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硕
-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文学更多>>
- 人类情感与机器情感:人工智能领域的情感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人工智能”无疑是近年来当代艺术领域的热点词汇。人工智能的意识、直觉、情感问题尤其引起了艺术家们的注意,许多艺术家的作品都针对这一话题进行了探讨。人工智能是否拥有人类的情感特征?人工智能的情感是否等同于人类一贯定义的情感?本文试图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察视角,审视人类情感与机器情感之间的界限与关系,并为人工智能的艺术实践分析注入全新的视野。本文首先探讨了生物意义上的情感是什么,并从正反两方面分析机器究竟是否可以拥有情感,并提出“机器情感”的定义。本文还回顾了情感在人工智能机器领域的一些相关理论和实践。得出的结论为,虽然人工智能无法拥有人类情感,但是可以拥有脱离了人类情感狭义范畴以外的“机器情感”,在人工智能机器内部建构情感机制或将成为这一领域新的研究方向。
- 阳烁王硕
- 关键词:情感人工智能
- 中国当代女性艺术作品中身体符号的研究
- 2014年
- 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家通过观察生活,洋溢情感,对以男性文化为主的艺术标准产生思考并提出意见。其中的社会问题和内心感觉早已混杂为—体,这种经验牵扯涉及到性、社会和政治,不仅仅只是一种个人体验。所以,身体作为女性的载体是特殊的“符号”,是体验的重要部分。身体作用于艺术家个体的同时,也反作用于自我认识和内在价值的体现,充当人的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之间关系的中介。
- 王硕
- 关键词:身体理论符号学女性意识中国当代女性艺术
- “作为艺术的艺术”——论莱因哈特黑色绘画的亚洲线索被引量:2
- 2020年
- 上世纪60年代,美国艺术家艾德·莱因哈特(Ad Reinhardt)以较为边缘的形象出现在抽象表现主义占据主流的语境中,他撰写了"作为艺术的艺术"宣言,借助否定语式表达祛除艺术语言内部演绎的立场。结合莱因哈特的黑色绘画读解其宣言及相关笔记能够发现,他对纯粹性的追求呈现出艺术与宗教经验的共相。亚洲艺术与哲学思想在形式准则的一致性、祛除客体化理解、解除对立逻辑、摆脱知性意识干扰等几个层面,辅助他将看似单调、相似的黑色绘画调和为以冥想和体验为中心的现象学经验,以此跨越了叙事意图、观念等障碍。秉承着对艺术纯粹性的追求,莱因哈特的黑色绘画最终走向了形式主义的反面,并对随后出现的极少主义有着颇为深远的影响。
- 王硕
- 关键词:抽象艺术抽象表现主义亚洲艺术
- 新文科理念下绘画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图画书创作课为例
- 2022年
- 文章首先介绍了国内高校绘画专业教学的现状,随后以“图画书创作”课程为例探讨“新文科”理念下如何调整绘画专业的课程教学体系,完善教学方式与手段,从而构建新的教学理念;最后对“新文科”背景下高校绘画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发展提出建议.
- 叶强王硕
- 关键词:课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