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 作品数:13 被引量:48H指数:5
- 供职机构:佛山市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建设中医药强省科研课题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MRI双回波稳态序列在膝关节软骨成像中的参数优化
- 目的:研究3D-DESS (Three-dimensional double echo steady state)序列在膝关节软骨诊断中的应用,探讨3D-3 DESS序列在关节软骨与关节滑液最佳对比度信噪比CNR(con...
- 秦红卫王娟方挺
- 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术消融症状性子宫肌瘤的效果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术(MRgFUS)消融症状性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选择行MRgFUS治疗的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22例,记录治疗情况、不良反应。治疗后3个月复查盆腔MRI及血红蛋白浓度,治疗后3、6、12个月复查症状严重程度评分(SSS)和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RQL)评分。结果 22例患者均完成MRgFUS治疗,共消融41个肌瘤,完成率95.3%(41/43)。非灌注体积比率57.9%~99.2%,平均(84.2±13.8)%。治疗后轻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2%(4/22),无严重不良反应。治疗后3个月肌瘤体积平均缩小(49.1±9.0)%,贫血者血红蛋白较治疗前升高(P<0.05)。MRgFUS治疗后3、6、12个月S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HRQL评分则较治疗前升高(P<0.05)。除治疗后6个月HRQL评分较治疗后3个月升高(P<0.05)外,其余不同随访时间的SSS和HRQ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gFUS是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安全、非侵入性的方法,短期疗效较显著。但长期疗效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 黄耀渠周守国王娟邓烈夏谭彩霞李振威庞卓超衣利磊
- 关键词:子宫平滑肌瘤
- 表观弥散系数对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的评估
- 2023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表观弥散系数(ADC)评估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术(MRgFUS)治疗子宫肌瘤效果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佛山市中医院2018年1月至2022年10月期间56例接受MRgFUS治疗子宫肌瘤患者治疗前、治疗3月后和6月后的MRI及临床资料,比较患者病灶ADC值与肌瘤的体积,症状严重评分(SSS)和子宫肌瘤症状-生活质量问卷(UFS-QOL)评分的相关性。使用方差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相关数据的差异,采用Pearson法进行数据的相关性分析。【结果】56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6个月后病灶ADC值[(1.11±0.13)、(1.84±0.09)、(2.12±0.24),×10^(-3)(/mm^(2)/s)]、肌瘤体积(102±35.30、56.70±18.88、46.93±18.99,cm^(3)),SSS(36.73±11.74、21.77±10.21、17.66±9.30)和UFS-QOL(59.05±17.48、76.54±16.50、82.46±12.37)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557.837,73.589,53.976和37.606,P值均<0.05)。ADC值与肌瘤体积、SSS呈负相关,与UFS-QOL评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86,-0.630和0.592,P值均<0.05)。【结论】ADC值对评估MRgFUS治疗子宫肌瘤效果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曾雪伟周守国黄耀渠王梓华何亚男黄华仪王娟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表观弥散系数子宫肌瘤消融
- CT三维重建及计算机测量技术在寰椎椎弓根置钉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CT三维重建及计算机测量技术在寰椎椎弓根置钉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拟经寰椎后路椎弓根置钉术患者35例,全部采用多层螺旋CT寰椎成像检查、三维图像重建后处理及计算机数据测量及钉道设计技术测定寰椎椎弓根置钉术中安全置钉区域。结果左侧与右侧椎弓根宽度、最大内倾进钉角度及其钉道长度、最小进钉角度及其钉道(长度、宽度)、安全置钉区域(进钉角度、内外侧界点距离、内外侧界与寰椎后结节的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安全容纳3.5mm螺钉,为安全进钉区域。本组寰椎椎弓根置钉术后未发现血管、神经损伤,术后CT显示螺钉均位于安全置钉区域,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随无螺钉固定松动、断裂,均获得骨性愈合。结论 CT三维重建及计算机测量技术辅助下指导寰椎椎弓根置钉术中内倾或外倾进钉方向,明确安全置钉区域,改善手术近远期疗效。
- 张立云王娟刘永明万平华张福康廖余胜
- 关键词:CT三维重建寰椎
- MRI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影像评估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研究MRI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影像评估的诊断价值。方法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45例45次MRI检查,对术后MRI图像进行阅片诊断分析,观察的指标包括植入点及钉道的位置、韧带重建的形态及信号、有无并发症(例如有无纤维增生、水肿、积液、炎症等),根据上述征象进行评分,分为好,一般,差。临床根据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包括疼痛、不安定度、闭锁感、肿胀度、跛行、楼梯攀爬、蹲姿、使用支撑物八个方面进行评分,评分85分以上为良好(95分以上为优秀),84~65分为尚可,小于65分为差。分析MRI表现与临床Lysholm膝关节评分的相关性。结论 MRI评价移植物完整性与临床高度相关,能为ACL重建术后膝关节随访提供重要信息。
