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童小龙

作品数:45 被引量:73H指数:5
供职机构:湖南理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6篇建筑科学
  • 10篇文化科学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理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0篇混凝土
  • 8篇剪力
  • 7篇剪力墙
  • 7篇教学
  • 5篇土木
  • 5篇混凝土剪力墙
  • 4篇载力
  • 4篇抗震
  • 4篇抗震性
  • 4篇抗震性能
  • 4篇活性粉末
  • 4篇建筑
  • 4篇荷载
  • 3篇土木工程
  • 3篇网络
  • 3篇剪承载力
  • 3篇钢筋
  • 2篇大学生
  • 2篇低层房屋
  • 2篇底座

机构

  • 42篇湖南理工学院
  • 10篇湖南大学
  • 1篇湖南民族职业...
  • 1篇中国建筑第二...
  • 1篇上海建为历保...

作者

  • 45篇童小龙
  • 6篇方志
  • 6篇甘文举
  • 5篇李斌
  • 4篇胡卫东
  • 4篇陈积光
  • 3篇王光辉
  • 3篇刘晓红
  • 3篇陈乐求
  • 3篇曹诗怡
  • 2篇罗肖
  • 1篇王亮
  • 1篇何益斌
  • 1篇李明
  • 1篇李明
  • 1篇宋彬彬
  • 1篇杨恒山
  • 1篇肖四喜
  • 1篇祝新念
  • 1篇段乐乐

传媒

  • 3篇湖南理工学院...
  • 3篇创新创业理论...
  • 2篇建筑结构
  • 2篇中小企业管理...
  • 1篇建筑结构学报
  • 1篇小城镇建设
  • 1篇建筑技术
  • 1篇湖南大学学报...
  • 1篇机械研究与应...
  • 1篇四川建筑
  • 1篇应用数学和力...
  • 1篇混凝土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广东土木与建...
  • 1篇铁道学报
  • 1篇中国工程科学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当代教育理论...
  • 1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科教导刊

