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波

作品数:11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细胞
  • 4篇脊髓
  • 3篇神经干
  • 3篇神经干细胞
  • 3篇全横断
  • 3篇环孢霉素
  • 3篇环孢霉素A
  • 3篇脊髓全横断
  • 3篇干细胞
  • 2篇免疫
  • 2篇免疫组化
  • 2篇胶质
  • 2篇海马
  • 2篇恒河猴
  • 2篇大鼠脊髓
  • 2篇NEUN
  • 1篇凋亡
  • 1篇星型胶质细胞
  • 1篇血肿
  • 1篇硬膜

机构

  • 11篇昆明医学院第...
  • 8篇昆明医学院

作者

  • 11篇王波
  • 10篇李玉
  • 6篇但齐琴
  • 6篇王廷华
  • 2篇王进昆
  • 2篇习杨彦彬
  • 1篇李杨
  • 1篇魏小兵
  • 1篇牟临杰
  • 1篇李经辉
  • 1篇颜小荣
  • 1篇王崇谦
  • 1篇丁鹏
  • 1篇孙涛
  • 1篇林娜
  • 1篇邓兴力
  • 1篇王昆鹏
  • 1篇杨智勇
  • 1篇李宣鹏
  • 1篇龚光辉

传媒

  • 8篇昆明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4
  • 7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体外培养神经干细胞NGF、BDNF和NT-3及其受体trkA、trkB和trkC的表达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检测体外培养神经干细胞(NSC)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深营养因子(BDNF),神经营养因子3(NT-3)及其受体trkA、trkB、trkC的表达.方法胎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培养并鉴定后,提取其总RNA,RT-PCR技术检测NGF、BDNF、NT-3及其受体trkA、trkB、trkC的表达情况.免疫组化染色观察三种生长因子在NSC的分布和亚细胞定位.结果 RT-PCR显示NSC表达三种生长因子及其受体mRNA.免疫组化染色显示NSC表达三种生长因子蛋白,免疫阳性产物主要分布于细胞质.结论体外培养NSC表达NGF,BDNF,NT-3及其受体,提示三种因子对NSC发育和发挥生物学功能可能有重要作用.
李玉王波林娜王廷华习杨彦彬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
成年恒河猴和大鼠脊髓神经元及星型胶质细胞的特异识别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成年恒河猴和大鼠脊髓神经元及星型胶质特异标记核蛋白(NeuN)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在两类动物脊髓的分布及其特异性.方法取成年恒河猴和大鼠脊髓组织,冰冻切片,用NeuN抗体和GFAP抗体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观察NeuN和GFAP在大鼠和猴脊髓的免疫反应分布,探讨抗体标识特异性.结果猴和大鼠脊髓灰质神经元胞浆、突起和胞核均有NeuN阳性染色,但大鼠脊髓染色强于猴脊髓染色,特异性更高.GFAP在大鼠和猴脊髓星型胶质细胞均有分布,白质强于灰质,两者类似.结论识别鼠类的神经元核蛋白抗体NeuN和GFAP抗体可于灵长类脊髓染色,能有效标示灵长类脊髓神经元和星型胶质细胞.
李玉王波但齐琴王廷华
关键词:脊髓NEUNGFAP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对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趋化迁移作用被引量:3
2014年
背景:目前研究表明,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在参与趋化迁移内源性神经干细胞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其具体迁移机制尚不明确。目的:观察外源性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对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趋化迁移作用及海马区神经干细胞的激活增殖情况。方法:通过向SD大鼠海马区上大脑皮质内注射外源性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注射量为5μL,质量浓度为500μg/L)建立动物模型,于3,7,14,21 d后灌注取脑,通过石蜡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大鼠皮质内注射区及海马区nestin阳性细胞表达情况,并设实验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结果与结论:石蜡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显示:实验组注射区周围及海马区nestin表达阳性细胞的数量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多,3,7 d时注射区及海马区nestin表达阳性细胞少量表达,14 d时注射区及海马区nestin表达阳性细胞进一步增多,并向注射区形成明显的迁移趋势,21 d时注射区及海马区nestin表达阳性细胞更多。实验对照组及空白实验组未见上述表现。结果表明外源性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可能诱导海马区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参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趋化迁移过程。
苏稳丁鹏王进昆张浩牟临杰王波刘景传龚光辉王崇谦
关键词:干细胞神经干细胞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内源性神经干细胞海马
成年恒河猴大脑皮质BDNF分离、鉴定及其分布
2011年
