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启文
- 作品数:4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理学水利工程更多>>
- 基于物理过程的建模方法及其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6
- 2002年
- 提出了基于物理过程的工程建模方法和模拟模型.运用系统分析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分析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把物理对象作为模型的基本要素,建立概念模型.根据物理对象的各种特性,用物理对象的属性的变化来反映系统的各种活动和状态,形成模拟模型,同时把PPBC模型实际应用于溪洛渡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土石方运输系统的仿真研究中.PPBC模型建模中应用了面向对象方法,使模型结构更加清晰,建模过程简化,是一种侧重于工程应用的具有普遍实用性的建模方法和模拟模型.
- 王仁超卢威王启文
- 关键词:物理过程计算机模拟水利工程
- 陶粒混凝土Ⅰ-Ⅱ复合型断裂能研究
- 1991年
- 本文根据混凝土Ⅰ型裂缝断裂能GF的测试原理和方法,采用偏直裂纹三点弯曲梁对陶粒混凝土Ⅰ-Ⅱ复合型断裂能G_F^(Ⅰ-Ⅱ)进行了实验测定,并与普通混凝土Ⅰ-Ⅱ复合型断裂能进行了对比。通过实验还研究了混凝土强度及K_Ⅰ/k_Ⅱ比值对陶粒混凝土Ⅰ-Ⅱ复合型断裂能G_F^(Ⅰ-Ⅱ)的影响。断裂能的概念是基于虚拟裂纹模型(Fictious Crack Model)建立起来的。以往的测试研究均是对Ⅰ型裂纹进行的,人们对Ⅰ型裂纹的断裂能的规律有了较多的认识。普遍认为断裂能的概念适合Ⅰ型裂纹,它反映了Ⅰ型裂纹的断裂特性。在实际的工程结构中,Ⅰ-Ⅱ复合型裂纹是更常见的情况。对于Ⅰ-Ⅱ复合型裂纹,G_F的概念能否适用以及以G_F为参数的一些数值计算模型能否适用于Ⅰ-Ⅱ复合型断裂等,这些都是人们想知道的。本文拟用偏裂纹三点弯曲梁探讨陶粒混凝土Ⅰ-Ⅱ复合型断裂。
- 陈云霞王启文姚石良
- 关键词:建筑材料陶粒混凝土断裂能
- 一种基于期望满意的群决策方法被引量:12
- 2001年
- 提出了可期望水平和可期望保留水平的概念 ,并给出了一种估计各个群成员的可期望水平和可期望保留水平的方法 。
- 王仁超王启文林润辉顾培亮
- 关键词:群决策
- 陶粒砼Ⅰ-Ⅱ复合型断裂判据研究
- 1993年
- 用混合有限元法,采用四边形等参单元算得三点弯曲梁和四点剪切梁的应力强度因子K_Ⅰ和K_Ⅱ。用对称三点弯曲梁和四点剪切梁试件测得陶粒砼K_(IC)和Ⅰ-Ⅱ复合型裂纹的临界K_Ⅰ、K_Ⅱ值。根据实验结果,建议了陶粒砼Ⅰ-Ⅱ复合型断裂准则和根据K_Ⅰ/K_Ⅱ值计算起裂角θ的公式。最后,与普通砼的结果以及断裂力学中3个复合型断裂准则进行了对比。
- 陈云霞王启文曹祖同
- 关键词:应力强度因子陶粒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