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建辉
- 作品数:48 被引量:489H指数:13
- 供职机构: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北京市不吸烟初中生2013—2021年二手烟暴露及相关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北京市不吸烟初中生二手烟暴露情况及相关因素,为制定烟草控制措施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确定北京市初中在校生为调查对象,2013年9—10月、2019年8—11月和2021年9—12月3次青少年烟草流行监测分别获得4494,4915和3792份不吸烟初中生的有效数据,使用全国青少年烟草流行监测调查问卷进行信息采集。采用SPSS 21.0软件的复杂抽样数据分析模块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013,2019和2021年北京市不吸烟初中生在过去7 d内的4类场所(家、室内公共场所、室外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二手烟暴露率分别为76.4%,71.4%,6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10,P<0.01)。3次监测在学校看见有人吸烟的比例分别为34.7%,27.9%和21.1%(χ^(2)=209.78);每天看见教师吸烟的比例分别为2.7%,1.8%和1.3%(χ^(2)=22.14)(P值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父母均吸烟(OR=8.47,95%CI=4.36~16.48)、父亲吸烟(OR=3.51,95%CI=2.75~4.49)、好友吸烟(OR=1.88,95%CI=1.39~2.55)均是2013年不吸烟初中生4类场所二手烟暴露的相关因素;父母均吸烟(OR=2.37,95%CI=1.33~4.22)、父亲吸烟(OR=2.80,95%CI=2.33~3.37)、好友吸烟(OR=2.24,95%CI=1.71~2.92)、课堂上教授烟草危害(OR=0.77,95%CI=0.64~0.93)是2019年不吸烟初中生4类场所二手烟暴露的相关因素;父母均吸烟(OR=3.93,95%CI=2.29~6.75)、父亲吸烟(OR=3.30,95%CI=2.72~3.99)、课堂上教授烟草危害(OR=0.81,95%CI=0.68~0.97)是2021年不吸烟初中生4类场所二手烟暴露的相关因素(P值均<0.05)。结论北京市不吸烟中学生二手烟暴露情况有所改善,但仍处于较高水平。应采取相应措施,切实保护不吸烟初中生免受二手烟危害。
- 石建辉徐露婷孟耀涵韩梅刘秀荣
- 关键词:吸烟烟草烟污染
- 北京市社区居民定期健康体检现状调查
- [目的]了解北京市居民定期健康体检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20个社区的15岁以上有经济收入人群为被调查对象.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确定被调查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18158名被调查对象中,38.9%的人接受...
- 石建辉田向阳刘秀荣李玉青
- 关键词:健康教育
- 北京市急性呼吸道疾病及流感样症状抽样调查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了解北京市居民急性呼吸道疾病和流感样症状发生及流行情况,为制定呼吸道传染病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北京市12岁及以上的城乡居民5594人进行了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20.43%的调查对象报告2003年曾患过急性呼吸道疾病,0.93%报告曾经出现过流感样症状,0.25%的人报告过去两周曾出现过流感样症状。只有极少数调查对象能够完全掌握呼吸道传染病的基本知识(0.41%)和预防知识(0.30%)。对北京市居民近两周患急性呼吸道疾病情况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患病情况与居民的居住地区、性别、文化程度、工作或学习场所的性质等因素有关(P<0.05)。结论北京市居民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和流感样症状的发病情况严重,加强居住和工作场所的通风换气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北京市居民对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比较欠缺,及时开展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十分必要。
- 田向阳石建辉宋明学李玉青王东罗艳侠杨兴华郭秀花
- 关键词:急性呼吸道疾病流感样症状抽样调查
- 北京市常住居民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影响因素理论验证分析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了解北京市居民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影响因素,尝试验证理论。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北京市2030名15~69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一般情况、知识、行为和技能等。健康素养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北京市常住居民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具备率为53.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1.865)、年龄较大(OR值分别为1.253、2.041、1.477和1.478)、文化程度较高(OR值分别为1.332和1.734)、月收入较高(OR=1.864)、具备健康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OR=4.349)、具备健康基本技能素养(OR=2.159)是具备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的保护因素。结论拓宽健康行为研究视野,重视多学科的方法,加强行为问题理论研究,积极开发有效的干预措施,促进北京市居民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的全面提高。
- 黄丽巧石建辉
- 关键词:常住居民健康教育
- 北京市常住居民健康知识知晓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5
- 2013年
- 目的了解北京市常住居民健康知识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确定16249名18~79岁的北京市常住人口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编制的调查问卷调查居民健康知识水平。结果北京市常住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为73.7%,其中安全与急救知识知晓率为79.3%,健康生活方式、传染病预防、基本医疗与保健、慢性病预防知识知晓率分别为74.8%、74.1%、73.0%和67.6%。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城市居民得分是农村居民的1.168倍,女性是男性的1.227倍,家庭月均收人为1000~1999元和2000~2999元分别是1000元以下的1.290和1.247倍;以18~24岁年龄段为参照,其他各年龄组的比数比为1.142~1.718;以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为参照,其他各组的比数比为1.685~6.762,呈现随文化程度递增而增高的趋势;文化程度是健康知识得分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北京市居民健康知识知晓水平不容乐观,建议以农村地区、低文化程度、男性为主要干预对象,以慢性病预防为重点内容,实施全方位、广覆盖、多种形式的知识普及活动。
