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泽 作品数:9 被引量:39 H指数:5 供职机构: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脂肪乳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百草枯中毒的临床研究 2018年 目的观察20%中长链脂肪乳(IFE)联合血液灌流对百草枯中毒的治疗效果。方法 62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分为G1组(19例)、G2组(18例)、G3组(25例)。G1组仅给予常规治疗, G2、G3组均接受常规洗胃、导泻及血液灌流等基础治疗, G3组就诊30 min内即给予20%中长链IFE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病死率、脏器功能损伤发生率及入院不同时间点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之间的差异。结果入院时3组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24、36、72 h, G1组APACHEⅡ评分均显著高于G3和G2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24、36、72 h G3组APACHEⅡ评分低于G2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1组死亡17例(89.5%), G2组死亡11例(61.1%), G3组死亡14例(56.0%)。G2和G3组病死率、各脏器功能损伤发生率均低于G1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3组病死率、各脏器功能损伤发生率均低于G2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中长链IFE联合血液灌流可以减轻急性百草枯中毒临床症状。 王滨 王家泽 叶媛关键词:脂肪乳 百草枯中毒 病死率 三羟异黄酮上调肝癌HepG2细胞PTEN基因的表达及其诱导凋亡作用 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探讨三磷酸肌醇(IP3)和PTEN蛋白变化在三羟异黄酮(genistein)诱导肝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以肝癌HepG2细胞培养72h为对照组,实验各组以60!mol/L三羟异黄酮作用于HepG2细胞不同时间后,应用同位素试剂盒检测细胞IP3含量,Westernblot分析细胞PTEN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对照组IP3含量为(29.2±0.6)pmol/106cells,PTEN蛋白与内参actin蛋白灰度和面积之积的比值V-PTEN/V-actin为0.12±0.00;细胞凋亡率为(2.6±0.1)%。三羟异黄酮作用于肝癌HepG2细胞12、24、48、72h后IP3分别为(12.0±1.4)pmol/106cells,(7.5±0.8)pmol/106cells,(5.6±0.5)pmol/106cells,(3.3±0.6)pmol/106cells;V-PTEN/V-actin分别为13.13±0.20,19.17±1.09,28.51±2.18,41.12±3.80;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7±0.2)%,(7.4±0.5)%,(20.5±2.0)%,(30.7±1.6)%。与对照组比,三羟异黄酮作用于肝癌HepG2细12h后各时相IP3显著降低(P<0.01),PTEN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0.01),24h后各时相细胞凋亡率显著增高(P<0.01)。结论三羟异黄酮能减少IP3生成,上调PTEN基因表达,诱导肝癌细胞凋亡。 张继红 梁力建 黄洁夫 王家泽关键词:肝细胞癌 三羟异黄酮 PTEN 奥美拉唑使用时间与机械通气患者感染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率的关系 2013年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使用时间与机械通气患者感染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率的关系,为今后的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方法选择从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在ICU治疗并接受机械通气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各组使用奥美拉唑的时间是分别是3 d、5 d、7 d及15 d,四组患者均每8 h抽取胃液检测pH值。结果四组患者使用奥美拉唑后发生应激性溃疡的例数分别是4例、3例、2例、1例,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例数分别是3例、4例、5例、7例。结论 ICU机械通气的患者使用奥美拉唑的时间越长,发生应激性溃疡的几率就越低,但是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几率就越高,因此要选择合适的奥美拉唑使用时间,使得应激性溃疡和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率均较低。 王家泽关键词:奥美拉唑 ICU 获得性肺炎 机械通气 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肺炎病原学与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了解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病死率、病原菌分布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2D03年12月外科ICU收治的105例VAP患者的临床资料、病原菌构成以及药敏结果。结果 105例机械通气患者,其中43例发生VAP,VAP发生率为44.7%,病死率为35%。共分离出病原菌株227株、细菌164株,占72.55%。真菌63株,占27.45%,革兰氏阴性杆菌为66%,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白氏、黄杆菌及大肠埃希氏菌,革兰氏阳性菌为34%,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结论革兰氏阴性朴菌是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并发肺部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临床医师可根据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生素。 