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琳
- 作品数:16 被引量:77H指数:4
- 供职机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帕金森病患者SEPT14基因多态性与临床症状的关系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SEPT14 rs73701167、rs10241628位点多态性与与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相关性,比较两位点多态性不同基因型对PD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应用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kompetitive allele specific PCR,KASP)技术分析新疆地区192例PD患者和192例健康对照者的SEPT14基因rs73701167、rs10241628位点多态性。对PD患者采用统一的调查表、统一PD评定量表(the 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Hoehn-Yahr(H-Y)分级量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量表和日常生活能力问卷(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进行评定,比较两个SNP位点不同基因型间PD患者的临床症状是否存在差异。结果(1)PD组和对照组间rs10241628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在总体样本中,PD组和对照组间rs73701167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按照性别、年龄进行分层,在男性PD组和男性对照组间、女性PD组和女性对照组间、年龄<65岁的PD组和年龄<65岁的对照组间,rs73701167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年龄≥65岁的PD组和年龄≥65岁的对照组间,PD组TT基因型频率(80.6%)高于对照组(6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OR=1.840,95%CI为1.009-3.356);(3)PD患者不同rs73701167基因型间是否"N"字型进展分布有统计学意义(P=0.041),CT基因型PD患者非"N"字型进展、是"N"字型进展的频率分别为70.0%和30.0%。结论SEPT14基因rs10241628多态性与PD的发病不相关。SEPT14基因rs73701167多态性与年龄≥65岁群体PD的发病可能高度相关,在年龄≥65岁人群中携带rs73701167 TT基因型者其PD发病风险是非TT基因型携带者的1.84倍。携带rs73701167 CT基因型的PD患者病情进展呈现非"N"字型进展的概率更高。
- 宋秋霞刘燕郭淼王琳琳王琳张晓莺
- 关键词:帕金森病临床症状
- 新疆地区汉族、维族帕金森病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汉族、维族帕金森病(PD)患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8年~2010年新疆部分三级医院确诊的PD患者262例,汉族159例,维族103例,同时选取健康对照组做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汉族非喝茶者患PD的危险性是喝茶者的4.7倍[Exp(B)分别为0.21],非吸烟者患PD的危险性是吸烟者的2.8倍[Exp(B)=0.35];农药接触史者患PD的危险性是非农药接触史者的1.42倍,重大精神创伤史者患PD的危险性是非重大精神创伤史者的16.16倍。维族非喝茶者患PD的危险性是喝茶者2.1倍[Exp(B)=0.47];农药接触史者患PD的危险性是非农药接触史者4.62倍。结论喝茶是PD的保护因素,农药接触史是PD的危险因素。汉族配对研究中,吸烟、饮用井水、高血压病史具有保护作用,重大精神创伤史是PD的危险因素。
- 张晓莺刘燕王洵韩玺河郭淼李燕云肖艳飞鲁热徐凤霞王琳琳周艳
- 关键词:帕金森病病例对照研究
- 新疆维吾尔族、汉族帕金森病患者α-突触核蛋白SNCA基因多态性与临床症状的关系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汉族帕金森病(PD)患者α-突触核蛋白SNCA基因多态性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应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对新疆地区的90例维吾尔族和135例汉族PD患者进行SNCA基因rs3822086位点多态性分析。采集相关临床资料;采用H-Y分期法判断PD严重程度;采用统一PD评定量表(UPDRS)、日常生活能力问卷(ADL)、MMSE和神经精神问卷(NPI)进行评分。比较SNCA基因rs3822086位点不同基因型PD患者间临床症状的差异。