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5日
星期三
|
欢迎来到叙永县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岩松
作品数:
3
被引量:5
H指数:1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化学工程
更多>>
合作作者
朱卫华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高分子...
王新灵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高分子...
唐小真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高分子...
杨兵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高分子...
田国华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3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2篇
理学
1篇
化学工程
主题
3篇
电解质
3篇
离子
3篇
聚氨酯
2篇
导电
2篇
导电性
2篇
电导
2篇
电导率
2篇
离子导电
2篇
离子导电性
2篇
离子电导率
2篇
聚醚
2篇
聚醚聚氨酯
2篇
固体电解质
1篇
氧乙烯
1篇
酯型
1篇
模型化合物
1篇
聚氨酯型
1篇
聚合物电解
1篇
聚合物电解质
1篇
聚氧
机构
3篇
上海交通大学
3篇
中国科学院
作者
3篇
唐小真
3篇
王岩松
3篇
王新灵
3篇
朱卫华
2篇
杨兵
1篇
田立颖
1篇
田国华
传媒
2篇
合成橡胶工业
1篇
应用化学
年份
1篇
2002
2篇
2001
共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聚氨酯型固体电解质的离子导电性和红外光谱研究
被引量:5
2001年
采用溶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线型聚醚聚氨酯 ( PEG-PU) ,以其作为基体 ,与高氯酸钠 ( Na Cl O4)复合制得了一系列新型的聚合物固体电解质 .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 ( FT-IR)、傅立叶变换拉曼吸收光谱( FT-Raman)和交流复阻抗谱 ( IA)对该体系中聚合物 -离子之间相互作用和离子导电性能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聚氨酯中羰基和醚氧基团与钠离子有不同的络合能力 ,二者都参与离子传输过程 .PEG-PU/Na Cl O4复合膜具有一定的导电性 .复合物的电导率随着温度的上升而提高 ,且导电行为符合 Arrhenius公式 .在一定盐浓度下 (体系氧 /钠摩尔比为 1 2时 ) ,离子电导率达到最大值 .
朱卫华
杨兵
王新灵
唐小真
王岩松
关键词:
聚醚聚氨酯
离子电导率
红外光谱
离子导电性
基于聚氨酯/磺酸基侧链接枝聚氧乙烯共混的新型聚合物固体电解质的离子导电性(英文)
2001年
制备和表征了一种基于聚氨酯 /磺化低聚醚共混的单离子型固体电解质。结果表明,在一定盐浓度下,随着磺化低聚醚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体系的相容性改善,玻璃化转变温度下降,电导率显著升高。
朱卫华
田立颖
田国华
王新灵
唐小真
王岩松
关键词:
聚氨酯
磺酸基
聚氧乙烯
共混
离子导电性
聚醚聚氨酯/NaClO_4/硬段模型化合物的离子导电性能
2002年
利用溶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聚醚聚氨酯(PEG-PU)和硬段模型化合物(HD),并以此二者和高氯酸钠为组分,制备了新型聚合物固体电解质。运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拉曼吸收光谱和交流复阻抗谱对该体系中聚合物-离子之间相互作用和离子导电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EG-PU-5HD/NaClO4体系聚氨酯中羰基和醚氧基与钠离子之间存在络合竞争;体系的电导率随着温度的上升而提高,且在25~100℃导电行为符合Arrhenius公式;由于硬段模型化合物的加入导致体系离子电导率与盐浓度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
朱卫华
杨兵
王新灵
唐小真
王岩松
关键词:
聚醚聚氨酯
离子电导率
聚合物电解质
模型化合物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