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蓓

作品数:12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政治法律
  • 4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学

主题

  • 3篇哲学
  • 3篇政治
  • 3篇孙中山
  • 3篇法律
  • 2篇政治思想
  • 2篇政治心理
  • 2篇政治哲学
  • 2篇自由观
  • 2篇密尔
  • 2篇法治
  • 2篇柏拉图
  • 1篇代人
  • 1篇道德
  • 1篇新论
  • 1篇心理
  • 1篇心理思想
  • 1篇依法
  • 1篇依法治国
  • 1篇意蕴
  • 1篇政体

机构

  • 12篇陕西师范大学

作者

  • 12篇王蓓

传媒

  • 4篇陕西师范大学...
  • 2篇政治学研究
  • 2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宁夏社会科学
  • 1篇高等学校文科...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7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道德与法规、灵动与确定的复调——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核心思想及其对我国当下问题的启示
2013年
司法与道德的关系问题是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一书的核心关注。他在本书中主要探讨了法律尤其是司法与道德的关连,司法和道德的结合如何实现,及结合后又何以能保持法律的一致性和确定性等问题。其所言所思为我们显示了精微丰富的新意和启迪,应结合我们的时代热点和独特问题作出深入的思考。尤其需要思考、解决诸如处理司法的职业性与社会性的关系、司法与道德的关系,保证司法确定性统一性下的某种灵动以实现法律的职业性要求和良好的社会性效果的和谐统一,正确对待我国礼法融合的传统、使其扬弃为我国法律文化中的独特优势和功能等问题。
王蓓
关键词:卡多佐司法道德法律确定性
法律文化何以从混乱走向融合——以《白鹿原》中的一个事件为例被引量:6
2008年
对《白鹿原》中的一个事件的分析表明,法律文化的多元可能导致法律意识、心理层面和法律行为、法律实施方面的混乱和冲突;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以及利益、需求的多元性,是引起矛盾的深层原因。法律文化从混乱走向融合的途径,是以"理解、对话"去取代"消灭、征服"的认识模式,以现实的、多元化的眼光和慎思,去处理法律多元情形下的种种矛盾。但这些矛盾的解决,最终还取决于需求和利益结构的变化,及其背后包括生活情景、经济条件在内的社会条件的变迁。
王蓓
关键词:法律多元
首创精神和文明教化:自由的深在意蕴——密尔的自由观新论被引量:1
2016年
密尔自由观的要旨和深在意蕴,不仅仅是为了萨拜因所言的开明社会和开明政治,更是为了鼓励首创精神和社会的生机勃勃;也不意味着斯蒂芬担心的随意性多了。他认为,个性自由不仅没有减少约束,放纵任性,其本身恰恰意味着文明教化和成熟人格。积极自由的家族中除了政治意义上的政治自由,还有了社会意义的积极自由。要实现我国目前提出的创新战略目标,切入点不在于加大创新的财力投入和各种奖励,而应从保障个性自由和创新精神的社会制度和文化环境入手;发展和保障包括个性自由在内的各种权利,及其立基于此的文明教化和成熟人格,是化解目前法治问题的路径之一;个性自由是自由的深在内蕴,也与道德和法治的发展互为条件和归依。
王蓓
论孙中山的政治心理思想被引量:2
1999年
本文分析了孙中山从政治——心理视角出发形成的对政治问题、心理问题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观点, 进而探讨了孙中山关于国民政治心理及其在制约政治变革成败和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重要作用的诸多论述。文章还指出了孙中山希望引进心理学来研究政治问题的自觉认识及其成因、意义。
王蓓
关键词:孙中山政治心理学政治
柏拉图政治哲学新析被引量:8
2003年
文章以柏拉图政治哲学的现实关怀和终极眷注为线索,探讨了柏拉图对政治与人心、道德的关系、德法同一性、法的局限性及解决思路等问题的思考。对学界关于柏拉图政治哲学研究中流行的一些传统观点提出了质疑,譬如,批评了学界广为流行的《理想国》中“略去法律”之论等以及由此带来的理论和现实缺憾。希望本文的研究能有助于廓清柏拉图政治思想研究中的一些错谬,同时能从中得出有益于我国今天的政治发展以及依法治国、以德治国方略的实施的启示。
王蓓
关键词:柏拉图政治哲学西方政治思想史依法治国
首创精神和文明教化:自由的深在意蕴——密尔的自由观新论
2016年
约翰·斯图尔特·密尔(John Stuart Mill),严复等人又将密尔(Mill)译为穆勒,是19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经济学家和政治思想家.被公认为自由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其代表作《论自由》,被誉为自由主义的集大成之作。对自由和自由主义或批判或运用其实早已不限于学界.而是于有意无意中已渗透到人们对现实事件和日常生活的判断里,已飞人寻常百姓家。
王蓓
关键词:自由观密尔教化功利主义思想自由主义政治思想家
人的全面发展与和谐社会 ——基于主体性哲学视野
近年来,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快速发展变化,使人们愈来愈多的开始思考“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问题,这一问题也在实际上日益成为当今国内外政治、经济、哲学、社会发展、环境理论研究交叉涉及的一个现实问题。它在世纪之交国内外的社...
王蓓
关键词:和谐社会主体性
文献传递
试论孙中山的国民人格观
1997年
孙中山认为中国未能走向富强和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国民劣性人格因素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造成的。孙中山在剔除传统人格劣势,发扬传统人格精华并结合新时代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代的国民人格观。孙中山提出的新型国民人格观,在心理结构和模式上包括了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方式等各方面,它所体现的社会政治生活的具体内容是集民主、科学。
王蓓
关键词:孙中山现代人格
《理想国》的思想聚焦被引量:7
2003年
柏拉图的《理想国》透射出一种自主、秩序、规则、统一、权义对应的法制思想。他对道德落实和制度保障的思虑,对政治稳定和治国策略的关注等,给后世的政治法律思想和今天的道德与法治建设、政治的稳定与发展以诸多启示。
王蓓
关键词:柏拉图政治哲学理念论法制思想
论马基雅维里与西方近代政治学的关系
1998年
王蓓
关键词:马基雅维里政治学统治术近代政治君主专制政体神权政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