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涛
- 作品数:15 被引量:282H指数:9
- 供职机构:首钢集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科委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中间包内流体流动及夹杂物去除的研究被引量:19
- 2005年
- 采用湍流流动的数学模型方法, 对板坯中间包内的钢液流动及夹杂物去除率进行了模拟研究,系统分析了在中间包内设置控流设备对钢液流动状态、平均停留时间以及夹杂物颗粒排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设置挡墙和坝后, 中间包内有效防止了短路流, 延长了平均停留时间, 夹杂物整体排除率明显提高, 大大改善了中间包的冶金效果。
- 王立涛张乔英李正邦
- 关键词:中间包流场数学模型
- 国内连铸中间包和结晶器喂丝技术的发展
- 2006年
- 介绍了国内中间包和结晶器喂丝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了该技术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即此项技术能显著提高金属收得率,可不同程度避免水口堵塞和结瘤,为精确调整钢液成分提供一种新方法,但其可能会影响中间包覆盖剂和保护渣使用性能。建议尽快采用措施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这2项技术。
- 王立涛张乔英李庆华王全礼王新华
- 关键词:连铸钢包中间包结晶器喂丝
- 板坯连铸结晶器浸入式水口工艺参数的模拟正交试验被引量:11
- 2004年
- 利用流场计算机软件PHOENICS 3.4建立的三维有限差分模型模拟邯钢 16 2 4mm× 2 2 8mm板坯连铸结晶器内钢液的流场和温度场 ,并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影响钢液流动的主要因素 :水口浸入深度、倾角、水口内径和侧孔截面积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 ,水口浸入深度和倾角对冲击点温度指标和液面卷渣指标影响显著。该板坯连铸结晶器浸入式水口最佳工艺参数为 :浸入深度 12 0mm ,倾角 15° ,内径 6 3 75mm ,侧孔截面积 6 0mm× 6 5mm。
- 张乔英王书桓李福民朱立光王硕明王立涛周英超徐学永陆殿华
- 关键词:板坯连铸结晶器浸入式水口工艺参数正交试验
- 用小气泡从钢液中去除夹杂物颗粒被引量:86
- 2003年
- 分析了钢液中吹氩时夹杂物颗粒去除的效率与氩气泡直径、夹杂物直径、透气砖面积、透气砖孔径、吹氩流量和吹氩时间的关系,讨论了在钢液中获得小气泡的方法。并通过70tLF钢包炉精炼弹簧钢的吹氩去夹杂实践,有效地降低了钢中氧化物夹杂的数量和40μm以上夹杂物颗粒的比例。
- 薛正良王义芳王立涛李正邦张家雯
- 关键词:钢液小气泡除杂钢包炉精炼弹簧钢
- 高钢级管线钢的性能要求与元素控制被引量:54
- 2004年
- 综述了高钢级管线钢的性能要求 ,以及钢中碳、硫、磷、氧、锰、氢等元素的作用及其控制技术。管线钢开发的关键是将成分调整、冶金技术和TMCP工艺结合起来。探讨了我国的管线钢与国外的差距以及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 王立涛李正邦张乔英
- 关键词:管线钢韧性
- 浸入式水口底部结构对板坯结晶器内钢液流场和温度场的影响被引量:18
- 2005年
- 用PHOENICS软件计算了板坯结晶器内流体的三维流场和温度场。比较和分析了浸入式水口底部结构对结晶器内流场和温度场的影响,为优化浸入式水口结构参数提供参考。
- 张乔英王书桓王立涛李福民闫小平杨学书
- 关键词:结晶器浸入式水口流场温度场
- 连铸中间包内钢液流动特性及控流技术被引量:21
- 2004年
- 中间包内钢液的流动状态对钢中夹杂物的去除效率影响较大。增加中间包容量可使铸坯内弧一侧Al2 O3 总量显著降低 ,在中间包使用挡墙和坝可减少内、外侧钢流温度差和拉漏发生率 ,去除钢中夹杂物。过滤器、湍流缓冲器和旋涡控制装置等相关技术的应用均提高了铸坯的清洁度。
- 王立涛李正邦薛正良张乔英
- 关键词:连铸中间包钢液流动
- SEN壁厚对结晶器内钢液流场和温度场的影响被引量:14
- 2005年
- 针对板坯连铸结晶器,利用PHOENICS软件,计算结晶器内流体的三维流场和温度场,比较和分析了浸入式水口壁厚对结晶器内流场和温度场的影响,为优化浸入式水口结构参数提供参考。
- 张乔英王书桓王立涛朱立光王硕明周英超徐学永陆殿华
- 关键词:板坯连铸流场温度场
- 在我国申请的无取向电工钢专利技术的分析被引量:13
- 2007年
- 1985年至2005年,在我国申请的无取向电工钢专利中,国外厂家有44件,主要为JFE和新日铁;国内厂家有48件,主要为宝钢和武钢。国外厂家申请的电工钢专利技术领域主要为高效化和涂层技术;国内厂家主要为轧制工艺和涂层技术。无取向电工钢的典型专利技术:有高效化,薄带连铸、涂层、加工工艺和半工艺产品;无取向电工钢发展趋势为产品高效化和特殊用途产品。
- 王立涛张莉霞刘念华王全礼王新华
- 关键词:无取向电工钢
- 终渣成分对溅渣层分熔特性的影响研究
- 本文首次提出基于分熔理论的转炉终渣调整思路,打破了传统的低氧化铁、高氧化镁的炉渣调整方法,对溅渣层的分熔特性与终渣成分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确定了适于溅渣护炉的合适终渣成分,为溅渣护炉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指明了...
- 王立涛王书桓张乔英张士岩李正邦薛正良
- 关键词:溅渣护炉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