崔曼丽 冯永文 秦颖 叶秋华 金济华 王家泽 罗宁 李颖关键词:机械通气 机械通气相关肺炎 病原菌 Quercetin调节肝癌HepG2细胞PTEN基因表达诱导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2008年 目的探讨三磷酸肌醇(IP3)和PTEN基因表达变化在quercetin诱导肝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以肝癌HepG2细胞为空白对照,以不同浓度quercetin作用于HepG2细胞不同时间后,应用同位素试剂盒检测细胞IP3含量,RT-PCR分析PTEN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分析细胞PTEN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各浓度的quercetin作用于肝癌HepG2细胞,IP3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17.9±1.5、15.5±1.1、5.7±0.9、5.5±0.8vs29.4±0.5),PTENmRNA表达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TEN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0.55±0.02、0.67±0.02、0.94±0.04、0.95±0.03vs0.02±0.002),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0μmol/Lquercetin作用于肝癌HepG2细胞6h、12h、24h、48h、72h,各时相IP3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23.3±1.4、12.0±1.4、7.5±0.8、5.6±0.5、4.3±0.6vs29.2±0.6,P<0.01)。PTENmRNA表达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12h后各时项PTEN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24h后各时相细胞凋亡率为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Quercetin能减少IP3生成,上调PTEN蛋白,诱导肝癌细胞凋亡。 王家泽 张继红 王霞关键词:肝细胞癌 PTEN基因 细胞凋亡 压力控制法在治疗肺内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观察及安全性评估 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 分析压力控制法在治疗肺内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2.1~2013.1入住我院的52例肺内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呼吸末正压递增法治疗的对照组及压力控制法治疗的观察组各26例,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呼吸指标、血流动力学数值、治疗安全性等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氧合指数(192.75±23.75)、肺静态顺应性(49.42±9.6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心率及平均中心静脉压略低于对照组患者,平均动脉压略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7.69%)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压力控制法可以有效提高肺内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效果,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王家泽关键词:安全性 脓毒症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危险因素及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 探讨脓毒症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是否伴血小板减少症将其分为A、B两组,A组为血小板减少组,n=30,B组为血小板非减少组,n=50,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相关实验室指标、感染控制率及1个月病死率,采取多元回归分析法,总结脓毒症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独立危险因素,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A组患者血小板减少最低值为(39.1±22.0)×10^9/L,明显低于B组,其C反应蛋白水平、降钙素原水平分别为(112.4±68.1)mg/L、(7.2±6.1)ng/m L,均高于B组(P〈0.05);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血小板减少〈3×10^9/L、血小板持续减少〉1周、脓毒症休克与多器官衰竭为脓毒症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脓毒症患者出现持续性血小板减少、脓毒症休克及多器官衰竭表现是预示患者病情危重的主要指标,提示患者预后水平差,死亡率高。 王家泽关键词:脓毒症 血小板减少症 预后 肠内、肠外序贯营养支持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肠黏膜屏障的影响 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探讨肠内、肠外序贯营养支持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肠黏膜屏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8月-2014年8月入院的9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45)行肠内、肠外序贯营养支持,对照组(n=45)行单纯肠内营养支持。对比两组血浆谷氨酰胺、白蛋白水平,甘露醇/乳果糖(L/M)比值,并发症及预后。结果营养支持10 d后,观察组血浆谷氨酰胺及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L/M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由肠外营养序贯过渡至肠内营养,可有效改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更好地预防感染、改善机体营养。 王家泽关键词:肠外营养 重症颅脑损伤 肠黏膜屏障 脂肪乳联合血液灌流透析对急性百草枯中毒犬肺损伤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脂肪乳联合血液灌流透析对急性百草枯中毒的疗效及其对中毒所致急性肺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取健康杂种犬24只,随机分为A、B、C、D 4组,予以肌肉注射30 mg·kg-1百草枯进行染毒,注射过程中无药物损失即为染毒成功。A组予以4 m L·kg-10.9%氯化钠,静脉注射速度0.5m L·kg-1·h-1;B组予以4 m L·kg-120%脂肪乳,以0.5 m L·kg-1·h-1静脉注射速度输注10 min;C组予以静脉注射4 m L·kg-10.9%氯化钠后开始血液灌流48 h;D组予以静脉注射4 m L·kg-120%脂肪乳后开始血液灌流48 h。分别于血液灌流开始后0,8,12,24,36,48 h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10、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变化。结果治疗24 h后,A组TNF-α、IL-1β、IL-10、IGF-1、TGF-β1明显高于B、C、D组(P<0.05)。治疗12 h后,D组TNF-α、IL-1β、IL-10、IGF-1、TGF-β1水平的降低,且治疗结束后TNF-α、IL-1β、IL-10、IGF-1、TGF-β1水平较B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脂肪乳联合血液灌流可以减轻急性百草枯中毒导致的肺损伤。 王家泽 叶媛 王滨 孟新科关键词:脂肪乳 急性百草枯中毒 肺损伤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