结果基因检测结果显示,SNCA基因rs3822086位点C/T基因型111例,T/T基因型61例,C/C基因型53例;不同基因型PD患者间年龄、性别、民族及病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基因型PD患者间H-Y分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7);PD严重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8);首发症状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46);UPDRSⅡ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8);UPDRSⅢ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15);UPDRSⅣ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6);ADL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4);MMSE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5)。SNCA基因rs3822086位点T/T基因型PD患者NPI评分明显高于C/C基因型PD患者(P<0.05)。结论新疆维吾尔族、汉族PD患者SNCA基因T/T基因型在神经精神症状方面的风险要高于C/C基因型,其他临床症状与SNCA基因多态性无关。
- 尚媛媛张晓莺石青韩玺河郭淼王琳琳马英吴瑞
- 关键词:帕金森病临床症状维吾尔族汉族
- 炎性细胞因子、DBH基因多态性、烟酒习惯与帕金森病相关性
- 2023年
- 目的探索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1β和趋化因子(CXCL)53个炎性指标、多巴胺β-羟化酶(DBH)基因5 TaqⅠ位点多态性、烟酒嗜好单独或者联合作用与帕金森病(PD)的相关性。方法以新疆地区94例PD患者(病例组)、11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炎性指标的表达水平,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法检测其DBH-5-TaqⅠ位点多态性基因分型,并收集其吸烟史、饮酒史暴露情况。比较PD组和对照组间的炎性指标表达、DBH-5-TaqⅠ多态性分布、烟酒习惯是否存在差异。分析PD组和对照组间的炎性指标表达是否与DBH-5-TaqⅠ多态性或烟酒习惯存在联合作用。结果在总体样本中,病例组和对照组IL-6、IL-1β、CXCL5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当按性别、年龄进行分层分析时:男性病例组IL-6表达水平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5岁病例组CXCL5表达水平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和对照组间DBH-5-TaqⅠ基因型分布、烟酒习惯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联合作用分析显示:无吸烟史病例组IL-6表达水平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携带T/C基因型病例组CXCL5表达水平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6在男性、无吸烟史的PD患者中低表达。CXCL5在年龄>65岁、携带DBH-5-TaqⅠT/C基因型的PD患者中低表达。性别可能对炎症细胞因子IL-6的释放可能存在影响,其在男性病组的释放低于正常男性人群。年龄可能对炎症细胞因子CXCL5的释放可能存在影响,其在年龄>65岁PD组的释放低于年龄>65岁的正常人群。不吸烟能减少炎症细胞因子IL-6的释放,二者之间的联合可能是PD的保护因素。DBH T/C基因型能减少炎症细胞因子CXCL5的释放,二者之间的联合可能是PD的保护因素。并未发现DBH多
- 宋秋霞张晓莺刘燕郭淼王琳琳王琳
- 关键词:帕金森病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藻酸双酯钠片治疗效果的影响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藻酸双酯钠片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该院收治的TIA患者160例,均接受常规+藻酸双酯钠片治疗,总治疗时间为21 d,并随访6个月,于随访结束当日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由研究人员设计一般资料调查表,并检测患者入院当日血清Hcy、VEGF等实验室指标水平,重点分析入院当日血清Hcy、VEGF水平对TIA患者藻酸双酯钠片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160例TIA患者中,有20例治疗无效,治疗无效率为12.50%;无效组患者入院当日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Hcy、VEGF、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和血浆黏度水平均高于有效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有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及森林图结果显示,TIA患者入院当日的血清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Hcy和VEGF水平高为藻酸双酯钠片治疗无效的危险因素(OR>1,P<0.05);血清HDL-C水平高为治疗无效的保护因素(OR<1,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结果显示,TIA患者入院当日的血清Hcy、VEGF水平及联合预测TIA患者藻酸双酯钠片治疗无效风险的AUC分别为0.753、0.721及0.822,有一定预测价值;绘制决策曲线,结果显示,在阈值为0.22~0.58、0.61~0.98时,联合血清Hcy、VEGF水平的预测模型预测TIA患者藻酸双酯钠片治疗无效的净收益率优于单纯血清Hcy或VEGF水平检测。结论:血清Hcy、VEGF水平可影响TIA患者的藻酸双酯钠片治疗效果,当患者血清Hcy、VEGF水平升高时,患者治疗无效风险增加。
