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明江
-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达能营养中心膳食营养研究与宣教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锰神经毒性作用与PARK2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3年
- 锰是人体代谢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长期接触锰会导致慢性锰中毒,其神经毒性确切机制尚不明确。PARK2近年来作为帕金森研究热点之一,主要研究两者之间关系。本文就锰引起多巴胺损伤、氧化应激损伤、线粒体损伤等方面和PARK2与帕金森之间关系进行研究,探索其毒性作用机制与PARK2最新进展。
- 陶冬孙尚彤罗明江
- 关键词:锰帕金森
- 维生素A摄入量与燃煤型氟中毒的关系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膳食维生素A(V_A)摄入量与燃煤型氟中毒的关系。方法在贵州省织金县招募200例氟中毒患者,按性别和年龄(±3岁)1∶1匹配在上述地区招募200例无氟中毒者。通过面对面访谈的形式对两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尿氟水平、婚姻状况、吸烟、被动吸烟、饮茶、饮酒、是否使用改良炉灶、使用燃料类型、是否使用煤火烧烤食物及玉米辣椒食用前是否淘洗等。采用含75个条目的食物频数问卷调查两者既往1年详细的膳食摄入情况。比较两者尿氟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膳食V_A摄入量与燃煤型氟中毒的关系。结果氟中毒者膳食V_A摄入量、人均收入、文化水平、使用柴草做燃料的比例、玉米辣椒食用前淘洗的比例以及使用改良炉灶的比例低于无氟中毒者(P均<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膳食V_A摄入量与燃煤型氟中毒呈负相关(P-trend<0.001),校正社会人口因素后负相关仍然成立(P-trend=0.003),更进一步纳入燃煤相关的条件进行校正,上述关系虽有减弱但依然成立(P-trend=0.007)。结论在一定范围内,膳食V_A摄入量越大,燃煤型氟中毒患病危险性越低。
- 杨胜罗明江陶娜陶娜赵训刘俊
- 关键词:维生素A燃煤型氟中毒病例对照研究
- 燃煤型氟中毒病区人群坚果摄入量的比较研究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 ]坚果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维生素、植物化学物以及镁等营养素,许多研究发现坚果类食物能预防与氧化应激有关的慢性病,而氧化应激是氟中毒重要机制,但坚果与燃煤型氟中毒的流行病学研究还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拟比较燃煤型氟中毒病区人群的坚果摄入量。[方法 ]横断面调查贵州省织金县燃煤型氟中毒病区成年居民699人,其年龄范围18~60岁。以是否患有氟斑牙和/或氟骨症为依据,将调查对象分为氟中毒组和非氟中毒组。采用结构式问卷面对面调查研究对象的一般社会人口学因素、行为习惯、燃煤型氟中毒相关的生活方式等,并且采用含75个条目的食物频数问卷调查居民既往一年的食物摄入量,尤其坚果类食物摄入情况,包括花生、瓜子、核桃、杏仁、开心果、芝麻、腰果等的摄入频率和每次的摄入量。用logistic回归分析坚果类食物与燃煤型氟中毒的关联。[结果]本研究中氟中毒患者478人,非氟中毒221人,氟中毒组年龄、尿氟含量、使用燃煤烘烤粮食的比例明显高于非氟中毒组(P <0.001),而人均收入、文化程度、蔬菜水果摄入量、总不饱和脂肪酸、镁、维生素A、维生素E等营养素明显低于非氟中毒组(P <0.05)。氟中毒组坚果摄入量(8.43 g/d)低于非氟中毒组坚果摄入量(27.77 g/d)(P <0.00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坚果摄入量与燃煤型氟中毒呈负相关(趋势检验P <0.001),校正一般社会因素、燃煤型氟中毒相关行为因素以及营养素和食物等因素后,发现坚果摄入量与燃煤型氟中毒仍然呈负关联(趋势检验P <0.001)。与坚果摄入量最低四分位组相比,第3、4四分位组的OR及其95%CI分别为0.27(0.15,0.49)和0.19(0.09,0.39),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将氟中毒人群分为氟斑牙和氟骨症进行分析,也发现氟斑牙和氟骨症与坚果摄入量均呈负相关(趋势检验P <0.001)。[�
- 杨胜陶娜罗明江赵训张元梅刘俊
- 关键词:坚果燃煤型氟中毒氟斑牙氟骨症
- 膳食模式与燃煤型氟中毒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 目的:⑴从膳食营养的角度探索膳食模式饮食种类中对燃煤型氟中毒发病危险有影响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为预防和控制氟中毒的发生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⑵探索对燃煤型氟中毒预防有利的健康膳食模式,更好的应用于我国居民合理的膳食指导和...
- 罗明江
- 关键词:职业中毒膳食模式营养生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