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亮
- 作品数:48 被引量:515H指数:13
-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创新社会治理框架下我国应急管理提升路径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现阶段我国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各种矛盾不断积累,突发性事件数量及影响提升,为应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基于创新社会治理的视角,对我国应急管理工作中现存问题以及发展路径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分析社会治理的内涵演进,结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文件精神,从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以及源头治理等层面构建了创新社会治理分析框架;其次,在对创新社会治理和应急管理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创新社会治理的分析框架,对现阶段我国应急管理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再次,基于现存问题设计了我国应急管理的改进路径,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 王欣亮曹蓉
- 关键词:社会治理应急管理
- 西部大开发以来地方政府政策演进及绩效评价被引量:2
- 2009年
- 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西部大开发中应充分利用地方政府优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周年之际,从西部大开发的提出背景出发,通过对地方政府在西部大开发中角色定位的研究,对十年来西部大开发中地方政府的政策进行回顾和梳理,并对其绩效予以评价。
- 严汉平王欣亮
-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地方政府角色定位政策演进
- 政府数字化转型与地方治理绩效:治理环境作用下的异质性分析被引量:26
- 2021年
- 在各地方政府竞相推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将政府治理绩效进行三维刻画,利用2009-2018年28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构建核匹配的多期DID与DDD模型,并融合使用实证与案例分析法,探讨治理环境约束下政府数字化转型对治理绩效的影响机制及效应。结果显示:①政府数字化转型能通过提升行政、服务与监管绩效增强治理绩效,且这一作用存在可持续性。②政府数字化转型的治理绩效提升作用存在"东强西弱"的不均衡区位特征。③治理环境优化未必能增强数字化转型的治理绩效提升效应,但能改变治理绩效提升的区域不均衡状态:总体而言,技术条件改善有正向调节作用,但政策扶持的调节作用不确定;分区域看,技术条件改善能通过增强发达地区政府行政与监管绩效,深化数字化转型的积极作用,但却因造成技术学习成本,抑制西部政府行政绩效提升,致使数字化转型的积极作用不升反降,而通过政策扶持可扭转这一反向作用,激发西部数字化转型的积极效应。
- 刘飞王欣亮
- 关键词:数字政府
-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民共同富裕——基于田园综合体试点政策分析
- 2024年
- 在共同富裕目标下,基于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厘清产业融合影响农民增收的理论机制,进而以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政策表征农村产业融合,构造准自然实验,并以中国1240个县域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田园综合体试点地区的低收入群体显著增收且农民收入差距明显缩小,证明农村产业融合能带动低收入群体增收,进而促进共同富裕;(2)低收入群体的就业结构优化是农村产业融合产生共同富裕效应的主渠道;(3)农旅融合较农工融合对农民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更强,不同群体收入水平在政策冲击后的变化也印证了这一点;(4)农村产业融合的农民共同富裕效应存在产业融合基础异质性:前期产业融合基础较弱的县域,在推进产业融合促进共同富裕方面表现出更强后发优势;强行政资源支持会增强农村产业融合的共同富裕提升效应。因此,应加大力度支持农旅融合型试点建设,优化低收入群体就业结构,依据区位与农民收入实际,选择性设立田园综合体试点,利用政策扶持推进产业融合。
- 刘飞贾士俊王欣亮
- 关键词:收入分配就业结构优化
- 人工智能时代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抉择:依据、动力与策略被引量:31
- 2020年
- 在对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依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人工智能推进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机制与方式策略,认为人工智能具有的协同性和高效性、及时性和预测性、标准化和整体性以及开放性和迭代性等优势能够有效推动养老产业的规模提升、体系健全、布局优化以及生态改善。通过加强科技支撑引领、加强协同机制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长效保障机制建设等,能够有效利用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促进养老产业供给结构的多元化,形成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养老产业体系,推动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
- 刘飞鲍身伟王欣亮
- 关键词:人工智能人口老龄化养老产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第四届中国经济学教育年会综述被引量:1
- 2010年
- 由教育部经济学教育指导委员会和西北大学联合主办、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承办的“第四届中国经济学教育年会暨院长(系主任)联席会议”于2009年10月在西安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中国经济学教育60年的回顾与经济学教育教学改革展望”,来自国内70余所院校的专家学者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 严汉平李冀王欣亮
- 关键词:经济学教育教育教学改革教育指导
- 大数据发展、营商环境与区域创新绩效被引量:18
- 2022年
- 探讨如何优化营商环境,提高区域创新绩效,对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大数据发展下营商环境影响区域创新绩效的机制分析,以2008—2017年我国地级市及722家民营企业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构建动态面板模型,使用SYS-GMM估计法进行实证检验,得出:(1)优化营商环境虽在总体上有利于提升区域创新绩效,但在不同城市存在异质性,呈现出“非省会强、省会弱”的不均衡特征。(2)大数据发展与营商环境优化的契合是区域创新绩效提升的关键,尤其是在省会城市,其作用更强,但囿于技术学习能力,却在非省会城市作用不确定。(3)营商环境优化作用的不均衡区域特征源于交易成本的中介作用存在城市差异,在省会城市,大数据发展能激发出交易成本的中介作用,增强优化营商环境的间接作用,扭转“非省会强、省会弱”的区域不均衡特征,全面激发营商环境优化的创新绩效提升效应。
- 王欣亮杜壮壮刘飞
- 关键词:营商环境交易成本区域创新绩效大数据
- 创新要素、空间配置与产业结构升级——基于我国1998-2015年面板数据被引量:12
- 2018年
- 基于我国供需结构严重不匹配、产业结构亟待升级的背景,在对相关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利用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998~2015年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创新要素配置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目标下,全国总体水平上资本创新要素相对配置不足;东、中、西部各类创新要素存在错配状况,且在程度上存在空间差异,东部地区劳动创新要素配置相对过剩,中部地区产业创新要素相对缺乏,西部地区资本、劳动创新要素都存在短缺现象;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是衡量产业发展水平的不同维度,经济开放度、对外投资等对相同区域的"两化"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 刘飞王欣亮
- 关键词: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
- 新时代的知识供需匹配优化:探索知识市场的改革路径被引量:2
- 2018年
- 在消费升级和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对传统知识市场进行改造升级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文章从知识市场的发展历程及研究演进入手,对知识市场的基本构成要素及发展目标进行分析,并基于公共管理理论框架设计新时代知识市场的发展改革路径,以期通过知识市场的供需匹配塑造更为健全的社会知识交流与传播环境。
- 王欣亮杨磊王铮
- 关键词:知识市场
- 财政分权、地方政府行为偏向与公共服务效率损失——来自文化服务供给的证据被引量:7
- 2020年
- 在将地方政府行为划分为投资、收入与制度偏向性行为下,探讨过度财政分权引致公共服务供给效率损失的内在机制,并以体现人民发展性需求的公共文化服务为例,构建动态面板模型,采用SYS-GMM估计法进行经验验证,结果得出:(1)财政分权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效率间存在倒"U"型关系,在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效率最大化的目标下,存在最优的财政分权边界;(2)在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效率的目标下,最优财政分权边界存在"发达地区高、欠发达地区低"的区域特征,同时,政府治理能力优势区的财政分权适度范围也大于治理能力劣势区;(3)财政分权会通过地方政府行为影响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效率:即适度分权能够扭转政府偏向性行为,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效率,但过度分权会导致地方政府投资、收入与制度偏向,造成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效率损失。
- 刘飞杨盼琳王欣亮
- 关键词:财政分权地方政府行为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服务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