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雷

作品数:53 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专利
  • 14篇会议论文
  • 1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核科学技术
  • 4篇理学
  • 3篇化学工程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放射性
  • 10篇玻璃固化
  • 7篇束流
  • 7篇废液
  • 6篇废物
  • 5篇加速器
  • 5篇核素
  • 4篇地质处置
  • 4篇升降式
  • 4篇水冷
  • 4篇回旋加速器
  • 4篇放射性废物
  • 4篇比表面
  • 4篇比表面积
  • 4篇
  • 3篇远程
  • 3篇折叠
  • 3篇质子
  • 3篇治疗室
  • 3篇蚀变

机构

  • 49篇中国原子能科...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49篇王雷
  • 17篇张振涛
  • 15篇甘学英
  • 14篇邢海青
  • 9篇张振涛
  • 9篇张华
  • 8篇游新锋
  • 8篇郑文俊
  • 8篇李玉松
  • 7篇苑文仪
  • 6篇葛涛
  • 6篇马辉
  • 6篇李扬
  • 6篇白杨
  • 6篇周慧
  • 6篇刘丽君
  • 6篇华小辉
  • 5篇王峰
  • 5篇刘景源
  • 4篇张天爵

传媒

  • 5篇原子能科学技...
  • 3篇核化学与放射...
  • 2篇2007年放...
  • 1篇辐射防护
  • 1篇世界核地质科...
  • 1篇项目管理技术
  • 1篇中华核医学与...
  • 1篇第八届全国核...
  • 1篇放射性废物处...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5篇2021
  • 6篇2020
  • 8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1
  • 3篇2010
  • 6篇2008
  • 5篇2007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g(Ⅱ)氧化处理TBP和离子交换树脂技术研究
废TBP和离子交换树脂是核化工过程中产生的放射性废物,目前尚无理想的处理方法。传统的焚烧法需要高温高压的条件,尾气处理困难,设备腐蚀严重。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效率较高,同样需要高温高压条件。过氧化氢氧化法操作温度低,运行费...
马辉张振涛邢海青王雷甘学英白杨
文献传递
反向气相色谱技术对模拟高放玻璃的比表面积研究
2010年
准确测定高放玻璃的比表面积对评估高放玻璃的腐蚀速度和核素的释放速率极为重要。本研究首次将反向气相色谱技术用于模拟高放玻璃腐蚀过程的比表面积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玻璃比表面积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分为线性快速增加阶段、中间过渡阶段、缓慢增加平台阶段,玻璃腐蚀后最终的比表面积取决于玻璃与地下水的相对量的比例,浸泡的地下水相对量增加,则最终腐蚀后的玻璃的比表面积相应增加,玻璃/地下水体表比(S/V)为1500、3000、6000m-1时对应的最终比表面积分别是未浸泡玻璃比表面积的100、50、10倍,玻璃腐蚀后表面呈非均匀形貌。首次用壬烷在玻璃腐蚀表面的非可逆吸附量定量评估了其表面的非均匀性,150和90℃下玻璃浸泡后微观非均匀形貌的比例达到20%~40%。
张振涛甘学英苑文仪王雷邢海青
关键词:比表面积形貌
一种放射性废物冷坩埚固化处理的启动方法
本发明属于放射性废物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放射性废物冷坩埚固化处理的启动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冷坩埚内加入启动玻璃,然后将启动材料钛丝置于启动玻璃上;(2)启动电源,选择适宜的功率启动加热钛丝并逐步增加功...
刘丽君郄东生李扬李宝军朱冬冬李玉松周慧张华郑文俊王雷
