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成瑶
- 作品数:4 被引量:32H指数:4
-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辽东山区次生林林窗内秋季最低温度的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4
- 2016年
- 为探讨辽东山区次生林林窗内早霜冻的变化规律,对秋季不同坡向林窗内最低温度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个不同坡向林窗内的最低气温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9月以东北坡最高(-4.61℃),10月以西北坡为最高(-7.24℃);土壤下层5 cm深处最低温度在各坡向林窗间差异不显著(P>0.05),9月和10月的最低值分别出现在西北坡(4.87℃)和东南坡(2.05℃)林窗内。各林窗内最低气温和5 cm深处土壤最低温度的空间分布总体表现为不对称性的随时间动态变化,且高值区均出现在林窗边缘。秋季前期(9月28日之前),东北坡和西北坡林窗内的最低气温要高于东南坡,后期则以西北坡最高,东北坡最低;各坡向均第一次降低到0℃以下,且坡向间两两温度差值大于前期。与最低气温相比,土壤下层5 cm深处最低温度明显偏高,变化幅度也小,但其逐日变化规律与最低气温相同。由此说明,不同坡向林窗内最低温度的位置、强度随时间不同而存在差异,从而构成了区域内因低温霜冻造成的受害程度的不同,最终影响到森林的更新。
- 祝成瑶王一李秀芬刘江张金鑫王涛
- 关键词:次生林林窗最低温度
- 森林低温霜冻灾害干扰研究综述被引量:17
- 2013年
-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森林低温霜冻灾害的发生并没有减少趋势,低温霜冻灾害的发生可能对林木的组织或整个幼树、幼苗产生致命伤害,进而成为林木生长发育,天然或人工更新的一个主要限制因子。森林低温霜冻灾害的发生和危害程度取决于林木生长复杂多变的物理环境和树木的耐冻性,前者又受大尺度环流形势及局地尺度小气候特征的影响。借助于3S技术建立复杂地形下低温和光照的空间分布模型,并结合林木的耐冻性,构建低温霜冻危害评估的概率模型,将有助于提高霜冻灾害的监测和危害评估水平。森林低温霜冻的防御应考虑将物理与生物防霜方法相结合,前者通过建防护林和采取合适的采伐措施,来改善林内地表的辐射平衡;后者则通过生物技术手段来增强林木的耐冻性。需结合霜冻灾害的监测和危害评估模型,对各种不同防霜措施的防霜效果进行定量评估。
- 李秀芬朱教君王庆礼张金鑫祝成瑶刘雪峰刘利民
- 关键词:防御措施
- 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两个不同坡向林窗光温空间分布特征被引量:10
- 2015年
- 为探讨辽东山区次生林林窗干扰特征,对不同坡向雪/风干扰后形成林窗内的光温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和东南坡向的林窗中,各时段光量子通量密度(PPFD)和气温的空间分布格局类似但大小并不相同;8:00—10:00 PPFD最高值均出现在林窗中央偏西(东北坡169μmol·m-2·s-1,东南坡350μmol·m-2·s-1),11:00—13:00PPFD最高值出现在林窗中央偏北侧(东北坡234μmol·m-2·s-1,东南坡400μmol·m-2·s-1),而14:00—16:00均以林窗东侧PPFD最大(东北坡74μmol·m-2·s-1,东南坡56μmol·m-2·s-1),且两个坡向的PPFD在各时段大小差异显著(P<0.05)。两个坡向林窗内平均气温的空间分布均表现为8:00—10:00西高东低,11:00—13:00北高南低,14:00—16:00东高西低的趋势,而在各时段的差异为8:00—10:00、11:00—13:00东北坡气温显著低于东南坡(P<0.01),14:00—16:00则显著高于东南坡(P<0.01)。上述结果表明,林窗坡向及林窗内位置不同,使其光温环境发生异质性,进而影响到林窗区域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发育及植物种群分布等,最终影响到森林的更新。
- 王一刘江张金鑫李秀芬祝成瑶肇同斌岳元战莘晔
- 关键词:天然次生林不同坡向林窗PPFD
- 低温胁迫对水曲柳幼苗生理指标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 本实验以辽东地区水曲柳(Fraximus mandschurica Rupr.)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模拟自然降温营造低温环境及低温与持续时间、不同低温与光照交互作用的方法对水曲柳幼苗进行了实验控制处理,之后通过对生理指标...
- 祝成瑶
- 关键词:低温胁迫生理指标光合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