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静
- 作品数:16 被引量:82H指数:5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卡泊三醇软膏及阿维A胶囊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临床研究被引量:20
- 2019年
- 目的探讨卡泊三醇软膏、阿维A胶囊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口服阿维A胶囊(每日20 mg)+卡泊三醇软膏(每日1次)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软膏(每日1次,晚封包)。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2,6,8周后与治疗前相比,银屑病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PASI)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显著(P <0. 05);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92. 31%比79. 49%,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NF-γ)及白细胞介素4(IL-4)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 <0. 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12. 82%比10. 26%,P> 0. 05)。结论卡泊三醇软膏、阿维A胶囊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临床疗效显著,能改善皮损情况,且安全性较高。
- 李如心杜鑫田静
- 关键词:卡泊三醇阿维A胶囊地塞米松寻常型银屑病
- 白芍总苷干预银屑病皮损中Trappin-2表达情况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观察白芍总苷干预前后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抑制剂(Trappin-2)在银屑病患者皮损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治疗银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16例脓疱性银屑病及2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处组织液中Trappin-2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并与20例对照者比较。结果治疗前Trappin-2在脓疱性及寻常性银屑病组皮损处组织液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疱性组显著低于寻常性组(P<0.05),但2组仍显著高于正常水平(P<0.05)。治疗后脓疱性银屑病组皮损处组织液中Trappin-2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寻常性银屑病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白芍总苷可以通过降低皮损组织中Trappin-2的表达,发挥对银屑病特别是脓疱性银屑病的治疗作用。
- 田静李雪丽于龙周毅成
- 关键词:白芍总苷银屑病
- 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白介素8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水平检测
- 2011年
- 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GPP)是银屑病中的重症类型,以全身反复发生无菌性脓疱伴发热为其特点。虽然发病率很低,仅为银屑病的1%左右,但有时可危及生命。患者皮损组织病理检查发现.表皮内有较大的海绵状脓疱,
- 田静周毅成郑淑云孙丽梅谢欣
- 关键词:银屑病脓疱性泛发性白介素8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 窄谱红蓝光联合克痤隐酮凝胶治疗炎症性痤疮疗效观察被引量:13
- 2010年
- 目的:评价窄谱红蓝光与克痤隐酮凝胶联合治疗炎症性痤疮的疗效。方法:选择中重度(Pillsbury分级为Ⅱ或Ⅲ度)寻常型痤疮患者214例,分为试验组(98例)和对照组(116例)。试验组采用窄谱红蓝光与克痤隐酮凝胶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用克痤隐酮凝胶治疗。结果:试验组患者痊愈率为28.57%,有效率为83.67%,对照组患者痊愈率为10.34%,有效率为50.86%,两组在痊愈率及有效率上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窄谱红蓝光联合克痤隐酮凝胶治疗炎症性痤疮疗效好、不良反应小,在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单用克痤隐酮凝胶治疗。
- 于智明蔡丽敏刘静王燕华郑淑云张秀英田静盛宇
- 关键词:寻常型痤疮炎症克痤隐酮凝胶
- 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联合甲氨蝶呤治疗银屑病性关节炎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双氯芬酸二乙胺(扶他林)乳胶剂联合甲氨蝶呤治疗银屑病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例银屑病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一组和二组,每组16例。一组局部外用扶他林乳胶剂联合甲氨蝶呤治疗,二组单独使用甲氨蝶呤,疗程均为6周。观察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6周后,一组总有效率为93.8%高于二组的8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局部外用扶他林乳胶剂联合甲氨蝶呤治疗银屑病性关节炎安全有效。
- 田静孙丽梅盛宇刘静刘会彬
- 关键词:双氯芬酸二乙胺甲氨蝶呤
- 脓疱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IL-8水平及其在皮损中的表达被引量:1
- 2009年
- 许多学者发现,IL-8与银屑病发病有密切关系,脓疱性银屑病皮损中有比寻常性银屑病皮损中更多的中性粒细胞浸润和IL-8持续升高。2004年7月至2006年2月,我们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脓疱性银屑病、寻常性银屑病及正常人对照组外周血IL-8水平及皮损处IL-8的表达情况。
- 田静周毅成郑淑云孙丽梅
- 关键词:IL-8水平脓疱性银屑病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浸润