目的分离、鉴定成年恒河猴大脑皮质BDNF,并探讨其组织分布.方法取成年恒河猴大脑皮质组织,匀浆制作蛋白提取液,SDS-PAGE电泳分离,Western blot鉴定.进而制作猴大脑皮质冰冻切片,用BDNF抗体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观察BDNF免疫阳性反应在成年恒河猴大脑皮质的分布,探讨BDNF的生物学功能.结果电泳分离后,Western blot检测到分子量14 kD左右有BDNF特异阳性染色条带.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猴脑皮质第III和第V层神经元胞浆和突起均有BDNF染色.结论电泳可分离恒河猴大脑皮质多种蛋白质,其中BDNF能通过Western blot识别鉴定;BDNF主要定位猴脑皮质神经元,提示其在灵长类皮质神经元功能维持中的重要作用.
李玉王波王廷华习杨彦彬
关键词:恒河猴大脑皮质WESTERNBLOTBDNF
环孢A处理对大鼠横断脊髓cdk4表达的影响
2011年
目的探讨环孢霉素A处理对大鼠横断脊髓cdk4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SD大鼠分SCT组(T9横断),和SCT后给予环孢霉素A处理组.每组13只动物.动物于环孢霉素A处理7 d后处死,其中每组5只用免疫组化染色确定cdk4在脊髓的定位分布,另8只动物用RT-PCR技术确定cdk4在损伤脊髓的表达变化.结果与手术组比较(0.99±0.11),环孢霉素A处理(1.12±0.15)导致cdk4在损伤脊髓的表达明显上调(P<0.05);免疫组化染色显示cdk4主要分布在脊髓灰质神经元.结论环孢霉素A处理能有效上调损伤脊髓cdk4表达水平,提示环孢霉素A发挥免疫抑制作用可能与cdk4的调节有关.
李玉王波但齐琴王廷华
关键词:环孢霉素A脊髓全横断CDK4免疫组化
环孢A处理对脊髓损伤大鼠后肢骨骼肌RAF-1表达的影响
2011年
目的探讨环孢霉素A处理对脊髓损伤大鼠后肢骨骼肌RAF-1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SD大鼠分SCT组(T9横断),和SCT后给予环孢霉素A处理组.脊髓横断组用环孢霉素A处理(1 mg/200 g)7 d后处死动物.取后肢骨骼肌用免疫组化染色(n=5)确定RAF-1 mRNA在后肢骨骼肌的定位分布.RT-PCR技术检测RAF-1 mRNA在损伤脊髓大鼠后肢骨骼肌的表达变化(n=8).结果与手术组比较(0.95±0.13),环孢霉素A处理(0.75±0.14)导致RAF-1 mRNA在损伤脊髓大鼠后肢骨骼肌的表达明显下调(P<0.05);RAF-1蛋白产物主要分布在细胞浆.结论环孢霉素A处理能有效下调脊髓损伤大鼠后肢骨骼肌RAF-1 mRNA表达水平.
王波李玉但齐琴王廷华
关键词:环孢霉素A脊髓全横断免疫组化RT-PCR
蒿甲醚对C6胶质瘤细胞的抑制作用
2011年
目的研究蒿甲醚对大鼠C6胶质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 C6胶质瘤细胞经培养后,按是否加入蒿甲醚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均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流式细胞技术(FCM)及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MTT法检测显示:24、48、72 h 3个时间组蒿甲醚对C6胶质瘤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95.08±3.27)μmol/L、(119.64±4.06)μmol/L、(87.84±0.93)μmol/L。FCM法检测显示:24、48、72 h 3个时间组C6胶质瘤细胞凋亡率分别为:7.95%、22.01%、31.22%;且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降低。荧光染色显示:实验组细胞内出现凋亡小体;而对照组细胞呈弥散均匀荧光。结论蒿甲醚能抑制C6胶质瘤细胞生长,且其抑制作用呈现时间依赖性和浓度依赖性;蒿甲醚能干扰C6胶质瘤细胞的细胞周期,可将其阻滞在G0-G1期并诱导其凋亡。
邓兴力颜小荣李宣鹏王波魏小兵李杨李玉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蒿甲醚细胞凋亡
胎鼠海马神经元培养及其鉴定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建立胎鼠海马神经元体外培养方法,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神经元特异性.方法取胎鼠海马,分裂获得细胞悬液,接种于24孔板,经2 h差速帖壁去除成纤维细胞,将细胞液转移并继续培养,以获娶纯度较高的海马神经元.培养第5、11、15天观察细胞和突起生长情况,用NeuN抗体以免疫组化SP二步法染色鉴立神经细胞.结果培养头3 d.细胞生长缓慢,5 d时细胞开始生长,可见突起,11 d时突起连成网状.经Neun染色培养细胞呈阳性反应,证明是神经元.结论本方法获取生长良好,纯度较高的海马神经元.
李玉王波但齐琴
关键词:胎鼠海马神经元NEUN
手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对比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比较钻孔冲洗引流术(BHID),YL-1型血肿穿刺针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科165例CSDH患者临床资料:BHID组88例和后者77例,对比两组疗效。结果:BHID组二次手术少但引流、住院时间长;二者术后颅内积气、血肿清除情况一致。结论:YL-1型血肿穿刺针引流术治疗CSDH较BHID操作简单、经济,但二次手术多。
李经辉杨智勇王进昆李玉孙涛王波王昆鹏
关键词:血肿硬膜下
体外培养神经干细胞PDGF、EGF和GDNF的表达
2010年
目的为研究体外培养小鼠神经干细胞(NSC)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的基因表达.方法取小鼠胚胎海马NSC培养并鉴定,提取其总RNA,用RT-PCR技术检测培养NSC内PDGF、EGF、GDNFmRNA的表达.结果培养NSC中PDGF mR-NA表达最强,EGF mRNA明显表达,但几乎未检测到GDNF mRNA.结论为了解NSC分泌神经营养因子发挥生物学作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王波但齐琴李玉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PDGFEGFGDNF基因表达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