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红

作品数:2 被引量:16H指数:1
供职机构: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定量构效关系
  • 1篇有机污染
  • 1篇有机污染物
  • 1篇蒸气压
  • 1篇生物富集
  • 1篇生物富集因子
  • 1篇酞酸
  • 1篇酞酸酯
  • 1篇酞酸酯类
  • 1篇酞酸酯类化合...
  • 1篇偏最小二乘
  • 1篇最小二乘
  • 1篇污染
  • 1篇污染物
  • 1篇PAES
  • 1篇不同温度

机构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教育部

作者

  • 2篇秦红
  • 2篇李雪花
  • 2篇王亚南
  • 2篇陈景文
  • 1篇李斐
  • 1篇张金多
  • 1篇王斌
  • 1篇王莹

传媒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年份

  • 2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酞酸酯类化合物在不同温度下蒸气压的定量预测模型研究
2009年
依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关于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模型的构建和使用导则,采用偏最小二乘(PLS)法进行变量筛选和回归分析,建立了不同温度下酞酸酯类化合物(PAEs)蒸气压的定量预测模型。模型仅包含温度、相对分子质量、氢原子最高净正电荷3个参数。模型的应用域(AD)可由williams图较好地表征。结果表明,温度和相对分子质量是影响PAEs蒸气压的主要因素,且温度越高、相对分子质量越小时,蒸气压越大。内部验证与外部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健性和预测能力。
张金多李雪花王亚南秦红陈景文
关键词:蒸气压
有机污染物生物富集因子定量预测模型的建立与评价被引量:16
2009年
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富集因子(BCF)是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的基础数据.依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关于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模型构建和使用的导则,根据线性溶解能关系(LSER)理论选择理论计算的分子结构描述符,采用偏最小二乘(PLS)方法建立了8类化合物对鱼类BCF的QSAR模型.结果表明,Connolly分子表面积(CMA)、平均分子极化率(α)和分子量(MW)对BCF影响最显著,因此,分子大小是影响化合物在鱼体内生物富集的最主要因素.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能力(复相关系数平方R2Y=0.868,均方根误差RMSE=0.553)、稳健性(交叉验证Q2CUM=0.860)和预测能力(外部可解释方差Q2EXT=0.755,RMSE=0.647).采用Williams图对模型应用域(AD)进行了表征.所建立的模型,可以应用于应用域内有机化合物的BCF的预测,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秦红陈景文王莹王斌李雪花李斐王亚南
关键词:生物富集因子定量构效关系有机污染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