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晓颖

作品数:20 被引量:112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心肌
  • 6篇心功能
  • 6篇心肌病
  • 6篇脑钠肽
  • 6篇肌病
  • 5篇缺血
  • 5篇房颤
  • 4篇心功能不全
  • 4篇血性
  • 4篇衰竭
  • 4篇缺血性心肌
  • 4篇缺血性心肌病
  • 4篇脑钠肽前体
  • 3篇端脑
  • 3篇心房
  • 3篇心房颤动
  • 3篇心肌梗死
  • 3篇心力衰竭
  • 3篇心衰
  • 3篇前体

机构

  • 19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复旦大学

作者

  • 20篇罗晓颖
  • 17篇戚文航
  • 8篇张凤如
  • 6篇何汝敏
  • 6篇许燕
  • 4篇吴立群
  • 3篇陆国平
  • 2篇张风如
  • 1篇葛晓虹
  • 1篇施渭彬
  • 1篇张凤茹
  • 1篇黄啸予
  • 1篇张瑞岩
  • 1篇王鸿珍
  • 1篇龚兰生
  • 1篇沈卫峰
  • 1篇于金德
  • 1篇徐有秋
  • 1篇朱雪梅
  • 1篇张健盛

传媒

  • 6篇诊断学理论与...
  • 2篇上海医学
  • 2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医药导报
  • 1篇国外医学(心...
  • 1篇中成药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心脏杂志
  • 1篇家庭用药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09
  • 1篇2007
  • 3篇2005
  • 2篇2003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雷氏丹参片佐治缺血性心肌病伴心功能不全的长期疗效评价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评价丹参片长期辅助治疗缺血性心肌病伴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100例缺血性心肌病伴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丹参组和常规组各50例,丹参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片(每日3次,每次3片),疗程1年。观察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6 m in步行距离和心超指标的变化,以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丹参组对心功能分级和6 m in步行距离的改善较常规组显著有效(P<0.05);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能进一步缩小左心室舒张和收缩末期内径,增加左心室射血分数(P<0.05);丹参组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长期加用丹参片能改善缺血性心肌病伴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心室重构,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
罗晓颖张凤如戚文航
关键词:丹参片缺血性心肌病心功能不全
入院时C反应蛋白与首次急性心肌梗死后新发心房颤动的相关性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的C反应蛋白(CRP)与新发心房颤动的关系。方法测定136例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的CRP,持续监测入院7d内有无心房颤动发作,同时分析临床资料、心脏超声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资料。结果新发心房颤动的发生率是22.8%,根据是否发生心房颤动分成心房颤动组和非心房颤动组。单变量分析发现,心房颤动组的年龄、超敏CRP(hs-CRP)和合并高血压、前壁心肌梗死、左前降支和三支血管病变的构成比分别为(69.0±10.5)岁、(26.7±19.6)mg/L、71.0%、67.7%、71.0%和22.6%,均显著高于非心房颤动组的(60.2±12.3)岁、(13.1±12.7)mg/L、50.5%、47.6%、46.7%和8.6%(P值均<0.05);左心房内径为(36.8±5.2)mm,显著大于非心房颤动组的(34.5±3.6)mm(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为0.477±0.107,显著低于非心房颤动组的0.538±0.124(P<0.05)。多变量分析显示,年龄(OR=1.05,95%CI为1.00~1.13)和CRP水平(OR=1.28,95%CI为1.00~1.61)是新发心房颤动的独立预测因素(P值均<0.05)。结论入院时的CRP水平是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新发心房颤动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炎性反应参与急性心肌梗死后新发心房颤动的发生。
罗晓颖张健盛张风如葛晓虹沈卫峰戚文航
关键词:C反应蛋白急性心肌梗死心房颤动
地尔硫对肥厚性心肌病病人左室舒张功能和室间隔厚度的影响被引量:4
1998年
目的:探索地尔硫对肥厚性心肌病(HCM)病人左心室舒张功能与室间隔厚度(IVST)的影响。方法:32例HCM病人(男性21例,女性11例;年龄48a±s10a)给地尔硫片30~60mg,po,tid×5a,给药前、给药后0.5a与5a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地尔硫治疗0.5a左心室舒张功能包括等容舒张时间、E峰减速度与舒张早期加速度面积(EAA)已有显著改善(P<0.01或P<0.05);治疗5a上述效应进一步增加;同时IVST及左心房内径有轻度减退趋势(P>0.05)。结论:长期服用地尔硫能持续改善HCM病人的左室舒张功能、抑制室间隔的进一步增厚。