年份

  • 4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5篇2021
  • 6篇2020
  • 6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方高校土建类应用型人才多维培养平台研究被引量:9
2016年
土建类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社会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实践创新能力是土建工程师的基本特征,也是优秀土建工程师之所以优秀的重要标志。基于地方高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现状,提出重组教学资源、优化教学体系,构建由"网络学习体系""实践性教学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组成的土建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多维培养平台。实践表明切实可行,成效明显。
陈积光李斌童小龙陈乐求
关键词:地方高校实践创新能力
基于任务型教学法的土木工程专业英语网络公开课研究
2016年
网络时代国内外网络公开课盛行,土木工程专业英语在我国却没有网络公开课。基于土木工程专业英语对学生的重要性,详细分析了该课程的现状,提出了建设土木工程专业英语网络公开课的必要性,并基于任务型教学法提出了建设模式。
童小龙陈方段乐乐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英语公开课任务型教学法
活性粉末混凝土超高层结构抗震性能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为了探讨活性粉末混凝土在超高层结构中应用的可能性,以一结构高度为222.7m的超高层筒中筒结构为例,将框筒柱和剪力墙的普通混凝土替换成活性粉末混凝土,对两种结构的自重、动力特性、结构侧移、抗震性能及稳定性等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活性粉末混凝土具有较高的韧性及强度;在满足现有规范的前提下,活性粉末混凝土框筒柱和剪力墙自重分别比原结构减轻了54%和50%;活性粉末混凝土柱可替代型钢混凝土柱;活性粉末混凝土剪力墙的截面尺寸由刚度和稳定性控制;活性粉末混凝土代替普通混凝土可以减小构件截面、增加建筑的使用面积,从而减小结构的自重,降低地震作用,改善结构的抗震性能。
童小龙方志
关键词:活性粉末混凝土抗震性能稳定性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专业教学的互促互融
2020年
为了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一步发展,文章从“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内在联系、“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的内在联系、系统化“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建立三个方面论述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专业教学的互促互融。
彭楚才童小龙刘慧
关键词:思政课程专业教学
文献计量统计下装配式建筑热点与未来发展路径综述
2024年
为分析目前装配式建筑研究热点与发展态势,运用Citespace与Vosviewer软件进行文献计量统计与可视化分析,得到装配式建筑研究领域科学知识图谱及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我国装配式建筑研究领域核心学者共46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东南大学、同济大学等在该领域拥有较高的发文数量和影响力;国外研究领域核心学者61位,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大学和科研机构是该领域的重要贡献者;21世纪以来装配式建筑领域发展迅速,研究主题涉及模块化设计、构件生产与制造、施工技术与过程、质量控制与管理等。分析国内外装配式建筑的研究及发展趋势,可为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提供文献理论参考和数据支撑。
杨立兵甄正阳杨虎童小龙王亮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科学知识图谱聚类分析
一种数值阻尼耗散可控的结构动力方程积分方法
2024年
数值耗散是数值积分方法的重要特性,直接影响数值仿真结果的准确性.对于含有虚假高频振动的动力系统,数值耗散能够改善数值仿真结果,但是对于具有真实高频振动的动力系统,数值耗散则会导致计算结果失真.该研究针对结构动力系统的求解,提出了一种数值耗散可控的两子步隐式数值积分方法.基于理论推导,详细介绍了新积分方法的谱半径、稳定性、振幅衰减和周期延长等数值特性.新隐式积分方法通过算法参数α能够对高频虚假振动数值耗散完全可控,相应的耗散比例为1-α,其中-1≤α≤1.通过单自由度动力系统、高频虚假振动系统和多自由度非线性弹簧质量系统三个典型算例,分别证明了新隐式积分方法在计算精确性、高频数值耗散和非线性求解能力方面的优越性.
刘伟童小龙金蓉
关键词:结构动力方程放大矩阵谱半径
红黏土地区深基坑变形特性的时空效应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为消除地下空间施工安全隐患,针对人为诱导作用下深基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沉降变形问题,研究红黏土地区深基坑施工监测与变形特性的规律。通过在深基坑开挖和拆撑施工过程中对支护结构水平、竖向位移,深层水平位移、内支撑轴力、地下水位和孔隙水压力等进行监测,对高层建筑深基坑变形监测的工作流程、监测方法及监测数据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特殊的红黏土大型深基坑工程受分步和分阶段开挖作用的综合影响,基坑开挖扰动作用的范围和程度极大不同。伴随基坑开挖力度的加深,基坑坑顶水平位移、竖向沉降位移、周边建筑物沉降位移等均逐步增大,直至基坑开挖至基底后,累积变化数值将稳定于某一具体数值。基坑的开挖导致的周边土体应力释放,同时基坑底部由于上部土体的严重卸荷导致的底部土体产生隆起,致使基坑周围土体进一步向基坑应力损伤方向滑移,为加重地表沉降、水平位移及坑底隆起等不良工程问题的主要原因;孔隙水压力随基坑开挖沿深度基本呈线性变化,时间越长,孔隙水压力值越小,且稳定在某一具体区间内,这与地下水位的补给和基坑底部的土体物理力学参数的规律性变化相关。
周一波汪仁圣胡卫东童小龙
关键词:影响因素数值模拟水位
基于可靠指标的桥梁结构稳定安全系数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桥梁相关规范规定,结构的第一类稳定安全系数不应小于4,但当第一类稳定安全系数取4时,能否保证结构在更可能出现的第二类失稳发生时的可靠指标达到目标可靠指标则值得研究。以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为例,分别进行弹性和弹塑性稳定计算,取第一类稳定安全系数等于4,采用一次可靠度方法FORM得出第一类弹性失稳时的可靠指标,利用计算该可靠指标时的荷载效应和弹塑性临界荷载计算第二类弹塑性失稳时的可靠指标。结果表明:某些情况下,当第一类稳定安全系数取4时并不足以保证结构发生第二类失稳时的可靠指标达到目标可靠指标。文中还讨论了结构参数变化对结构第一类和第二类失稳时可靠指标及稳定安全系数的影响,得出第二类稳定安全系数和可靠指标的关系,并给出第二类稳定安全系数的取值建议。
童小龙方志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可靠指标临界荷载稳定安全系数
面向现代化的土木工程大学生力学类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2020年
针对教育现代化对于高素质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本文以学科竞赛为纽带,开展了力学类课程"理论-实践-创新"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研究。通过分析学科竞赛与力学理论、实践教学的关联机制,总结了学科竞赛培训体系与力学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与瓶颈,并基于信息化教学平台建立了力学类课程立体化教学体系。
彭楚才王光辉童小龙李斌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立体化教学
新工科产教融合背景下土木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被引量:8
2022年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土木领域在国民经济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格局已经形成。在新工科产教融合背景下,对新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进行培养,并使其成为企业需要的人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研究的重要方向。该文指出了新工科产教融合背景下土木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特征,针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土木类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路径,为教学改革及教学理念转变提供了重要思路,以期为高校理工类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和促进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改革和实践提供参考。
曾永庆刘晓红童小龙胡卫东祝新念张华
关键词:师资队伍实验实训基地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