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芳丽

作品数:35 被引量:425H指数:12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23篇生物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6篇植物
  • 10篇克隆
  • 9篇三峡库区
  • 9篇库区
  • 8篇水淹
  • 8篇克隆植物
  • 7篇湿地
  • 6篇土壤
  • 5篇野古草
  • 5篇秋华柳
  • 4篇沉水
  • 4篇沉水植物
  • 4篇存活
  • 3篇湿地生态
  • 3篇湿地水体
  • 3篇湿地土壤
  • 3篇水体
  • 3篇群落
  • 3篇物种
  • 3篇莲子草

机构

  • 24篇北京林业大学
  • 11篇西南大学
  • 4篇台州学院
  • 4篇四川省林业科...
  • 2篇亿利首建生态...
  • 2篇北京北林先进...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作者

  • 35篇罗芳丽
  • 10篇叶小齐
  • 10篇曾波
  • 9篇于飞海
  • 7篇李红丽
  • 6篇陈婷
  • 6篇刘巅
  • 5篇董必成
  • 4篇乔普
  • 4篇张振明
  • 4篇李娅
  • 4篇王海锋
  • 2篇黄文军
  • 2篇张明祥
  • 2篇王晨
  • 2篇黄文军
  • 1篇周建
  • 1篇王永阳
  • 1篇张艳红
  • 1篇朱耀军

