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波
- 作品数:6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华西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技专项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分泌带有PGL-I末端三糖内影像的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杂交瘤的建立
- 1993年
- 用抗-PGL-Ⅰ末端三糖的单克隆抗体E_(10)F_1(MAb_1)免疫BALB/c鼠,取脾细胞与SP2/O骨髓瘤细胞融合,建立了两株分泌抗PGL-Ⅰ末端三糖的抗独特型抗体杂交瘤,命名为F_7B_7和F_7B_9。对F_7B_7做了鉴定,得以下结果:①F_7B_7能与E_(10)F_1发生特异反应;②交叉ELISA中和试验呈阳性反应:抗三糖阳性血清与含在半合成抗原NT-O-BSA中的三糖结合时受F_7B_7的抑制,其抑制程度呈剂量依赖关系;抗三糖阳性血清与F_7B_7的结合受NT-O-BSA的抑制,其抑制程度也呈剂量依赖关系。以上结果提示:杂交瘤F_7B_7是能分泌带有PGL-Ⅰ上三糖内影像的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对F_7B_7为替代抗原,作麻风病患者的血清学诊断的可能性和优越性进行了讨论。
- 王道若蒋中华牟家琬李明远王波
-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抗原
- 瘤型麻风动物模型血浆Ig的变化及其对LL—2产生的动态观察
- 1989年
- 本文报道了瘤型麻风小鼠模型血浆IgG,IgM和IgA含量的动态变化,以及感染鼠的血浆体外对正常鼠脾细胞IL—2生成的影响的动态观察。结果表明,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小鼠血浆中的三种Ig的含量依次递增。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随着Ig水平的升高,感染小鼠的血浆对正常小鼠脾细胞IL—2生成呈现明显的抑制作用。加有感染1月、3月和6月的小鼠血浆的正常鼠脾细胞IL—2生成均明显降低(P<0.01),其抑制率分别为26.2%、40.0%和75.8%。结合我们的观察与瘤型麻风独特的免疫偏离进行了讨论。
- 王波王道若蒋中华
- 关键词:免疫球蛋白白细胞介素2
- 抗麻风杆菌酚糖脂1末端三糖的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被引量:3
- 1992年
- 将麻风杆菌特异性抗原酚糖脂Ⅰ(phenolic glycolipid I,PGL-I)包被在明尼苏达沙门氏菌(Salmonella minisota)表面,制成免疫原、脾脏内免疫BALB/c鼠,取免疫鼠脾脏制成脾细胞悬液,与Sp2/0细胞按常法融合,选择性培养。凡有克隆生长的,对其上清,用人工合成、含PGL-I末端三糖的人工半合成抗原——NT-O-BSA作ELISA进行筛选。从中选择了一株对PGL-I末端三糖表位特异的单克隆抗体——E_(10)F_1进行了初步鉴定。E_(10)F_1的Ig亚类为IgG3,与大多数抗糖抗体的Ig亚类一致。经ELISA及斑点免疫吸附试验鉴定,E_(10)F_1仅与PGL-I包被的明尼苏达沙门氏菌出现阳性反应,不与明尼苏达沙门氏菌、BSA、BCG、耻垢分枝杆菌和堪萨斯分枝杆菌发生反应。证明单克隆抗体E_(10)F_1所识别的抗原表位为PGL-I分子末端三糖,也是麻风杆菌的特异性抗原表位。文中对制备抗糖的单克隆抗体的实验设计进行了讨论。
- 王道若牟家琬蒋中华李明远肖丽英王波
- 关键词:麻风杆菌单克隆抗体
- 感染与自身免疫病
- 1990年
- 本文从免疫应答的识别机理的最新观点出发,引证了大量实验资料,说明感染因子可以模拟抗原;感染因子抗体的独特型(id)与抗独特型(anti-id)也可模拟自身抗原;感染诱导的干扰素可使MHC 表达上调等。当抗原递呈细胞上特异肽(自身特异肽)与MHCⅡ类抗原所形成的复合物的密度超过一定阈值后就能活化自身反应性细胞,加剧自身抗体的形成及大量自身反应性细胞活化,最终造成自身免疫病。
- 王波王道若
- 关键词:自身免疫病病因
- 瘤型麻风的细胞免疫抑制机理的研究
- 1989年
- 近年来瘤(L)型麻风独特的特异性细胞免疫无反应现象已为学者所关注。这种现象不仅为探讨麻风免疫学,也为研究整个免疫调节提供了一种特殊的园地。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免疫无反应与抑制细胞(包括巨噬细胞及T抑制细胞)的作用有关。 1979年Mehra等发现L型病人的外周血中有一种细胞。
- 王波王道若
- 关键词:细胞免疫瘤型麻风抑制细胞淋巴细胞转化麻风患者小鼠脾细胞
- 麻风病发病机理的研究现状
- 1990年
- 麻风的发病与机体免疫状况密切相关。酚糖脂Ⅰ(PGL-Ⅰ)是公认的麻风杆菌特异性抗原。目前已发现瘤型麻风(L.L.)病人的MHC-Ⅱ类分子——DR抗原减少,CD4+细胞数,IL-2的产生,IL-2R的表达及IFN-γ的产生均明显减少,这些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与PGL-Ⅰ诱导的Ts细胞抑制作用有关。L.L.型病人的细胞免疫低下及体液免疫亢进可能与免疫网络调节失调有关。最近发现的反抑制细胞在麻风免疫上的调节已引起注意。麻风杆菌既不产生外毒素,也不形成内毒素。尽管从L.L.型病人病变组织可查见大量麻风杆菌,估计每克组织可多达1010个细菌,且病人血中还持续有细菌存在,但在一般感染中所常见的发热、白细胞增多、贫血等症状,在L.L.型病人中却从未见到。因此,本病的发病机理似应从抗体的特异免疫应答方面寻求答案。
- 王波王道若余传霖
- 关键词:麻风病病理抗体麻风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