何汝敏罗晓颖龚兰生于金德
关键词:地尔硫ZHUO心功能肥厚性心肌病室间隔厚度
胺碘酮对缺血心肌细胞电生理影响及与奎尼丁比较研究被引量:24
1996年
为比较胺碘酮和奎尼丁在缺血条件下的细胞电生理效应,给临床研究提供实验依据。采用常规细胞内微电极法观察到,在模拟缺血液中,加入胺碘酮能延缓和减轻缺血引起的电生理改变,表现为RP、APA、Vmax、APD和SPTR各指标都有改善(P<0.05);相反,加入奎尼丁使PR进一步除极、APA、Vmax、SPTR进一步减小,加剧了模拟缺血的电生理效应(P<0.05)。而且,胺碘酮对缺血心肌电活动的恢复作用优于奎尼丁(P<0.05)。结论:胺碘酮较奎尼丁更易缓解缺血心肌的电不稳定。
罗晓颖戚文航徐有秋徐有秋
关键词:胺碘酮心肌缺血电生理学
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特点——单中心资料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分析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研究,共入选413例住院的心衰患者和100名年龄、性别、体重匹配且同期超声心动图检查正常的正常对照者,收集病史及体格检查、血液生化检测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的资料。根据心衰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50%或<50%将心衰患者分为射血分数正常心衰组(192例)和射血分数低下心衰组(221例)。随访2组患者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通过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心衰患者占心衰患者的46.5%。与射血分数低下的心衰患者相比,射血分数正常的心衰患者多为老年女性,其收缩压和脉压明显升高,且多合并心绞痛和糖尿病(P<0.05);心肌存在对称性肥厚,经二尖瓣血流频谱A峰显著降低,E/A比值加大,等容舒张时间(IVRT)显著缩短(P<0.05)。另外,与正常对照者相比,射血分数正常的心衰患者大多合并有贫血和肾功能不全,其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也显著升高(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2组心衰患者的心脏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36)。结论:射血分数正常的心衰患者的临床特点提示,心内和心外因素可能在射血分数正常的心衰患者病程进展中都起了重要作用。
罗晓颖许燕施仲伟张凤如戚文航
关键词:心力衰竭射血分数超声心动图心脏事件
N端脑钠肽前体预测首次急性心肌梗死后新发心房颤动的价值研究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的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与其新发心房颤动(房颤)间的关系。方法:测定236例首次急性心肌梗死(心梗)入院患者入院时以及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1 d、3 d、7 d的血浆NT-proBNP水平,并持续监测患者入院7 d内有无房颤发作,根据结果将患者分为房颤组(n=51)和无房颤组(n=185)。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心脏超声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NT-proBNP预测急性心梗患者新发房颤的临界值,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评价NT-proBNP水平对急性心梗后新发房颤的预测价值。结果:急性心梗后的新发房颤率为21.6%。单因素分析发现,房颤组患者的年龄、左心房内径、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以及合并高血压、前壁心梗、左前降支和三支血管病变的构成比均显著高于无房颤组;房颤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低于无房颤组;房颤组患者的NT-proBNP水平无论在入院时,还是术后1 d、3 d和7 d均显著高于无房颤组(P<0.05)。ROC曲线显示,入院时NT-proBNP水平预测急性心梗患者新发房颤的曲线下面积为0.74(95%CI为0.60~0.90,P<0.01),最佳临界值为1403.6 ng/L。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NT-proBNP>1403.6 ng/L(OR=1.8,95%CI为1.3~2.4)、年龄>69岁(OR=1.6,95%CI为1.3~3.1)和左心房内径>43.8 mm(OR=1.3,95%CI为1.1~1.9)是首次心梗患者新发房颤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检测在早期预测急性心梗后新发房颤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罗晓颖许燕张建盛吴立群戚文航
关键词:N端脑钠肽前体急性心肌梗死