传媒

  • 9篇生态学报
  • 6篇植物生态学报
  • 2篇中国林业教育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湿地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武汉植物学研...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异质光照环境下克隆整合对南美蟛蜞菊和蟛蜞菊种间关系的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很多入侵植物具有克隆性,克隆整合对入侵克隆植物生长和繁殖具有重要的贡献。自然界中,植物生长和繁殖所需的各种资源如光照、水分和矿质养分等在空间上分布通常是异质的,但关于异质环境下克隆整合对入侵植物和本土同属植物种间关系影响的研究相对缺乏。通过温室控制实验,将入侵植物南美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和同属本土植物蟛蜞菊(W.chinensis)的分株对单独种植或者混合种植在异质性光照条件下,同时通过保持或者切断分株之间的连接来控制克隆整合效应的有无,研究异质光照环境下克隆整合对南美蟛蜞菊和蟛蜞菊种间关系的影响。克隆整合对南美蟛蜞菊和蟛蜞菊的生长和繁殖都有促进作用,且南美蟛蜞菊比蟛蜞菊从克隆整合中获益更多。与单独种植相比,两者混种对南美蟛蜞菊的叶生物量有显著影响,而对本地种蟛蜞菊的根生物量有显著影响。克隆整合和种间关系对南美蟛蜞菊的总生物量和叶生物量产生了显著的交互作用,而对蟛蜞菊各指标无显著影响。克隆整合状态显著影响了南美蟛蜞菊和蟛蜞菊的种间关系。这些结果表明,异质环境下克隆整合可以改变入侵植物南美蟛蜞菊和本土植物蟛蜞菊的生长性状及种间关系。
牛雨欣宁磊董必成罗芳丽李红丽于飞海
关键词:入侵植物克隆整合种间关系环境异质性
根状茎型植物扁秆荆三棱对土壤养分异质性尺度和对比度的生长响应被引量:14
2013年
土壤养分的空间异质性在自然界普遍存在,而克隆植物被认为能很好地适应和利用土壤养分异质性。尽管尺度和对比度是异质性的两个重要属性,但有关土壤养分异质性的尺度和对比度及其交互作用对克隆植物生长和分株分布格局影响的研究仍比较缺乏。在一个温室实验中,根状茎型草本克隆植物扁秆荆三棱(Bolboschoenus planiculmis)(异名扁秆藨草(Scirpus planiculumis))被种植在由高养分斑块和低养分斑块组成的异质性环境中。实验为两种尺度处理(大斑块和小斑块)和两种对比度处理(高对比度和低对比度)交叉组成的4种处理组合。在每个处理中,高养分和低养分斑块的总面积相同;在所有4种处理中,土壤养分的总量也完全相同。无论在整个克隆(植株)水平,还是在斑块水平,尺度、对比度及其交互作用对扁秆荆三棱的生物量、分株数、根状茎长和块茎数的影响均不显著。然而,在斑块水平,扁秆荆三棱在高养分斑块中的生物量、分株数、根状茎长和块茎数均显著高于低养分斑块,而在高养分斑块中相邻分株间的距离(间隔物长)小于低养分斑块,并且这种效应均不依赖于斑块尺度的大小和对比度的高低。因此,在土壤养分异质性环境中,扁秆荆三棱可以通过缩短间隔物长,并可能通过提高根状茎的分枝强度,把较多的分株和潜在分株放置在养分条件好的斑块中。这种响应格局体现出克隆植物的觅食行为,有利于整个克隆对异质性资源的吸收和利用。然而,该实验中的尺度和对比度对扁秆荆三棱分株的放置格局均没有显著效应。作者推测,在一个更大的斑块尺度和(或)对比度范围内,扁秆荆三棱对土壤养分异质性的响应可能不同。因此,下一步的研究应涉及更广泛的尺度和对比度。
彭一可罗芳丽李红丽于飞海
关键词:克隆植物环境异质性觅食行为
国际湿地城市认证提名指标
本文件规定了国际湿地城市认证提名的原则、指标等。本文件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范围内的国际湿地城市的认证提名。
张明祥李琰胡昕欣周瑞张振明刘佳凯马梓文高俊琴罗芳丽翟杰休武亚楠王瑞卿
一种利用沉水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净化水质的方法
本发明提出一种利用沉水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净化水质的方法,包括步骤:(1)选取在淡水湖泊和河流中常见的,能共生的,且均能通过茎节进行无性繁殖的沉水植物物种,构建包括1种、2种、3种和4种物种的不同物种多样性水平的沉水植物群落...
罗芳丽刘云鹏于飞海
三峡库区河岸植物野古草(Arundinella anomala var. depauperata Keng)茎通气组织发生对水淹的响应被引量:17
2008年
野古草(Arundinella anomala var. depauperata Keng)在三峡库区长江及其支流江(河)岸有广泛分布,对水淹有很好的耐受能力。有研究表明许多植物在水淹时通气组织发生增强,通气组织的产生改善了植株通气状况,提高了植物对水淹的抵御能力。为了研究水淹是否会影响野古草的通气组织发生以及野古草通气组织发生对水淹的反应,考察了不同水淹深度、不同水淹时间和不同水淹方式处理时野古草茎中通气组织的发生情况。实验中共设置3个水淹深度:不进行水淹(对照)、植株地下部分淹没、植株完全淹没于水下2m深处;5个淹没时间:植株被淹没的时间长度分别为5、10、20、30d和60d;2种水淹方式:连续水淹和间歇水淹。实验结果表明:(1)在无水淹情况下野古草茎中可以产生通气组织,通气组织产生随植株的生长而增强;水淹加快了野古草通气组织发生的进程,促进了野古草通气组织的提前发生。(2)野古草茎中通气组织并不会因为水淹的时间越长而产生越多,植株通气组织的大小达到一定程度后不再因水淹时间的增长而继续增大。(3)淹没深度对通气组织发生有一定影响,总的看来,地下部分淹没野古草植株的通气组织发生要强于完全淹没植株。(4)不同水淹方式对野古草通气组织发生的影响因水淹深度不同而有差异。在完全淹没情况下,连续水淹植株的通气组织比间歇水淹植株的通气组织发达;在地下部分淹没情况下,除水淹初期外,随水淹时间的延长,连续水淹植株通气组织发生与间歇水淹植株没有差异。
