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军
-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农业科学更多>>
- 武田泰淳和《审判》
- 2015年
- 武田泰淳既是热衷于中国文学、文化研究的日本知识分子,也是战后日本文坛最大文学流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史称"第一战后派"。本文旨在通过武田文学的发展轨迹及其战争反思的分析,客观审视其战争题材小说《审判》的创作要旨,解释武田的战争观及其反战小说的现实意义。
- 王伟军
- 关键词:《审判》反战小说
- 武田泰淳反战思想的生成及价值取向被引量:1
- 2016年
- 战争与中国是武田泰淳文学世界中不可回避的时代命题。侵华战争期间,既是僧人,又是士兵;既向往中国文化,又充当侵略者的青年武田,书写怎样的中国观和战争观。发掘武田从军思考的要义,结合其青春经历和战争中创作的诗歌、随笔、报告文学的隐喻,厘清其文学上反战思想的生成。从武田泰淳反战思想、反战姿态和现实价值的意义上,重申日本军国主义战争罪责,驳斥歪曲侵华战争历史、居心叵测日本文人的伎俩,为日本执政当局一意孤行,潜心打造"新安保法案"的谬误敲响警钟即为本文之题旨。
- 王伟军
- 关键词:反战思想
- 武田泰淳的文学发端被引量:1
- 2014年
- 武田泰淳不仅是一位热衷于中国文学研究的知识分子,也是日本文坛"战后派"卓有成就的作家之一。本文旨在通过对武田特殊人生历程的分析,客观审视其第一次战时体验和评传《司马迁》的创作背景,以期更加清晰地阐释武田文学的发端及其现实意义。
- 王伟军
- 试论吉本香蕉与渡边淳一小说中死亡意识的特性被引量:1
- 2008年
- 在当代日本文学界,很少有人比吉本香蕉更集中、多元地涉及到死亡意识。吉本死亡主题的两个方面:一是从死亡反观生命的情感表现;二是面对死亡不屈不挠的生存哲学。渡边淳一是日本当代"中间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主要以中年男女的婚外恋情为主题,表现他们在家庭责任与婚外恋情冲突下的人性的真实。渡边淳一的死亡意识,是一种"向死而生"的人生哲理。死亡作为一种手段,并非对生的毁灭,而是对生之永恒的保存形式。这两位作家同样地表现了人物的孤独、彷徨和虚无,但是在小说中所展现的死亡意识又有所不同。
- 王伟军
- 从渡边淳一“男女小说”的主题看其中间文学性被引量:2
- 2008年
- 日本现代文坛的著名作家渡边淳一以反伦理和超自然的笔法描写中年男女的爱情和婚姻,体现了他对"绝对的爱"的追求;他的作品多以"升华的爱",即唯美的情死为结局。当今日本文坛纯文学与大众文学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在这样的语境之下,渡边淳一"男女小说"的情爱观和死亡观明确地体现了其小说的中间文学的性质。
- 王伟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