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燕俊

作品数:4 被引量:81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河口海岸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泥质区
  • 1篇悬浮体
  • 1篇载荷
  • 1篇酸盐
  • 1篇碳酸
  • 1篇碳酸盐
  • 1篇中碳
  • 1篇重金
  • 1篇重金属
  • 1篇重金属污染
  • 1篇重金属元素
  • 1篇污染
  • 1篇粒度组成
  • 1篇金属污染
  • 1篇金属元素
  • 1篇黄河
  • 1篇季节性
  • 1篇方解石
  • 1篇浮体
  • 1篇白云石

机构

  • 4篇中国海洋大学

作者

  • 4篇潘燕俊
  • 3篇杨作升
  • 2篇范德江
  • 2篇郭志刚
  • 1篇乔淑卿
  • 1篇赵晓辉
  • 1篇孙效功

传媒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地理学报

年份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长江口泥质区的季节性沉积效应被引量:66
2003年
利用长江口泥质区及其邻近海域夏季和冬季的悬浮体、温度和盐度资料,就长江口泥质区悬浮体的季节性分布和沉积效应进行探讨。由于台湾暖流的强烈阻隔作用,夏季和冬季长江入海的泥沙基本滞留在123o15'E以西的内陆架进行搬运和沉积。长江入海沉积物供应量、台湾暖流、浙江沿岸流和长江冲淡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致使长江口泥质区的沉积效应具有强烈的季节性,冬季沉积作用弱,夏季沉积作用强。该泥质区是长江入海沉积物的“汇聚区”,其中冬季的沉积物汇聚量显著小于夏季。长江口泥质区和济州岛西南泥质区的沉积过程变化都具有季节性,但有其各自的鲜明特色。
郭志刚杨作升范德江潘燕俊
关键词:悬浮体长江口泥质区
长江、黄河悬移载荷粒度组成的比较研究被引量:6
2005年
针对沉积物粒度参数对入海泥沙通量、物源和沉积动力模型研究的重要性,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对2 0 0 0~2 0 0 1年期间长江、黄河下游不同季节悬移载荷的粒度组成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长江下游悬移载荷的粒度组成以粉砂、粘土为主,几乎不含砂,分选较差,泥沙来源比较复杂。黄河下游悬移载荷的粒度组成以粉砂为主,粘土次之,并含少量砂,分选较差,泥沙绝大部分来自黄土高原。长江下游不同季节悬移载荷粒度组成差别较小,而黄河下游悬移载荷组成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黄河与长江悬浮沉积物的粒度组成有显著的差异,沉积物物源、河道形态和纵比降以及水量变化可能是造成这一区别的主要原因。
潘燕俊郭志刚杨作升范德江孙效功
关键词:长江黄河粒度组成
东海近岸泥质区重金属元素的沉积记录
重金属污染是陆海相互作用和海洋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东海泥质区是东海现代陆架的堆积中心,是研究现代人类活动污染物对东海环境影响的良好场所。本文通过对东海近岸泥质区S6孔柱样金属元素分布规律的研究,并与长江、黄河下游悬浮...
潘燕俊
关键词:重金属元素重金属污染
文献传递
沉积物中碳酸盐(方解石和白云石)测定方法的研究被引量:10
2006年
研究河流和浅海陆架沉积物中的碳酸盐成因和生成环境,探讨河流和陆架沉积物中碳酸盐含量的影响因素和测定方法。结果表明,沉积物中碳酸盐含量明显受沉积物粒度组成和物源的影响。1mol/LHAc+lmol/LNaAc(在沸水浴加热30min),0.3mol/LHAc(室温下5h)和1mol/LHCl(室温下2h)分别做碳酸盐相+离子交换相的浸取液,lmol/LNaAc(在沸水浴加热30min)做离子交换相的浸取液,然后用ICP-AES测得浸取液中Ca和Mg离子含量,差减法计算样品碳酸盐相中Ca,Mg离子和碳酸盐含量。其中前两者与第四种相结合的方法,都能得到河流沉积物碳酸盐相中的Ca离子含量。而第三种方法,即1mol/LHCl(室温下2h),破坏了沉积物中的粘土矿物,不能用来作为沉积物碳酸盐相+离子交换相中Ca和Mg离子的浸取液。与使用ICP-AES测定离子含量计算得出的碳酸盐含量的方法相比较,容量法是1种操作简单、花费低廉且有效的方法。
乔淑卿杨作升潘燕俊赵晓辉
关键词:碳酸盐沉积物白云石方解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