- 石建辉王凌云黄丽巧
- 关键词:健康知识常住居民健康教育影响因素
- 北京市城区职业人群健康教育效果分析被引量:8
- 2008年
- 目的评价综合健康教育对职业人群知识和行为的影响效果。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确定调查对象;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策略开展以知识和运动干预为主的综合干预活动;通过比较两次横断面调查职业人群知识和行为的变化情况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北京市城区职业人群的知识总分从基线调查时的34.10分提高到终末调查的41.90分(P〈0.01);吸烟危害、酗酒危害、不合理膳食、体育锻炼、体重超重、高血压防治、高血脂防治、糖尿病防治知识均有所提高,提高幅度从10.13%~34.25%(P〈0.01);18-29岁、30-39岁、站立或走动式作业人群健康知识增幅较小;现在吸烟率、经常饮酒率、高脂摄入率、咸食摄入率、不参加体育锻炼率、体重超重率呈下降趋势(P〈0.01);甜食摄入率和肥胖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干预活动在提高北京市城区职业人群健康知识水平、降低行为危险因素流行水平方面是有效的。
- 石建辉刘秀荣李玉青韩梅郭秀花
- 关键词:干预健康教育
- 北京市禽类职业暴露人员与居民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认知和健康教育需求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了解和比较北京市禽类职业暴露人员与普通居民预防控制(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能力,以及健康教育需求现状。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确定北京市21 703名13岁以上居民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与访谈相结合方式获取信息资料,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问卷主要包括一般情况、知识、态度、行为以及健康教育需求。结果北京市禽类职业暴露人员对于禽流感疫情现状的正确认知率、防控相关知识的正确认知率、行为改变率以及疫情关注比例低于普通居民,而持有中等程度紧张人数比例略高于普通居民。职业暴露人群健康教育需求前5位的是疫情动态(69.2%)、个人预防措施(61.6%)、政府防控举措(58.4%)、传播途径(54.0%)和主要症状(38.6%),略不同于普通居民。不同工种的职业暴露人员的健康教育需求不同。结论禽类职业暴露人员禽流感能力相对薄弱,建议根据不同人群特点和健康教育需求,有的放矢地地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 石建辉刘秀荣黄丽巧李航
- 关键词:禽流感健康教育
- 北京市常住居民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1
- 2012年
- 目的了解北京市居民健康素养现状,并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北京市2030名15~69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一般情况、知识、行为和技能等部分。健康素养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北京市常住居民健康素养合格率为43.4%,男性为41.6%,女性为45.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文化程度、平均月收入是健康素养的保护因素,OR值分别为1.2、1.5和1.2(以健康素养合格组为研究组)。健康素养合格率呈现随文化程度、月收入升高而增高的趋势。结论抓住北京市居民健康素养重点影响因素,利用现有政策平台,开展多种形式、针对性的干预活动,全面提高北京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 黄丽巧石建辉曹若湘
- 关键词:常住居民影响因素健康教育
- 2015年北京市居民慢性病预防素养水平分析被引量:20
- 2017年
- 目的了解北京市居民慢性病预防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确定12 876名15~69岁常住居民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填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使用全国统一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该研究按照北京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进行标准化。结果 2015年北京市居民慢性病预防素养水平为32.9%,城市居民为33.8%,农村居民为27.3%。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女性(OR=1.113)、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OR 1.492~4.512)、家庭年收入≥3万元(OR=1.222~1.726)是慢性病预防素养水平的保护因素。与2012年相比,2015年居民慢性病预防素养水平增幅为13.3%;城市和农村增幅分别为12.5%和17.7%,城乡差距缩小。结论北京市居民慢性病预防素养水平提升明显,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以农村地区、低收入、低文化程度人群为重点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素养推广活动。
- 石建辉刘秀荣李丽
- 关键词:慢性病预防健康教育
- 2128名北京市职业人员自测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0
- 2009年
- 目的了解北京市职业人群自测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128名18~60岁的5类职业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访谈和问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文化程度、职业、经济收入、婚姻状况、工作紧张程度、锻炼程度的职业人群自测健康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师、企事业单位员工、科技人员的自测健康得分分别为320.50±50.45分,322.02±50.64分和325.50±45.60分,低于体力劳动者的349.69±47.33分和公务员的340.07±51.89分(P〈0.01);参加锻炼者的得分为344.70±49.48分,高于不锻炼者322.90±49.35分(P〈0.01);自测健康得分呈现随工作紧张度增加而降低的趋势(P〈0.01)。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在婚、体力劳动者、工作紧张度低的人群自测健康得分较高。结论以教师、企事业单位员工、科技人员为重点人群,以增加体育锻炼和促进心理健康为主要内容,开展广泛的工作场所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
- 石建辉赵芳红
- 关键词:自测健康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