张小萍曾波陈婷叶小齐罗芳丽刘巅
关键词:三峡库区ANOMALAVAR.通气组织水淹
初始密度对3种沉水植物生物量、节数和茎长的影响被引量:8
2014年
初始密度是影响沉水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5种不同初始密度(分别为19株/m2、57株/m2、113株/m2、227株/m2和454株/m2)对穗花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和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在种群和单株水平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束后,将种群和单株的生物量、节数和茎长作为主要研究生长指标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3种沉水植物种群总生物量、总节数和总茎长都随着初始密度的增大而显著增加,其中,金鱼藻和伊乐藻甚至产生了爆发生长的趋势。然而,初始密度对3种沉水植物的单位重量节数和单位重量茎长无显著影响。穗花狐尾藻和伊乐藻的单株生物量、节数和茎长都随着初始密度的增大而显著减小,而金鱼藻的单株3项指标则随着初始密度的增大无显著差异。在3种沉水植物恢复过程中,可以适当提高金鱼藻的初始密度,而对于穗花狐尾藻和伊乐藻,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初始密度选择。
王永阳罗芳丽李红丽于飞海
关键词:沉水植物穗花狐尾藻伊乐藻金鱼藻种群
一种利用沉水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净化水质的方法
本发明提出一种利用沉水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净化水质的方法,包括步骤:(1)选取在淡水湖泊和河流中常见的,能共生的,且均能通过茎节进行无性繁殖的沉水植物物种,构建包括1种、2种、3种和4种物种的不同物种多样性水平的沉水植物群落...
罗芳丽刘云鹏于飞海
文献传递
北方典型沼泽湿地高低土壤水分下植物群落特征被引量:4
2023年
北方沼泽湿地在水源供给、缓解水土流失、遏制草地沙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明确其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特征对提升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北方地区开展大尺度湿地植被调查的研究仍相对较少。土壤水分是驱动植物群落发展的主导环境因素之一,为了解高低土壤水分背景下湿地植物群落特征差异及关键驱动要素,对我国7个北方典型沼泽湿地的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及多样性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及多样性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及沼泽湿地植物群落内克隆植物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发现不同沼泽湿地的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和多样性差异显著,但无明显的地带性分布规律,物种分布呈现区域性。群落物种多样性受降水、温度、土壤养分等多种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沼泽湿地高低土壤水分背景下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差异显著,低土壤水分下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高土壤水分下植物群落。低土壤水分下物种多样性主要受降水和总氮影响,而高土壤水分下物种多样性主要受温度和总磷的影响。高土壤水分下克隆植物物种数和盖度在沼泽湿地植物中占有较高的比例,表明克隆植物比非克隆植物更适应高土壤水分环境。研究结果表明了7个沼泽湿地植被的区域性分布特征及受降水和温度的主要影响。随着土壤水分的升高,植物群落多样性降低,但克隆植物的重要性升高。因此,未来降水和温度的变化可能将进一步影响湿地植被的组成和多样性特征。
邵非凡陈禹含崔圆刘华兵杨梨萍陈炫铮黄文军罗芳丽
关键词:沼泽湿地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克隆植物
黄河三角洲湿地表层土壤磷形态分布特征
2016年10月采集了黄河三角洲典型湿地的表层土壤,并采用SMT(standard measurements testing program)法分别提取了土壤中的 TP(totalphosphorus)、IP(inorg...
崔圆张振明王晨马梓文罗芳丽张明祥
关键词:磷形态影响因素湿地土壤黄河三角洲
一种利用湿地克隆植物的克隆性修复重金属镉污染水体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环境生态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湿地克隆植物的克隆性修复重金属镉污染水体的方法,包括在镉污染水体岸边种植克隆植物双穗雀稗,待其定植后将植株先端置于镉污染水体,使其在水面上匍匐生长、分枝形成网状结构;并与岸边的分...
罗芳丽于飞海邢亚萍魏冠文董必成冀春雷张春禹赵晋灵王自力蔡飞徐军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