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雅鏐

作品数:2 被引量:47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地震科学联合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地震
  • 1篇地震预报
  • 1篇东北缘
  • 1篇遗传算法
  • 1篇证据理论
  • 1篇青藏高原
  • 1篇青藏高原东北...
  • 1篇北缘
  • 1篇不确定性
  • 1篇层析成像

机构

  • 2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中国地震局兰...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作者

  • 2篇周民都
  • 2篇石雅鏐
  • 1篇范兵
  • 1篇张元生
  • 1篇宁书年
  • 1篇张晓东
  • 1篇张树勋

传媒

  • 1篇西北地震学报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三维速度结构被引量:47
2006年
本文用1980~2000年M≥1.5的2032个天然地震事件的38052个P、S、Pm、Sm、Pn和Sn震相到时及人工地震测深给出的Moho面形态资料,利用地震层析技术反演了32°~40°N,100°~108°E区城内地壳地震波速度结构.从层析成像图象中可以得到,本区的地壳可分成4个层位.第1层(埋深约在0~3km)为沉积层,速度梯度约为0.2s^-1;第2层(埋深约在3~17km)为上地壳,其顶部速度梯度约为0.1s^-1,下部速度横向变化较大且存在低速块体;第3层(埋深约在17~36km)为中地壳,速度梯度约为0.03s^-1;第4层(埋深约在36km-Moho)为下地壳,是一个契形层,总的趋势是西厚东薄,青藏高原较厚逐渐向部尔多斯地块和扬子准地台方向变薄,各处的地震波速度拂度不尽相同.
周民都张元生石雅鏐张树勋范兵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北缘层析成像遗传算法
地震预报的证据理论方法
2004年
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方法一直是地震预报中处理不确定性的主要方法,但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是特别有效。本文引进了一种新的不确定性处理方法—证据理论方法,介绍了如何用该理论表达地震预报问题。讨论了应用其D-S合成规则进行预报的一般过程,并根据地震综合预报的特点,提出了加权的D-S规则。研究结果表明,证据理论应用于地震预报有其独特的优点。
石雅鏐周民都张晓东宁书年
关键词:证据理论不确定性地震预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