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毓麟
- 作品数:18 被引量:136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积水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保胃健治疗消化性溃疡和急性胃粘膜病变所致上消化道出血效果被引量:2
- 1992年
- 30例消化性溃疡或者急性胃粘膜病变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用保胃健静脉注射20mg/次,2次/d,连用5d。显效率46.7%,总有效率90.0%,与西咪替丁治疗结果比较,显效率明显高于西咪替丁,但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
- 胡伏莲刘新光权刚李益农徐肇敏郭长吉戴希真吴铁镛张克俭甘毓麟张小晋张璐
- 关键词:西咪替丁上消化道出血
- 幽门螺杆菌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及其应用
- 2001年
- 自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Marshall在人的胃粘膜标本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以来,十多年来世界各国学者相继对此进行了研究,现已明确该菌是慢性活动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感染HP后,有的发生胃炎,也有发生消化性溃疡,而也有最终导致胃癌的发生.自1989年以来,我们进行了有关幽门螺杆菌的研究工作,主要分四部分进行,现重点分述如下:
- 陈晶晶张建中蒋秀高杨昭徐甘毓麟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生物学特性病原学血清学诊断胃疾病
- 固肠胶囊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与实验研究被引量:38
- 1994年
- 固肠胶囊采用温中祛寒,清热坚肠,推陈除积,调理气血,固涩止泻治法,对本病的临床有效率为98.0%,近期治愈率为45.5%。实验提示,本药作用机理为解痉止痛,消炎,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指标,促进慢性炎症愈合。
- 葛文津甘毓麟陈瑜吴丹明刘少云姚立玉胡国臣江晓生李明玺
- 关键词:结肠炎中医药疗法
- 157例大肠癌肠镜资料分析被引量:5
- 1996年
- 甘毓麟梁学亚
- 关键词:大肠癌大肠镜检查大肠多原发癌息肉癌变息肉恶变肠镜活检
- 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疗效的研究被引量:6
- 2001年
- 目的 研究奥美拉唑 (奥克 )和泰胃美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 (HP)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率、HP根除率、主要症状缓解率及其安全性。方法 经胃镜证实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采用随机抽样、配对分组法分为奥克三联组 (A组 )和泰胃美三联组 (B组 ) ;2周为一疗程 ,停药 4周后复查胃镜。结果 溃疡愈合率 A组为90 .9% ,B组为 42 .1% ,有极显著性差异 P<0 .0 0 1。HP根除率 A组为 86 .4% ,B组为 78.9% ,P>0 .0 5 ,无显著性差异。1周疼痛、烧心和反酸缓解率 A、B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奥克 2周三联疗法对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及症状缓解率明显优于泰胃美 ,而根除 HP无明显差异。
- 段英伟甘毓麟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十二指肠溃疡奥美拉唑疗效
- 幽门螺旋菌在双相培养基中生长特性的研究
- 1991年
- 本文观察了幽门螺旋菌在固体及液体—固体双相培养基上生长的特性,37℃72小时培养后,定量实验表明,固体培养基上菌数为1.02×10~2cfu/ml,而双相培养基上则为1.14×10~4cfu/ml;用血液双相培养基,对CP进行了生长曲线的测定,从0小时加入1.02×10~2cfu/ml开始,按每天平皿活菌计数,共5天(24、48、72、96、120、144h)分别为2.5×10~2cfu/ml,4.97×10~2cfu/ml,1.14×10~4cfu/ml,1.24×10~5cfu/ml,2.87×10~5cfu/ml,9.75×10~4cfu/ml以后逐日下降;液相培养液24—144小时pH测定,pH由7.2下降至6.4—6.9。
- 陈晶晶庄韬蒋秀高甘毓麟刘强李文东
- 关键词:幽门螺旋菌
- 上消化道急性应激性粘膜病变出血的内镜诊断和治疗被引量:18
- 2000年
-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急性应激性粘膜病变出血患者的内镜诊断和治疗。方法对上消化道急性应激性粘膜病变出血患者在 24小时内急查内镜,并进行镜下止血及其他治疗。结果 30例患者中一般性出血 20例,大出血 10例,其病变内镜下表现为 6种类型。单纯内镜下止血 7例全部有效,内镜下止血加静脉止血治疗 10例亦全部成功,内镜下止血加静脉止血加经胃管止血治疗 10例中 8例有效、死亡 2例,有 3例重症患者虽经内、外科综合治疗仍死亡 2例。结论急诊内镜不仅是上消化道急性应激性粘膜病变出血准确可靠的诊断手段,而且也是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法。
- 甘毓麟
-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内窥镜
- 幽门弯曲菌的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被引量:3
- 1990年
- 我们对各型胃病患者共300例进行了幽门弯曲菌(Campylobacter pylori 以下简称CP)检查。以10%小牛血清布鲁氏菌肉汤为保存液,6%羊血布鲁氏菌琼脂平皿作培养基,在微氧条件下分离 CP,阳性率为65%。用改良尿素酶快速诊断的(4小时敏感性)阳性率为34.6%,及95.4%(24小时),特异性为100%。胃粘膜研磨液直接涂片,用0.3%碱性复红染色后镜检,二者阳性符合率为87.2%。CP 的生化试验表明,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尿素酶呈阳性反应;葡萄糖发酵、硝酸盐还原及3.5%NaCl 均为阴性。药敏试验的结果显示 CP 对庆大霉素、四环素、红霉素、氯霉素、羧苄青霉素,痢特灵、卡那霉素、先锋霉素等敏感;而对磺胺、萘啶酮酸、多粘菌素 B 等耐药。CP 经口感染小鼠 C57、及 BALb/c,与金黄色地鼠,均无致病性表现。
- 陈晶晶庄弢蒋秀高甘毓麟齐强李文东
- 关键词:幽门弯曲菌生物学特性
- 幽门、空肠弯曲菌长期保存前后染色体DNA酶切图谱的分析
- 1990年
- 对15株幽门弯曲菌及42株空肠弯曲菌,经6%羊血布氏琼脂培养后,于20%小牛血清布氏肉汤及全羊血中,在-70℃条件下,能保存3个月和10个月;并对其中的一些菌株,进行了研究,实验证明在保存前后,这些菌株的生物学性状和染色体 DNA 酶切图潜完全一致。
- 陈晶晶蒋秀高庄弢甘毓麟齐强李文东
- 关键词:幽门弯曲菌空肠弯曲菌染色体DNA
- 不同临床类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胃排空被引量:7
- 1998年
-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组症状群,根据其主要的临床表现分为4种临床亚型[1]。为探讨各亚型FD患者胃运动情况及是否有不同的发病机制,以利于指导治疗,我们对46例FD患者进行了核素胃排空检查。一、研究对象1FD患者:46例,其中男20例...
- 蓝宇彭京京甘毓麟吴改玲马淑英
- 关键词:功能性胃排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