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祁德波

作品数:6 被引量:42H指数:5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蛋白
  • 2篇针刺
  • 2篇受体
  • 2篇受体表达
  • 2篇内脏痛
  • 2篇子宫
  • 2篇子宫颈
  • 2篇宫颈
  • 2篇NR1
  • 2篇C-FOS蛋...
  • 1篇蛋白表达
  • 1篇电针
  • 1篇易激综合征
  • 1篇针刺疗
  • 1篇针刺疗法
  • 1篇人乳
  • 1篇人乳头状瘤
  • 1篇人乳头状瘤病...
  • 1篇人乳头状瘤病...
  • 1篇乳头

机构

  • 5篇复旦大学上海...
  • 2篇复旦大学

作者

  • 6篇祁德波
  • 3篇李为民

传媒

  • 2篇中西医结合学...
  • 2篇中国癌症防治...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2
  • 2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兰陵地区子宫颈液基细胞学筛查结果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收集和分析兰陵地区子宫颈癌筛查结果,为子宫颈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15年上半年兰陵地区已婚女性入组研究,收集子宫颈脱落细胞标本,采用液基细胞学制片,巴氏染色,在严格诊断质量控制下按子宫颈细胞学Bethesda报告系统的诊断标准进行判读。结果收集标本13832例,标本满意率达99.96%。微生物检出情况:真菌感染99例(0.72%),滴虫感染120例(0.87%),放线菌感染30例(0.22%),细菌性阴道病770例(5.57%),共1019例(7.37%)。子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liquid-based cytology testing,LCT)情况:不能明确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 of unknown significance,ASC-US)479例(3.46%),不除外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 cannot exclude HSIL,ASC-H)25例(0.18%),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 ,LSIL)235例(1.70%),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 ,HSIL)90例(0.65%),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SCC)1例(0.01%),不典型腺细胞(atypical glandular cells,AGC)4例(0.03%)。细胞学检查异常共834例,占6.03%。细胞学检查异常人群集中在25~55岁。诊断质量控制结果: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与上皮内病变的比值(ASC/SIL)为1.546;27例HSIL宫颈活检病理结果显示26例为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Ⅱ级、Ⅲ级,符合率为96.3%。结论子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能发现子宫颈微生物感染及癌前病变,为子宫颈癌筛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张丽冉王新国谢凤祥赵东曼范波涛李欣祁德波
关键词:子宫颈肿瘤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电针对慢性内脏痛敏大鼠脊髓背角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英文)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针刺治疗对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患者的慢性腹痛具有良好疗效,然而,其神经生物学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在电针缓解IBS模型大鼠慢性内脏痛敏基础上,观察和分析IBS大鼠脊髓背角中内脏反应神经元的兴奋性在针刺治疗前后的改变,探讨针刺缓解IBS模型大鼠慢性内脏痛敏的机制。方法:采用新生9d的Sprague-Dawley雄性幼鼠,通过结直肠机械扩张刺激制作IBS慢性内脏痛敏模型。饲养至6~8周后,观察大鼠由结直肠扩张诱发的腹部撤回反射(abdominal withdraw reflex,AWR)评分变化。电针组穴位取双侧"足三里"和"上巨虚",连续隔日治疗4次,假电针组不通电,其余与电针组同。治疗结束后,取材并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各组大鼠脊髓背角中c-fos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大鼠比较,IBS模型大鼠AWR评分明显升高(P<0.01),电针治疗后AWR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正常大鼠相比,IBS模型大鼠脊髓L6-S2节段浅层(superficial laminae,SDH,laminaeⅠandⅡ)、固有层(nucleus proprius,NP,laminaeⅢandⅣ)、背角颈段 (neck of dorsal horn,NECK,laminae V and VI),以及T13-L2节段的NECK中,c-fos阳性神经元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电针治疗后IBS大鼠脊髓L6-S2节段SDH、NP、NECK以及T13-L2节段的NECK亚区中,c-fos阳性神经元明显下降(P<0.05);假电针对AWR评分、c-fos蛋白表达没有影响。结论:电针可以明显抑制IBS模型大鼠脊髓背角中内脏反应神经元异常增高的兴奋性,这可能是针刺缓解慢性内脏痛敏的机制之一。
祁德波李为民
关键词:痛敏针刺疗法肠易激综合征
