持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18
2007年
目的评价术后营养支持对营养不良的胃肠道肿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646例营养不良的胃肠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肠外营养组(215例)和肠内营养组(215例)及对照组(216例),术后营养支持7d,采用等热卡[125.5kJ(30kcal)·kg^-1·d^-1]和等氮(0.25g·kg^-1·d^-1);对照组术后常规补液直至恢复正常饮食。观察比较术后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入选的3组患者资料具有可比性。术后总死亡率为1.5%,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肠外营养组33.5%(72例),肠内营养组28.4%(61例),对照组44.9%(97例);对照组与肠外营养组比较,P=0.001;与肠内营养组比较,P=0.000。肠内营养组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10.2%,明显低于肠外营养组的15.3%,P=0.002;而两组非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9%vs.23.7%,P=0.06)。住院时间:肠外营养组(11.2±5.0)d,肠内营养组(9.8±3.4)d,对照组(14.5±7.1)d;肠内营养组住院时间短于肠外营养组,P=0.002;对照组与肠外营养组比较,P=0.003;与肠内营养组比较,P=0.001。结论术后营养支持可改善营养不良的胃肠道肿瘤患者的预后,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较肠外营养能降低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并缩短住院时间。
吴国豪张延伟潘洪涛张波刘中华吴肇汉
关键词:营养不良胃肠外营养肠道营养住院时间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在腹腔粘连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目的 研究对存在上腹部腹腔粘连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开展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共133例接受腹腔镜或开腹手术的胆管结石患者,其中开腹手术63例,腹腔镜...
薄晓波王杰王越琦王吉文沈盛刘寒锁涛倪晓凌潘洪涛刘厚宝
逆行切除法在困难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3
2000年
目的探讨逆行切除法在困难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意义。方法在1998年10月至2000年4月间,用逆行法切除非急诊的困难型胆囊共63例,其中萎缩性胆囊炎6例,充满型胆囊结石9例,嵌顿性胆囊结石17例,亚急性胆囊炎26例,胆囊管过短 5例。结果 58例通过逆行法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92%)。中转开腹 5例(8%),其中萎缩性胆囊炎 1例,充满型胆囊结石 2例,嵌顿性胆囊结石 2例。平均手术时间 36 min。术后的平均住院天数 2. 8 d。手术并发症: 1例戳孔血肿继发感染(经换药后痊愈)。无胆管损伤。结论逆行切除法对困难型LC的完成有帮助,能提高成功率。也有助于降低胆管损伤的发生。
顾大镛吴海福潘洪涛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逆行切除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