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通气
  • 2篇心力衰竭
  • 2篇衰竭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观察
  • 2篇机械通气
  • 2篇充血性
  • 2篇充血性心力衰...
  • 1篇心力衰竭患者
  • 1篇序贯
  • 1篇序贯机械通气
  • 1篇血流
  • 1篇血流动力学
  • 1篇有创
  • 1篇有创与无创序...
  • 1篇正压通气
  • 1篇支气管
  • 1篇支气管哮喘
  • 1篇双水平
  • 1篇双水平气道

机构

  • 3篇郧阳医学院附...

作者

  • 3篇韩坷
  • 3篇鲁四德
  • 3篇王波
  • 3篇田磊
  • 3篇阮鹏
  • 2篇杨皓

传媒

  • 2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机械通气治疗危重症支气管哮喘2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危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0例危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观察机械通气前和机械通气后2h、12h、24h的pH值、PaO2、PaCO2、SaO2等动脉血气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18例(90%)患者抢救成功。机械通气后PaO2、SaO2均明显升高,PaCO2明显降低,pH值明显改善。结论机械通气是治疗危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有效方法。适当的通气模式和参数、应用“肺保护策略”能够迅速改善氧合,避免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
鲁四德阮鹏王波田磊韩坷
关键词:危重症支气管哮喘机械通气
BiPAP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26例患者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对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作用。方法选择26例次经常规方法治疗无效的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BiPAP,记录临床症状体征、Boston心衰积分、彩色多普勒二维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及运动耐力等指标监测。结果26例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抢救成功21例次,抢救成功率80.8%。治疗后生命体征稳定、心衰减轻,pH值、PaO2和SaO2明显提高(P<0.05);3d后心脏射血分数及运动耐力明显增加(P<0.01)。结论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通过调节适当吸气压力水平和呼气末正压水平,可改善心功能,减轻肺水肿,迅速提高动脉血氧含量。
鲁四德阮鹏杨皓王波田磊韩坷
关键词: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充血性心力衰竭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对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24例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即经短期有创机械通气后,继续给予无创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的撤机方法;另选择24例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征象、动脉血气分析指标(pH值、PaO2、PaCO2、SaO2)的变化、有创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的情况,以及治疗组治疗前后无创血流动力学指标[心排血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量(SV)]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临床指标明显改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减少(P〈0.05),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中PaO2及SaO2明显改善(P〈0.05),pH值及PaCO2变化不明显,血流动力学指标中CO、CI及SV显著升高,心率(HR)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对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有较好的疗效,能明显改善低氧血症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减少有创机械通气的并发症,是抢救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鲁四德杨皓阮鹏王波田磊韩坷
关键词: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充血性心力衰竭血流动力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