- 银屑病患者粒-单核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表达的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脓疱性银屑病和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组织及外周血粒一单核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表达的变化。方法免疫组化法和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脓疱性银屑病和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组织和外周血中GM—CSF表达水平,并与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人对照组相比,脓疱性银屑病组和寻常性银屑病组皮损组织中GM—CSF表达均增高(P〈0.01),且脓疱性银屑病组皮损组织中GM—CSF表达高于寻常性银屑病组(P〈0.01)。与正常人对照组相比,脓疱性银屑病组和寻常性银屑病组外周血中GM—CSF含量均升高(P〈0.01),且脓疱性银屑病组外周血中GM—CSF水平高于寻常性银屑病组(P〈0.01)。结论GM—CSF可能参与银屑病的发病。
- 谢欣柴立周毅成安娜田静
- 关键词:银屑病患者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脓疱性银屑病寻常性银屑病皮损组织CSF
- 阿维A对脓疱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IL-8水平的影响
- 2011年
- 目的探讨脓疱性银屑病患者经阿维A治疗前后外周血中白介素8(IL-8)水平的变化。方法用双抗体夹心法(EuSA)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白介素(IL-8)的水平并与正常人进行比较,进一步评价IL-8与脓疱性银屑病病情的相关性。结果阿维A在改善脓疱性银屑病患者病情的同时,外周血IL-8的水平(治疗前96.84±14.68pg/ml,治疗后57.07±12.02pg/m1)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阿维A下调IL-8水平可能是其治疗脓疱性银屑病的作用机制之一。
- 田静周毅成郑淑云孙丽梅谢欣
- 关键词:IL-8水平脓疱性银屑病银屑病患者外周血阿维A
- 组织MMP-13蛋白和基因表达在小鼠慢性变应性接触性皮炎中的意义
- 2017年
- 目的检测皮肤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蛋白和基因在小鼠慢性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中的表达,并判断其表达与皮肤炎性反应表现的关联性及意义。方法 2016年1—9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心实验室进行实验,随机将140只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CL-82198干预1组和干预2组,各35只,并按照实验设计分别予以相应处理,建立小鼠慢性ACD模型,干预1组和干预2组分别应用抑制剂CL-82198浓度0.5 mmol/L和1.25 mmol/L进行干预,观察小鼠皮肤炎性反应表现,并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小鼠右耳组织中MMP-13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情况。结果模型组组织中MMP-13蛋白表达及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χ~2=18.65,t=3.30,P均<0.01)。干预1组和干预2组应用MMP-13特异性抑制剂CL-82198干预后,小鼠皮肤炎性反应表现及组织病理学变化较模型组均明显减轻,其MMP-13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较模型组均显著减少(χ~2=4.77、16.57,t=2.16、2.95,P<0.01)。干预1组中MMP-13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较干预2组明显增高(χ~2=4.06,t=6.79,P<0.01),提示CL-82198的干预明显降低MMP-13蛋白和mRNA表达。结论(1)组织MMP-13在小鼠慢性ACD中呈高表达趋势,提示MMP-13可能参与了小鼠慢性ACD的发病。(2)MMP-13特异性抑制剂CL-82198能有效降低MMP-13的表达,并且在抑制慢性ACD的发生及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 徐蕾田静蔡丽敏郑淑云
-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13小鼠
- 几种疾病外周血单核细胞对OK-432增殖反应的比较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研究掌跖脓疱病(pustulosis palmaris et plantaris,PPP)、寻常型银屑病(psoriasis vulgaris,PV)、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generalized pustular psoriasis,GPP)、连续性肢端皮炎(acrodermatitis continua,AC)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对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或链球菌粉干制剂OK-432的增殖反应,探讨几种疾病的关系。方法分离提取PPP、GPP、PV、AC及健康患者PBMC,分别加入IL-2或OK-432,第6天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并测定DNA含量。结果PPP、GPP、PV、AC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的PBMC对IL-2的增殖反应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GPP、PV、AC患者的PBMC对OK-432呈低增殖反应,与健康对照组或PPP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PPP患者的PBMC对OK-432呈高增殖反应,与健康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PP和健康对照组对OK-432的反应相似,而与其它几种疾病反应不同,提示PPP与其它几种疾病可能存在不同的发病背景。
- 杨明霞杨维玲李鹤玉熊吉奎孙彤田静
- 关键词:掌跖脓疱病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连续性肢端皮炎OK-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