山东省女性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检测分析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 对山东省各地区医院门诊和常规体检女性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的感染进行检测分析,以了解山东省各地区、各年龄段女性hrHPV的感染状况。方法 对济南金域医学检验中心2012年1月至2015年8月收集的88 365例标本,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ybrid Capture Ⅱ,HC Ⅱ)检测hrHPV16型、18型、31型、33型、35型、39型、45型、51型、52型、56型、58型、59型和68型的感染情况。结果 共检出hrHPV感染阳性者19 812例,阳性率为22.4%。hrHPV阳性率最高的地区为莱芜(36.5%)、淄博(36.5%)和泰安(36.4%),其次为枣庄(33.4%)、济宁(29.3%)和菏泽(28.8%),继而为临沂(25.6%)、滨州(24.8%)、威海(24.5 %)、聊城(23.3 %)、东营(22.9 %)、烟台(22.6 %)、青岛(20.5%)、日照(20.2%)、德州(19.5%)、潍坊(19.3%),济南最低(17.6%)。山东省女性hrHPV感染以〈20岁组的阳性率最高(34.6%), 20~24岁组(32.3%)、25~29岁组(23.5%)和30~34岁组(21.4%)的阳性率逐渐下降,50~54岁组的阳性率最低(20.5%),尔后逐渐升高至55~59岁组的22.9%以及〉59岁组的22.0%。威海、青岛、潍坊、泰安、济南、淄博、德州、滨州、东营等具有与山东省总体阳性率相似的年龄分布规律。结论 本结果基本反映了山东省女性hrHPV感染的分布状况,对掌握山东省各地区女性hrHP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本地区的子宫颈癌筛查和防治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张丽冉王睿王新国赵东曼张新卜范峰谢凤祥范波涛祁德波
关键词:人乳头状瘤病毒子宫颈癌
电针对慢性内脏痛觉敏感大鼠延髓头端腹内侧核c-fos蛋白和NR1受体表达的影响(英文)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针刺治疗对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患者的慢性腹痛具有良好疗效,然而,其神经生物学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在电针(electroacupuncture,EA)缓解IBS模型大鼠慢性内脏痛觉敏感的基础上,观察和分析IBS大鼠延髓头端腹内侧核(rostral ventromedia medulla,RVM)中内脏反应神经元的兴奋性在针刺治疗前后的改变,以及RVM中N-甲基-D-门冬氨酸1型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 1,NR1)在针刺缓解IBS模型大鼠慢性内脏痛敏中的参与机制。方法:采用新生9 d的Sprague-Dawley雄性幼鼠,通过结直肠机械扩张刺激制作IBS慢性内脏痛觉敏感模型,持续两周。饲养6~8周后,观察大鼠由结直肠扩张(colorectal distention,CRD)诱发的痛阈压力值(pain threshoId pressure,PTP)和腹部撤回反射(abdominal withdrawal reflex,AWR)评分变化。电针组穴位取双侧"足三里"和"上巨虚",连续隔日治疗4次,假电针组不通电,其余与电针组相同。治疗结束后,取材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各组大鼠RVM中c-fos蛋白和NR1受体的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大鼠相比,成年IBS模型大鼠PTP值明显降低,且AWR评分明显升高(P<0.01);与电针治疗前相比,IBS大鼠电针治疗后PTP值明显升高(P<0.01),AWR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正常大鼠相比,IBS模型大鼠RVM各个亚核包括中缝大核(nucleus raphe magnus,NRM)、网状巨细胞核α部(nucleusreticularis gigantocellularis pars alpha,GiA)、外侧旁巨细胞核(nucleus lateralis paragigantocellulari,LPGi)以及网状巨细胞旁核(nucleus reticularis gigantocellularis,Gi)中c-fos蛋白和NR1受体阳性神经元的计数明显升高(P<0.05),而电针治疗后Gi、LPGi、GiA中c-fos蛋白,以及Gi、LPGi、GiA、NRM中NR1受体免疫阳性神经元的计数与接受电针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P<0.05);假电针对PTP、AWR、c-fos蛋白和NR1受体阳性神经元的计数没有影响。结论:电针可以明显抑制IBS模型大鼠RVM中内脏反应神经�
祁德波李为民
关键词:痛觉过敏C-FOS蛋白
慢性内脏痛敏及针刺缓解内脏痛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虽然现代医学科学有了长足进展,慢性疼痛仍然是临床医生深感棘手的一个挑战。慢性痛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慢性痛的治疗疗效并不令人满意,而且费用高昂,这消耗了大量医疗和社会资源。慢性内脏痛是肠道功能紊乱疾病(如肠易激综合征,...
祁德波
关键词:中枢敏化C-FOS蛋白
文献传递
电针对慢性内脏痛敏大鼠延髓头端腹内侧核NMDA-R1受体表达的影响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在电针(EA)缓解肠易激综合征(IBS)模型大鼠慢性内脏痛敏基础上,观察电针处理对IBS模型大鼠延髓头端腹内侧核(RVM)N-甲基-D-门冬氨酸1型(NMDA-R1)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新生9 d SD幼鼠分为两组,第一组通过结直肠机械扩张刺激制作IBS慢性内脏痛敏模型,持续两星期;另一组仅轻柔肛周皮肤作为对照。饲养至6~8星期后,分别观察两组大鼠由结直肠扩张(CRD)诱发的腹部撤回反射(AWR)评分和痛阈压力值(PTP)变化。继而随机将IBS模型大鼠分为模型组(M)、模型加电针组(EA)和模型加假电针组(SEA)。模型组不做任何治疗,电针组穴位取双侧"足三里"和"上巨虚",连续隔日治疗4次,假电针不通电,余与电针组同。治疗结束后,取材并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各组大鼠RVM中NMDA-R1受体表达变化。结果成年IBS大鼠AWR评分明显升高(P<0.01),PTP值明显降低(P<0.01);电针可以明显降低AWR评分(P<0.05),并使PTP值明显升高(P<0.01);假电针则没有此作用。IBS大鼠RVM中NMDA-R1受体阳性神经元数目和积分光密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大鼠(P<0.05);而电针可使其表达明显降低(P<0.05);假电针则没有这样的作用。结论电针对IBS大鼠的慢性内脏痛敏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调节脑内RVM中NMDA-R1受体表达来发挥的。
祁德波李为民
关键词:针刺电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