- 王琳琳刘燕孔德斌
-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同型半胱氨酸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新疆汉族、维吾尔族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和神经精神状况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研究新疆部分地区汉族、维吾尔族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患者认知障碍和神经精神状况特点。方法收集2008-2013年在新疆部分三级甲等医院就诊并经确诊的PD患者216例,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定患者认知功能,采用神经精神问卷评定患者的神经精神状况。结果汉族PD患者有神经精神症状(neuropsychiatric symptoms,NPS)者占82.14%(115/140),维吾尔族PD患者有NPS者占57.89%(44/76),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民族PD患者抑郁、焦虑、过度兴奋、易怒症状、睡眠/睡眠夜间行为发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伴认知功能障碍的汉族和维吾尔族PD患者NPS发生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8.94%比84.61%;χ2=0.326,P=0.568)。汉族PD患者中,伴认知功能障碍者与非伴认知功能障碍者间NPS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8.94%比75.49%;χ2=0.184,P>0.05〕,而维吾尔族患者中伴认知功能障碍与非伴认知功能障碍者间其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6.41%比56.00%;χ2=6.223,P<0.05〕。结论汉族PD患者NPS发生率高于维吾尔族PD患者,伴有认知障碍的维吾尔族PD患者NPS发生率较非伴认知功能障碍者高,推测民族及宗教可能是影响因素之一。
- 刘燕张晓莺李燕陈香葵马英宋秋霞韩玺河郭淼邹梅王琳琳
- 关键词:帕金森病神经病学表现
- 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帕金森病多巴胺β-羟化酶基因多态性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 探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和汉族多巴胺β-羟化酶基因(DBH)5 Taq Ⅰ位点多态性与帕金森病(PD)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PCR-RFLP)对2008年1月至2011年4月新疆地区241例PD患者(维吾尔族100例,汉族141例)、232名健康对照者(维吾尔族103名,汉族129名)进行多巴胺β-羟化酶基因5TaqⅠ位点多态性分析,采用病例-对照的关联分析方法进行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析.结果 (1)新疆维吾尔族、汉族之间DBH基因5 Taq Ⅰ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汉族病例组与对照组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年龄≥65岁的病例组和对照组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有统计学意义,且此年龄组携带A2等位的个体发生PD的危险性显著增加(OR=1.965,95% CI:1.269 ~3.043,P<0.05).(4)按性别分层,男性病例组和对照组基因型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女性病例组中,基因型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携带A2等位基因的个体发生PD的危险性增加(OR=1.696,95% CI:1.025~2.807,P<0.05).结论 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之间多巴胺β-羟化酶基因5 Taq Ⅰ位点多态性存在差异,并发现在汉族,年龄≥65岁人群,女性携带A2等位基因人群中DBH基因5 Taq Ⅰ多态性与PD的发病风险存在关联.