- 曾雪伟王娟陈兴明吴伟智
- 关键词:膝关节前交叉韧带
- 膝关节腱鞘巨细胞瘤MRI诊断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MRI对膝关节腱鞘巨细胞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8例膝关节腱鞘巨细胞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其中行MRI平扫18例,增强扫描17例。结果:18例中肿瘤呈局限型15例,弥漫型3例。病灶主体在T1WI上接近于骨骼肌信号11例,稍低于骨骼肌信号5例,介于骨骼肌与皮下脂肪信号之间2例。在T2WI上4例信号介于骨骼肌与皮下脂肪之间,5例接近于骨骼肌信号,9例稍低于骨骼肌信号,信号不均匀。17例行增强扫描,13例呈中度或明显不均匀强化,2例中度均匀强化,2例轻度不均匀强化。14例病变边缘于T1WI及T2WI上可见完整(2例)或不完整(12例)的低信号包膜影,6例病灶内可见低信号的分隔影。结论:MRI能反映膝关节腱鞘巨细胞瘤的病理特点,对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 吴伟智谭理连王娟何伟红谢乐樊长姝
- 关键词:膝关节巨细胞瘤磁共振成像
- MR 3D-PD-SPACE序列在评估正常踝关节韧带肌腱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对比分析3D-SPACE序列及常规2D-TSE在对踝关节韧带及肌腱组织的显示价值。材料与方法 21例健康自愿者进行3D-PD-SPACE三维各项同性矢状面扫描和2D-T2WI-FSE二维快速自旋回波各方位扫描,分别测量韧带、肌腱、软骨、关节液、肌肉的信噪比(SNR)以及关节液与软骨、脂肪与韧带、肌肉与肌腱的对比信噪比(CNR)。然后由2名资深MR医生对韧带、肌腱、软骨、关节液的显示效果、细节,图像质量(模糊、假象、容积效应、均匀性)等几方面进行评估,并用5分利克特量表(5-point Likert scale)来评估。结果 SPACE序列各组织SNR明显高于2D序列,两者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关节液与软骨、关节液与韧带、关节液与脂肪、肌肉与肌腱CNR上3D高于2D的序列,两者同样有统计学意义(P<0.01)。图像质量评估方面SPACE序列在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内侧副韧带、纵向跟舟韧带薄层重建上比2D序列有更多优势,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趾长伸肌腱、胟伸肌腱、腓长肌腱、腓短肌腱及趾长屈肌腱SPACE与2D比较薄层重建同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PD-SPASE质子加权各项同性踝关节扫描对踝关节韧带和肌腱的评估有重要价值,由于3D有多平面重建和曲面重建等特点能更好地满足临床的需要。
- 秦红卫王娟黄耀渠赵晓梅伍惠琼
- 关键词:踝关节磁共振成像
- MRI双回波稳态序列在膝关节软骨成像中的参数优化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研究三维稳态双回波(3D-DESS)序列在膝关节软骨诊断中的应用,探讨3D-sDESS序列在关节软骨与关节滑液最佳对比信噪比(CNR)时与翻转角(FA)参数的关系。方法对21例志愿者(男11例、女10例)采用3D-DESS序列并加水激发和脂肪抑制进行矢状位扫描,分别测量FA在10°、30°、45°、60°、75°、90°时相同层面关节软骨、关节滑液的信号值,计算关节软骨与关节滑液两者CNR。结果软骨与关节滑液CNR在FA≤60°时呈快速直线上升,FA>60°时趋于渐进增加,FA=90°时达最大,关节软骨与关节滑液的对比最好,软骨与关节液CNR最高。结论 60°≤FA<90°可以很好地显示关节软骨和关节滑液,增加两者之间的对比,可早期发现软骨较小的损伤和病变。
- 秦红卫王娟方挺松樊长姝
- 关键词:软骨
- EWSR1-SMAD3基因重排纤维母细胞性肿瘤2例临床病理观察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 探讨EWSR1-SMAD3基因重排纤维母细胞性肿瘤(EWSR1-SMAD3-rearranged fibroblastic tumor, ESF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2例ESFT临床资料,采用HE、免疫组化SP两步法、Masson特殊染色,应用FISH检测基因重排,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镜下肿瘤形态学均呈特征性的分带结构:肿瘤周边区域见丰富的束状排列的纤维母细胞样梭形细胞,瘤细胞形态温和;中央区域细胞量稀少,玻璃样变显著。免疫表型:vimentin、ERG均弥漫阳性;CK(AE1/AE3)、desmin、SMA、Calponin、BCL-2、H3K27me3、CD10、MUC4、DOG1、FOSB、Fli-1、INI-1、PGP9.5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1%,Masson染色未见特殊。FISH检测示EWSR1基因重排。结论 ESFT形态学呈分带结构,FISH检测EWSR1基因重排可明确诊断,局部切除病变后患者可获得良好预后。
- 徐园园梅开勇毛荣军谢乐莫超华黄颖欣王娟
- 膀胱经穴位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的影响被引量:18
- 2017年
- 目的观察膀胱经穴位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脑功能磁共振的信号变化,探讨该治法的中枢作用机制。方法将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例予膀胱经穴位推拿,对照组10例予非穴位推拿治疗。2组均治疗10次,分别在治疗前及最后1次治疗过程中应用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f MRI)观察2组治疗时脑功能信号,进行图像处理。结果推拿膀胱经穴与非穴位,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有显著差异;治疗组脑功能区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豆状核、前扣带回信号明显升高,对照组脑功能区豆状核苍白球信号明显降低;组内刺激状态与静息状态脑信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膀胱经穴位推拿有明显中枢镇痛作用,穴位推拿与非穴位推拿临床疗效有明显差异,提示临床推拿治疗时经穴定位准确非常重要。
- 曹淑华查和萍戴灼南王娟司建荣黄振
- 关键词:椎间盘移位推拿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