参附注射液辅助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并发心功能不全50例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评价参附注射液辅助治疗缺血性心肌病伴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方法100例缺血性心肌病伴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每月靜脉滴注参附注射液10 d(qd,每次60 mL),疗程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6 min步行距离、心脏超声指标、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病死率、以及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pro-BNP)水平、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凝血因子Ⅰ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PAI)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对心功能分级和6 min步行距离的改善较对照组显著(P<0.05);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能进一步缩小左心室舒张和收缩末期内径,增加左心室射血分数(P<0.05),降低血浆N端pro-BNP、CRP、凝血因子Ⅰ和PAI-1水平;治疗组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能改善缺血性心肌病伴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心室重构,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这可能与参附的抗炎和抗凝作用有关。
罗晓颖张凤如何汝敏戚文航
关键词:参附注射液心功能不全
国产奥美沙坦单药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评价国产奥美沙坦单药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8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单盲、平行对照分成奥美沙坦组和氯沙坦组,分别口服奥美沙坦(20 mg/次,每天1次)或氯沙坦(50 mg/次,每天1次),治疗4周末若坐位舒张压≥90 mm Hg(1 mm Hg=0.133 kPa),则药物剂量加倍,再治疗4周,即共治疗8周。每2周随访1次,观察国产奥美沙坦的降压效果和不良反应。奥美沙坦组中的14例患者还观察治疗前、后24 h动态血压变化,并计算谷峰比值。结果治疗8周后,奥美沙坦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下降(24.3±9.5)和(17.6±4.9)mm Hg,治疗总有效率为82.4%,与氯沙坦组[(22.1±10.1)和(16.8±14.7)mm Hg,76.5%]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奥美沙坦组患者的24 h动态血压降压曲线平稳,收缩压和舒张压的谷峰比值分别为58.2%和60.1%。奥美沙坦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与氯沙坦组(8.8%)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奥美沙坦单药治疗(20~40 mg/d)能有效、平稳、持续而安全地降低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血压。
何汝敏罗晓颖曹九妹王鸿珍陆国平戚文航
关键词:高血压氯沙坦
脑钠肽前体水平对无心力衰竭史的肺炎高龄住院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分析脑钠肽前体水平对无心衰史肺炎高龄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急诊测定了N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且收治入院的无心衰史高龄肺炎患者503例,按NT-proBNP值四分位间距将患者分为低水平组、较低水平组、较高水平组和高水平组。根据患者院内是否发生死亡再分为死亡组(n=125)和生存组(n=378)。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曲线)分析NT-proBNP对预后的预测作用及最佳临界值。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NTproBNP对无心衰史肺炎高龄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不同NT-proBNP值分组间的院内死亡发生率有差异,高水平组最高(≥1 502.4 pg/mL),达49.2%,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与生存组比较,死亡组入院前及入院1、3、7 d的血浆NT-proBNP、血肌酐、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升高;而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肾小球滤过率水平显著降低(P<0.05);合并房颤的发生率更高(35.8%比16.1%);院前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 RAS)抑制剂使用率更低(P<0.05)。ROC曲线显示,NT-proBNP水平预测患者发生院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为0.714(95%CI为0.504~0.925,P<0.01),最佳临界值为1 377.8 pg/mL。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显示,NT-proBNP(≥1 377.8 pg/mL)、血红蛋白(<131 g/L)、白蛋白(<35 g/L)是无心衰史肺炎高龄患者发生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NT-proBNP水平对无心衰史肺炎高龄住院患者具有一定的临床预后价值。
罗晓颖朱雪梅许燕张凤如吴立群戚文航
关键词:N端脑钠肽前体肺炎
癌症与高血压被引量:1
1997年
多项前瞻性研究表明高血压有致癌危险,随着高血压的病程延长,该危险性增加。另外论述了某些抗高血压药物与癌症发生的联系。
罗晓颖
关键词:癌症高血压病因DNA原癌基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