- 李燕云张晓莺韩玺河郭淼邹梅王琳琳李燕肖艳曾文晶
- 关键词:维吾尔族汉族帕金森病多态性
- 应用CTP对不同时间段急性脑梗死患者缺血半暗带的临床分析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分析不同时间段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缺血半暗带的CT灌注特点。方法收集自2012年1月~2015年10月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发病24 h内的急性脑梗死84例,急诊行一站式CT平扫、CTP、CTA检查,分析灌注参数及CTA结果,确定缺血半暗带(对比法r CBF=患侧CBF/健侧CBF)。比较发病时间分别在〈4.5 h、4.5~6 h及6~24 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缺血半暗带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满意的灌注图像。其中9例患者[脑干梗死2例,基底节、放射冠区点状梗死(≤1 cm2)7例]因无法识别明确的感兴趣区被剔除,最终纳入75例:其中发病〈4.5 h患者15例,发病4.5~6 h患者20例,发病6~24 h患者40例;在不同发病时间段各灌注参数值患侧与健侧比较大部分有显著差异;在不同时间段三组r CBF值存在显著差异(P=0.000);发病在〈4.5 h患者r CBF均值为0.51±0.25,95%置信区间为0.37~0.65;〈4.5 h的患者组与4.5~6 h的患者组r CBF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132),〈4.5 h的患者组与6~24 h的患者组r CBF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0),4.5~6 h的患者组与6~24 h的患者组r CBF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5)。结论不同时间段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缺血半暗带存在差异;发病4.5~6 h的部分患者也可能存在缺血半暗带,CTP可以评价筛选部分静脉溶栓患者。
- 韩玺河邹梅郭淼王琳琳李燕刘学玲张晓莺
- 关键词:CT灌注成像急性脑梗死缺血半暗带
- CT灌注成像对不明发病时间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7
- 2017年
-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CTP)指导下对不明发病时间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不明发病时间急性脑梗死患者61例,经CTP检查存在缺血半暗带,符合CTP筛选溶栓标准,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阿替普酶注射剂静脉溶栓8例(CTP组),CTP检查不存在缺血半暗带行常规药物保守治疗36例(未溶栓组),另选取同期发病时间<4.5h急性脑梗死患者17例(对照组)。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3组治疗前、治疗后24h及14d疗效,治疗后临床治愈率、颅内出血发生率。结果3组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未溶栓组比较,CTP组和对照组治疗后24h及14dNIHS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CTP组与对照组溶栓后24h、14d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P组和对照组治疗后14d临床治愈率明显高于未溶栓组(62.5%,58.8%vs 11.1%,P=0.006,P=0.001);CTP组与对照组治疗后14d临床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 CTP对不明发病时间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邹梅韩玺河张晓莺艾力.肉孜郭淼王琳琳李燕肖艳刘燕李燕云
- 关键词:脑梗死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颅内出血
- BST1基因rs4698412多态性与新疆地区帕金森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 探讨BST1基因rs4698412位点多态性与新疆地区帕金森病(PD)的相关性,比较其多态性对PD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 应用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KASP)技术分析新疆地区192例PD患者和199名健康对照者的BST1基因rs4698412位点多态性。评定PD患者的临床资料和专科评分,比较新疆地区BST1基因rs4698412位点多态性对PD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结果 (1)BST1基因rs4698412位点不同基因型、等位基因型频率在PD组和对照组的分布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总体样本中,PD患者中A/G基因型携带者合并痴呆的发生率(22.8%)低于A/A基因型(47.1%)和G/G基因型(41.8%)携带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按年龄进行分层,年龄≤69岁的PD患者中A/G基因型携带者合并痴呆的发生率(11.6%)低于A/A基因型(35.7%)和G/G基因型(33.3%)携带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按性别进行分层:男性PD患者中,在三种基因型间病程无差异的情况下,G/G基因型携带者的Hoehn-Yahr(H-Y)分级评分[(2.86±0.95)分]高于A/A基因型[(2.44±0.87)分]和A/G基因型[(2.38±0.68)分]携带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女性PD患者中,在三种基因型间病程、病情程度(H-Y评分)分级无差异的情况下,A/A基因型携带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54.31±26.10)分]高于G/G基因型[(39.72±19.60)分]和A/G基因型[(42.47±21.60)分]携带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结论 BST1基因rs4698412位点多态性不是新疆地区PD患者的潜在易感位点。新疆地区PD患者BST1基因A/G基因型携带者合并痴呆的发生率低于A/A基因型和G/G基因型携带者。按年龄分层后,这种趋势在年龄≤69岁的PD患者中依然存在。男性PD患者BST1基因G/G基因型携带者的病情进展速度可能较A/A基因型和A/G基因型携带者快,女性PD患者BST1基因A/A基因型携带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损害可能较G/G基因型和A/G基因型携带者严重。
- 宋秋霞张晓莺刘燕郭淼王琳琳王琳
- 关键词:帕金森病临床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