模拟高盐溶液中硫酸钛水解对Sr的去除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研究了硫酸钛在模拟高盐溶液中的水解反应对Sr^(2+)的吸附能力并对其水解产物进行了分析。首先,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对硫酸钛水解过程中对Sr^(2+)的吸附能力进行了研究;其次,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对硫酸钛水解产物的形貌及结构进行了表征;最后,对该工艺进行了放射性工程热试验验证,验证试验以100L/h的废液处理规模,连续运行105h。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溶液pH值的升高,硫酸钛水解对Sr^(2+)的吸附能力逐渐增强。当pH=13时,吸附能力达到最大值,此时对Sr^(2+)的吸附率达99.4%,对Sr^(2+)的吸附量为1.67mmol/g。另外,研究还证明,该吸附过程是短时间内完成的,反应时间对吸附率基本无影响。放射性工程热试验验证了工艺的可行性,试验中90Sr的去污因子(DF)达215。
李玉松郑宇郑文俊王雷华小辉游新锋杨林月李腾张振涛
关键词:吸附率
一种锶选择性吸附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放射性核素吸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锶选择性吸附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向NaOH溶液中滴加由C<Sub>16</Sub>H<Sub>36</Sub>O<Sub>4</Sub>Ti、Si(OC<S...
郑宇李玉松王雷游新锋郑文俊张振涛
文献传递
一种用于质子治疗系统的高精度能量狭缝
本实用新型涉质子束流治疗技术,具体为一种用于质子治疗系统的高精度能量狭缝,用于质子治疗系统的高精度能量狭缝,可控制束流截面大小,保证目标能量的质子束流通过,减少质子束流损失,提高传输效率,包括狭缝本体(1),所述狭缝本体...
王雷王峰符振辉朱晓锋
文献传递
中高能回旋加速器及固体靶生产医用放射性核素技术研究被引量:4
2022年
该文分析临床诊疗核素的国内外需求和发展趋势,介绍基于固体靶批量生产医用放射性核素所需的中高能回旋加速器和配套生产设施与工艺技术。重点介绍中高能回旋加速器、束流传输线、高功率辐照靶站、新型医用核素生产工艺等,阐述多年来我国部分医疗机构、科研院所所开展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并展望"十四五"期间我国医用核素有望得到发展的一些新方向。
张天爵温凯刘景源霍力马承伟陈俊艺巴建涛贾先禄宋国芳张海琼魏素敏王雷张素平侯世刚张贺王景峰曹磊杨光刘志博
关键词:回旋加速器放射性同位素固体靶
冻融法合成Sr高效吸附剂硅钛酸钠被引量:4
2017年
"冻融法"合成了高效除Sr吸附剂。经扫描电镜(SE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热重分析(TG)等分析方法对吸附剂进行了形貌及成分表征。考察了吸附剂硅钛酸钠对非放射性模拟废液中Sr的去除能力,验证了硅钛酸钠对放射性废液中90Sr的深度净化能力。实验结果显示,合成的硅钛酸钠对废液中Sr的吸附效果十分出色,在室温、pH=13的条件下,硅钛酸钠对非放模拟废液中Sr的吸附Kd值超过105 mL/g;同时所制备的吸附剂具有极强的耐盐性。"冻融法"制备吸附剂过程简单、产量大,适于工业化生产。
郑宇李玉松张振涛王雷华小辉游新锋郑文俊杨林月
关键词:吸附剂放射性废液
100 MeV强流质子回旋加速器的调试
2019年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制的100 MeV强流质子回旋加速器是国际上最大的紧凑型强流质子回旋加速器,取得了多项先进束流指标。截至2018年底,该加速器完成了分系统、整机调试,开展了多项物理实验,已稳定运行2 000 h以上。本文将重点介绍100 MeV强流质子回旋加速器的调试过程以及调试中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和调试结果。
葛涛张天爵吕银龙纪彬贾先禄温立鹏殷治国李要乾李世强刘振威曹磊王雷符振辉蒋昊
关键词:回旋加速器束流调试
地下水穿透情形下玻璃固化体的蚀变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玻璃固化体在高放废物处置库中的长期处置行为,是处置库安全评价的关键环节之一。本研究模拟极端情形下,地下水穿透包装容器与固化体接触后,固化体中元素的浸出和蚀变行为。结果表明,地下水与固化体接触后,各元素的浸出浓度迅速增大,在200 d后逐渐下降并趋于稳定;温度对固化体中不同元素浸出速率的影响不同,B和Si的浸出速率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大,U和Re的浸出速率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固化体蚀变程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加重,但其蚀变层的形成会阻滞元素在其中的扩散,客观上降低了固化体蚀变速率;富Si处置环境有利于抑制固化体中元素的浸出。
李腾华小辉王雷游新锋郑宇李玉松张振涛
关键词:地下水地质处置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